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忙著準備財務報表的企業們發現,廣告支出超過年銷售額2%部分不能據實扣除的規定真不是鬧著玩兒的。如果每花10塊錢做廣告就要交3塊3的所得稅,廣告大戶們還會維持原來的計劃嗎?
哈藥集團今年銷售收入預計達到80億元,比去年增長78%,但是,本應歡天喜地的集團財務部近來卻有點愁云籠罩。按照國家稅務總局6月份出臺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從今年開始,企業年廣告支出超過銷售收入2%的部分將不能在稅前扣除。哈藥今年廣告投放占銷售收入13%左右,達10億元以上,以15%所得稅率計算(內資企業所得稅率是33%,哈藥屬特例),至少將納稅1·3億元。
雖然該辦法也規定“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后納稅年度分攤結轉”,但對哈藥這樣每年廣告支出都占銷售收入10%以上的企業而言,這一點幾乎沒有意義。
無限期分攤結轉的含義是這樣的,你今年做了3%的廣告,超額的1%今年得納稅,但如果明年你只做了1%的廣告,那今年的1%可以延至明年扣除,如果明年仍然超額,那么兩年累計,無限期順延至有差額的年份扣除。
顯然,如果每年廣告支出都超過銷售收入的2%,企業的稅負將大大加重。這樣的企業有多少呢?資深專家、北京廣播學院廣告系主任黃升民斷言:“凡是在中央電視臺頻繁露面的企業,廣告開支肯定都在銷售收入的2%以上!
哈藥集團是一家眾所周知的靠巨額廣告催生巨額銷售的企業,公司財務部的王女士對記者說:“廣告的促銷作用誰都清楚,我真不明白為什么要限制企業做廣告!”
黃升民分析,之所以出臺限制措施,一是因為廣告浪費資源的論點影響了決策者,再就是個別企業的廣告招致了包括高層人士在內的相當多人的反感。
“廣告投放多少合適在國外也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但爭論歸爭論,從未有哪個國家從稅收上對廣告加以限制。因為做廣告畢竟是企業行為,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很正常、很必要的手段。競爭越激烈,廣告投放就越多!
但是國稅總局有關人士不同意黃升民的觀點,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解釋說:這一政策有兩個目的,一是防止企業無限制將各種支出攤入廣告費用在稅前扣除,導致國家稅收流失;二是廣告培育企業或產品品牌,這屬于無形資產,而《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明文規定用于無形資產的開支不得在稅前扣除。2%的標準是否合理
讓黃升民不可理解的還有政策出臺的程序!罢鞫愂羌笫拢雠_前應經過充分的討論,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利息稅、燃油稅、遺產稅等已征或未征的稅都是這樣,但這個政策出臺前一點征兆沒有,出臺之后也不做宣傳,很多企業都不知道!
在黃升民看來,超過銷售收入2%的廣告開支繳納所得稅無疑是開征了一個新稅種,雖然它不叫廣告稅。
“即使確實有必要征稅,征稅標準也得科學。2%是怎么定出來的呢?據我所知,國內沒有一家機構對企業的廣告投入做過研究。而不同產業、行業、發展階段的企業,廣告投放是千差萬別的。根據國外的研究,生產資料行業廣告投放1%就夠了,但大眾消費品的廣告投放量通常是5%—7%,飲料、食品、化妝品行業則高達10%。新產品上市20%或30%都有可能。另外市場周期和企業的營銷策略也決定著廣告的投放量。變量如此之多,很難講2%的標準就是科學的!
“更何況我國經濟正處在一個敏感時期,景氣狀況剛有所好轉,又執行這么一個抑制性的政策。對廣告征稅,看起來波及面不大,但它很可能是個引起雪崩的觸點,好容易啟動的經濟又將熄火!
然而國稅總局人士認為這是危言聳聽,據他介紹,兩三年前這一政策就開始醞釀了,國稅總局也組織了專項研究,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做了抽樣調查,得出的結論是2%是企業做廣告的平均數。
“企業的負擔不會增加多少,因為你不可能每年都做2%的廣告,今年多了,可以在明年扣除,損失的只是利息。現在利息這么低,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這位人士還強調,企業交的是所得稅而非廣告稅,《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只是日常征管中的一條政策,完全在國稅總局的職權范圍之內,和開征一個新稅種是兩碼事。”例外條款誰來掌握
《扣除辦法》中還有特殊行業、特殊原因可以例外,允許突破2%比例的規定。哈藥集團正在積極爭取將自己劃入例外之列。
黃升民對這一規定持強烈批判態度。“特批權掌握在稅務部門手中,這會不會導致腐敗,市場千變萬化,企業千差萬別,稅務局就這么些人,怎么能保證他們的審批就是科學的?貽誤商機的損失誰來承擔,交易成本加大造成的效率損失誰來承擔?而且,我們早就認識到行政審批是導致腐敗的一個原因,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呼吁減少行政審批,為什么還要制造新的尋租機會?”
國稅總局有關人士的解釋是這樣的:例外條款體現的是政策的靈活性和開放性,2%的比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企業普遍反映2%比例太低,國稅總局再做研究,適當調高比例。
“但是政策出臺半年來,只有兩家企業找過我們,一家是哈藥,一家是電視購物(原話如此)。這說明2%的比例是合適的!
“我們出臺定政策,針對的是大多數企業而非個別廣告大戶,這也正是留有例外條款的原因!
無論如何,政策既已出臺,企業只能面對現實。黃升民判斷,如果執行嚴格,“廣告總量肯定會下降”,受影響的當然不止是企業,“后果如何,尚待觀察”。(記者馬克)《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