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微博]沈陽12月16日專電 特派記者王政報道:我國第一款擁有整車自主知識產權、并可與國際大汽車公司產品競爭的“中華”牌轎車,今天在沈陽金杯客車公司下線。這個融合了當今國際先進技術的轎車項目,沒花國家一分錢,完全靠華晨集團在國際、國內兩個資本市場融資5億美元,本著“開發制造整車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質量水平與國際同步,適合中國 國情,中國人能消費得起”的方針,充分利用國際分工、合作用3年時間完成的。“中華”轎車的順利下線,探索出一條以最少的投資、最快的建設速度、最低的生產成本、最佳的經濟規模、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發展汽車工業的新模式。
“中華”轎車的市場定位是專門為中國人設計的中高檔車型,總長4880毫米,總寬1800毫米,總高1450毫米,整體美觀、大方、協調,車內寬敞舒適,總座位數為5個。轎車設計為4*2前輪驅動,整車整備質量1487公斤,額定功率/轉速為92KW/6000 RPM,制動距離(滿載車速100KM/H )小于50米,時速最高為190公里,百公里油耗為6升。這些技術標準相當于豐田“佳美”、大眾“帕薩特B5”的技術水平。據了解,通過控制車型開發總成本、零部件國際招標、提高國產率等辦法,“中華”轎車整車生產成本在10萬元以內,與國際著名汽車公司同一檔次車型成本相近;預計市場售價在15-25萬元,比同檔次合資車型便宜30%-50%;明年四季度可進行批量生產,2002年年產量可達4-5萬輛。
華晨集團從1991年開始對汽車行業投資,沈陽金杯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一個項目。幾年來,他們在中國汽車行業的投資已達50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向涉及整車、發動機、零部件和營銷網絡,正朝汽車集團方向發展。
在我國,搞汽車有“百億工程”之說,基本上都是國家投資。華晨集團另辟蹊徑,走自籌資金、借力發展之路。1997年,華晨集團以海外公司作為投資主體,依托紐約、香港兩大資本市場的融資優勢籌集資金,前后籌得3億美元,進行整車、零部件的開發、設計。與此同時,華晨集團以各種方式,在國內籌集資金投入轎車項目的研發。通過國內國外多方面的資金投入,形成金融資本互助格局,大大降低了投資獎金的成本,比通過銀行借貸進行設備基建投資僅利息每年就少支付6%以上。“中華”轎車比國內轎車項目節省投資50%以上,與國外同類車型相比,節省更多。
華晨集團董事長仰融認為,目前我國八大汽車集團的13個轎車生產廠不是中外合資企業,就是使用國外車型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面對我國加入WTO后的汽車市場挑戰,需要在觀念上實現突破:一是轎車造型不必考究“民族風格”,關鍵是外型設計滿足特定地區的審美觀念,也在世界范圍能夠引起共鳴。這通過聘請世界級的汽車造型設計大師可以解決;二是許多世界知名品牌轎車并不一定由生產廠家所在國設計的,關鍵是是否擁有知識產權。也就是說,知名新產品品牌的開發,并不一定非要100%自主開發不可。經過考察多家國際著名設計公司,華晨集團確定與意大利設計公司合作,并由其創建人久加諾主持車型設計。從1996年以來,雙方工程技術人員對車型理念進行大量的溝通,使車型在具有超前性的同時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標準。在造型的中后期,雙方就系統性能、部件結構、加工工藝進行方案討論,共同進行計算機建模、性能仿真、工程繪圖等工作。經過與國際合作,大大提高了我國設計車型的技術水平。
“中華”轎車在去年完成設計方案,通過英國公司進行第一輪、第二輪樣車試驗,各項功能、性能指標完全符合設計要求。英國專家認為“中華”轎車的造型及技術水平已超過了目前歐洲的同級別轎車。日本豐田公司高層人士參觀后,認為“中華”車型與“豐田”未來產品的理念十分相近。
德國寶馬汽車公司的無償技術援助使“中華”轎車如虎添翼。由德國公司負責生產“中華”轎車的人員培訓,并參照“寶馬”標準制定出“中華”轎車所有零部件的標準,使我國轎車生產終于有了自己的質量標準體系。為了盡快縮短我國汽車工業設計與世界水平的差距,華晨集團投資1億元與清華大學組建了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并捐出“中華”轎車項目的產品設計資料、工藝設備的圖紙和技術,使國內能夠消化和吸收“中華”轎車的產品設計、設備工藝圖紙和技術,為將來與國外設計公司聯合開發下一代產品打下基礎,進而實現自主開發。
主要技術參數:
總長(毫米) 4880
輪距(毫米)前/后1565/1560
總寬(毫米) 1800
最高車速(千米/小時) 190(發動機:2.0L)
總高(毫米)空載1450
行李箱容積(升) 500
軸距(毫米) 2790
油箱容積(升)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