中國移動[微博]近日推出“套餐”收費方案,引發股價連日暴跌,3月一周內市值即蒸發掉1395.4億港元。香港恒生指數也因此一度失守14000點大關。
3月2日,中國移動經歷了市況最為慘烈的一日,當日該股暴跌超過10%。市場傳聞,當天美國第5大股票基金JanusCapital及美林證券旗下基金大手拋售,其中單是Janus就要沽售1億股。其沽盤由美國開始,并漫延至港股。Janus在中國移動上持股量相當驚人,根據其去年10月底發布的年報顯示,Janus當時通過旗下基金持有近3.36億股中移動,占該公司已發行股本的1.8%。 另外,造成中國移動強大拋售壓力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很多大戶過去吸納了中國移動的高息股票聯系票據。這一票據的行使價多在40港元左右,所以當3月1日中移動險守40港元之時,這些高息票據投資者,都開始要拋空中國移動,以降低自身的投資風險。
其后,中國移動管理層緊急召開分析員會議補救,并向美國機構投資者為剛公布的套餐收費計劃釋疑,同時罕見地將與分析員的會議記錄以及各大投資銀行的分析報告上網;5日中國移動向外公布最新用戶數目突破5000萬大關的消息;并計劃近期發行50億元人民幣10年期債券融資。在一系列利好支撐下,中國移動股價近日企穩反彈。不過,證券界人士認為,中國移動短期股價表現屬技術性反彈,可能仍然疲弱,能否轉弱為強,還要看大基金態度和外圍電訊股表現。
再襲亞太市場事出有因
亞洲金融危機直接導火索是國際對沖基金對該地區金融市場的沖擊,其結果卻是兩敗俱傷。馬哈蒂爾在馬來西亞令人吃驚地實行了外匯管制,包括香港聯交所在內諸多市場紛紛修改交易規則,限制對沖基金的投機行為。亞太市場在市場自由化方面不可避免地走了彎路,付出了經濟萎縮的慘痛代價;老虎基金和索羅斯也由此盛極而衰。
1997年之后,美國股市走出了歷史上罕見的大牛市。美資基金的主力軍大都駐扎美國股市,亞太市場逐漸成了投資組合的角色。但情況在去年肇始的網絡股神話幻滅的背景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美國股市進入新一輪調整期,基金收益率普遍下滑,被迫更多考慮外圍市場。美國國內近期掀起的基金贖回浪潮也證明這一壓力的存在。外電引述美國基金研究機構MutualFundTrinTabs的估計,美國投資者2月贖回股票總額達130億美元,這是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大規模贖回的情況。
該公司作出估計的數據來自90支基金的資金流出和流入紀錄,相當于美國所有股票基金約兩成資產,其估計數字具相當代表性。
另據一位美資交易員分析:去年以來,發行市場非常沉悶,幾無利潤空間。投資銀行業務既難以維持盈利,那么靠二級市場投機炒作則難以避免了。亞太股市的目前的震蕩看來只是前奏曲而已。
策略改為狙擊單一股票
經歷金融風暴之后,亞太市場交易制度日漸完備。通過沽空一國貨幣,同時在股票市場大肆做空套利的老伎倆已難以奏效。
對沖基金基本操作策略是,當一個地方或公司,出現不可能維持的增長或股價時,就是他們動手之時。1997年亞洲及東歐經濟是目標,如今這些地區的經濟結構已經調整,對沖基金的目標則轉移到對市場具有重大影響的個別公司身上。
目前,對沖基金的策略重點已由狙擊一個國家或地區,變成一只股票,當然成本較低也是一個原因。近半年從香港一些大藍籌股的表現上,均可覓見對沖基金的蹤跡,藍籌股的波幅因此大增。電訊盈科去年被狙擊是一個例子,還有去年11月底中國移動因為單向收費風波,而連續3天被沽售,其后的和黃、匯豐及近期的中國移動,都是例子。
其實香港三大藍籌近期被推低時,都有一定的共同點,就是其股價較同類股顯得昂貴,以匯豐為例,其上周一公布業績當日的收市價,其市盈率高于大部分歐美銀行股。中國移動則一直因為其中國概念,而在全球電訊股的調整大勢中一枝獨秀。一旦這些公司出現弱點或借口,就成為對沖基金或炒家狙擊的對象。一位交易員坦言:“早就認為匯豐太貴,不過按照慣例,匯豐在公布業績后都會有利好消息,所以大家不敢動手,豈料她業績今年不單沒達到預期,事后也沒有什么動作,大家則放手沽盤。”
至于中國移動,一位與對沖基金有一定關系的外資經紀指出:“開始一、兩天,對沖基金參與不多,但既然接盤如此虛弱,他們的沽盤隨即明顯增加。”
勢力愈來愈強會否席卷亞太
老虎基金和索羅斯的衰敗,一度令不少人以為對沖基金已經式微。其實對沖基金的勢力近年有愈來愈強的趨勢,一些傳統資產管理公司,像寶源、美林及匯豐等,相繼成立對沖基金,這種一度被千夫所指的投資方法,被廣泛采用,主要是因為全球低通脹及股價相對高企,傳統的投資方式難有高回報。
目前全球對沖基金規模為4000億美元,如果再乘以3倍杠桿的話,他們可以動用的資產就達到12000億美元。亞洲區的對沖基金在過去3年半中,增長了一倍,達到120億美元,當中大部分來自歐美。
根據第一波士頓的對沖基金指數,對沖基金去年的回報率約4.8%,較債券投資回報略差。卻跑贏了標普500,金融時報指數和納斯達克[微博]指數。
與以往相比,對沖基金的沖擊力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美國股市硬著陸,又迫使其在亞太等外圍股市尋找出路。去年以來,臺灣股市的巨幅震蕩,香港藍籌公司屢遭狙擊,已初露端倪。對沖基金刮起的股市烽火能再度燃遍亞太市場嗎?(本報記者 凌峰 廣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