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荷蘭、韓國,七個制造業大國在連續兩天之內,都成了中國反傾銷的對象。12月18日,外經貿部發布公告,對原產于日本、韓國的進口不銹鋼冷軋薄板開征反傾銷稅。僅隔兩天,12月20日,來自美、英、法、德、荷蘭以及韓國的進口二氯甲烷被中國外經貿部提起反傾銷調查。所謂“傾銷”,就是指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向別的國家出口產品,對進口國的相關產業造成損害。“反傾銷”就是對付這種不公平競爭、保護國內產業的手段,是世界貿易組織許可的貿易保護措施。
從年初到年末,“反傾銷”這個國際貿易的專業名詞,從來沒有象今年這樣突然離我們這么近。只是年初聽到的多是我們的出口貨在國外被反傾銷,到后半年連續幾起對外反傾銷,才讓我們覺出了“對進口貨反傾銷大增”是今年的一大特點。對日韓的鋼板開征反傾銷稅,是中國有史以來對外國產品第四次開征反傾銷稅。今年就有三次,分別是8月25日對韓國的聚酯薄膜、9月11日對俄羅斯的冷軋硅鋼片和12月18日對日韓的冷軋不銹鋼薄板開征反傾銷稅。早在1979年我國出產的糖精鈉就被當時的歐共體投訴傾銷,這是中國第一次被反傾銷,而我們第一次拿起反傾銷這個武器已是20年之后。中國第一起反傾銷案始于1996年。當時在長沙召開的全國紙張訂貨會上,竟然有三分之一的產量沒有訂出去,是什么原因使國內造紙市場突然由熱變冷?就是傾銷!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等國的廠商向中國大量傾銷新聞紙,是國內市場風云突變的根本原因。自1996年國外廠商以每噸低于國產紙1000到1500元的價格,向國內各家報社銷售新聞紙,占去了三分之一的市場,致使許多國內紙廠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面臨嚴峻形勢,在吉林造紙集團的提議下,中國九大造紙廠商一致決定;拿起“反傾銷”這個法律武器,恰逢97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為投訴提供了法律依據。經過長達3年的調查,1999年10月9日外經貿部裁定:由于進口紙的傾銷,對我國相關產業造成了實質性損害,從即日起,對原產于美國、加拿大、韓國的新聞紙征收幅度不等的反傾銷稅。雖然第一起反傾銷案勝訴了,但我們是在改革開放20年之后,才補上了用國際貿易慣例保護自己這一課。立法晚、對國際慣例的陌生,都將迫使中國企業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前,迅速補上這一課。我國從1997年到現在,3年立案調查的反傾銷案件只有6件,完成終裁的只有4件,這與我國每年2000多億美元的進口額很不相稱。世界上對外反傾銷最多的是美國、歐盟、澳大利亞,這三方平均每年立案30多起,是我們的15倍。在具體從事反傾銷工作的人員數量上,差距也不小,以歐盟為例相關人員300多,又是我們的十多倍,要想高效的處理案件,增加人手迫在眉睫。3年立案區區6起,但國外對中國的反傾銷從1979年至今已達400多起,從1996年起,中國就成了全世界被反傾銷最多的國家。多年從事反傾銷工作的中國五礦商會副會長周世儉給我們講了一件事:一次歐盟投訴我們傾銷,五礦商會準備組織企業去應訴,并且商量每家分攤多少錢,可稀稀拉拉只來了幾個人。但是到了官司打贏后,來開出口協調會的人卻坐了滿滿一屋子。應訴的時候都往后躲,勝訴了都想占便宜。那么,在反傾銷應訴上,今年又有什么重大變化呢?8月7日這天,9大彩電巨頭匯聚北京,發表聯合宣言,共同應訴歐盟反傾銷,讓2000年成了中國彩電企業有史以來團結得最緊密的一年。廈華、康佳、TCL[微博]、長虹[微博]、海爾、海信[微博]、熊貓、創維[微博]、福日,9大企業幾乎壟斷了國內市場,但他們是冤家對頭,為搶奪市場份額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然而,面對歐盟的反傾銷,其實是面對歐盟每年2000萬臺彩電的龐大市場,9家企業卻成了一個戰壕里的戰友,這讓年初還是孤零零獨自應訴的廈華頗感欣慰。從1988年開始,歐盟對中國彩電的反傾銷歷史已有12年,因為當時沒有一家企業應訴,到1998年對中國彩電征收的反傾銷稅已達44.6%,徹底將中國彩電拒之門外。在歐盟反傾銷之前,廈華就曾向歐盟市場年出口彩電40萬臺,1999年4月,廈華率先向歐盟提出應訴,今年4月,除長虹以外的7家也加入到應訴的行列,長虹的按兵不動,引來業內一片指責,大家認為,長虹只想作國內的老大,面對國際市場不思進取。但到了7月,長虹新任少帥放出一句話“我們將采取攻擊性做法”,標志著長虹戰略的轉變。他們主動出擊的第一步就是在8月參與應訴。四川長虹電器股份公司國際拓展部部長施正平說得更明確 :“我們看中歐盟的市場”。最終是廣闊的世界市場讓9大巨頭走到一起,攜手應訴反傾銷。如果積極應訴,世界市場將越走越寬,不應訴等于不戰而降,放棄市場。1994年美國曾對我國出口的大蒜進行反傾銷調查,由于沒有一家出口商應訴,最終被缺席裁決376.67%的高稅率,直到今天,我國的大蒜依然沒法出口美國。在2000年以前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反傾銷訴訟,國內無人應訴。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周世儉說:“面對國外反傾銷的惡浪,我們國內有些企業采取的是一種消極態度。他們的想法無非是這么幾種:一種是不愿意花錢;另外一種就是不負責任。他們通常這樣想:大不了這個市場我不要了。但實際上你可以不要,別的企業,我們國家的企業還要要,國家還要要。外國一告我們某種產品傾銷之后,一旦認定,所有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一產品,就同樣要征這么高的反傾銷稅,所以大家都不去應訴的話,最后等于把這個市場拱手讓給別人了,這個市場就等于白白丟掉了。反傾銷是世界貿易組織許可的貿易保護措施,它具有形式合法、易于實施、能夠有效的排斥外國產品的進口并且不宜招致報復的特點,因此被發達國家視為保護本國產業利益的最佳辦法而被頻繁采用。近年,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貿易逆差不斷上升,我國的很多產品由于勞動力和原材料的優勢,在競爭中往往處于明顯的有利地位,到現在,我國產品已累計遭受400多起反傾銷訴訟,直接影響到100多億美元的出口額。今年應該被稱為反傾銷“積極應訴年”,9大彩電巨頭應訴歐盟,11月寶鋼、鞍鋼等6大鋼鐵企業應訴美國,堪稱為業界模范。在我們之前,日本、韓國分別當過被反傾銷最多的國家,日韓企業在遇到反傾銷官司后,往往有打必應,非常團結。1988年,歐盟對我國、韓國的彩電同時反傾銷,我們沒人應訴,韓國的三星[微博]、LG等公司不光積極應訴,后來還專門派人住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研究歐盟的相關法律、隨時監控歐盟的動向,現在韓國彩電幾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歐盟市場。歐盟是世界上對華反傾銷最多的地區,1979年對糖精鈉的訴訟,是中國頭一回被反傾銷,到現在,歐盟已對我國實施了90起反傾銷訴訟。而且金額巨大,被訴訟的焦碳,鋼板對歐出口都上億美元。在歐盟對華反傾銷的背后,有一個國人非常熟悉的名字,在今年又非常活躍,讓我們來看看它是誰?今年8月7日,9大彩電企業、2家節能燈企業在北京簽署聯合應訴聲明的時候,他們早早地邀請了一家公司,但這家公司一直沒有露面。它就是荷蘭飛利浦公司。其實正是因為飛利浦的起訴,這些企業的產品才進不了歐盟,才聚在一起,心急火燎的尋找對策。歐盟把中國彩電逐出市場12年,正是由于荷蘭飛利浦等公司的起訴。他們指責中國彩電企業傾銷,損害了歐洲公司的利益。到2000年4月2日,歐盟向中國彩電征收的44.6%的高額反傾銷稅到期,按照歐盟法律,如果飛利浦等起訴方不提出復審,則這項導致中國彩電長期不能進入歐洲的稅率將會自動停止,開啟歐洲市場大門的鑰匙就拿在飛利浦的手上。絲毫沒有出乎人們的預料,飛利浦等起訴方提出了復審,等待中國彩電企業的又是漫長的訴訟。在歐洲,飛利浦阻擋了中國彩電,在中國,飛利浦又導演了一出封殺中國節能燈的活動。從去年開始,國內市場突然冒出個大買家,低價、低標準在全國收購節能燈銷往歐洲,這個大買家就是飛利浦。為拉住這個大客戶,保住歐洲市場,國內廠家頻頻壓價,豈料飛利浦反戈一擊,向歐盟起訴中國節能燈低價傾銷,今年5月17日,歐盟開始了對中國節能燈的反傾銷調查。讓我們再來注意另外一個現象,從1985年飛利浦在華建立第一家合資企業至今,已有獨資、合資企業32家,投資超過10億美元,在中國的電子市場上占據了可觀的份額。一方面保住在歐盟電子市場的霸主地位,阻止中國價廉物美的電子產品進入歐盟,另一方面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飛利浦這個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為中國企業上了一堂生動的反傾銷教育課。彩電和節能燈廠家估計,這兩起訴訟,中方勝訴率極低,而唯一的一點希望又寄托在飛利浦的撤訴上。在對歐盟的反傾銷應訴中,國內企業歷來勝訴率低,根本原因就是歐盟拒絕給予中國企業市場經濟地位。在1998年前,歐盟認定中國是計劃經濟國家,98年4月雖然摘掉了計劃經濟的帽子,在法律上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卻附帶了5項條件,在具體操作中,中國企業幾乎不可能取得市場經濟地位。歐盟仍視中國為反傾銷的重點打擊對象。
5天前,12月22日,飛利浦照明集團高級副總裁胡克明先生來到北京,公開向媒體宣布,飛利浦將退出對中國節能燈的起訴。
看來這是一種友好表示,但生米已經做成熟飯,雖然飛利浦撤訴了,可另外兩家較小的歐盟節能燈廠商沒有撤訴,歐盟的反傾銷調查依然在繼續。
記者注意到,飛利浦現在大張旗鼓的宣布撤訴,但在起訴的時候卻是悄沒聲兒的。
世界貿易組織越是臨近,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將面對越來越多的傾銷與反傾銷,國內企業,勇敢的站出來,去應訴國外的指控固然重要,而學會使用反傾銷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