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國家工商局日前統計顯示,制假售假、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假冒偽劣仍是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的重點。突出的問題是:啤酒瓶爆炸事件猛增 ,成為危害消費者人身安全權的最大隱患;偽劣種子、農用機械坑農害農時有發生;自行車、摩托車質量低劣,消費者叫苦不迭。
——公用企業和行業壟斷性企業服務質量及收費不透明。突出問題是:以手機為主的電話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成為當前侵權行為的熱點,法制日報說,侵權行為主要是:手機、尋呼機、充電器等電信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售后服務無保障,機械故障導致線路不通,計費失實,電話卡管理混亂,廣告宣傳誤導消費者等等;郵政部門郵件投遞延時,“特快”不快;供水、電、煤氣部門服務不佳,影響面廣。
——房屋裝飾中侵權行為突出。主要表現是:建材質量低劣,如水管質量差,造成水管破裂,漏水;電工產品質量差,如電工開關無法正常使用,電路短路或漏電;工人施工技術差,裝修質量不過關;裝修費用不合格,維修不及時等。此類侵權行為往往由于消費者與裝修人員簽訂的裝修合同中質量和維修等有關條款不明確,或是聘用的單位無合法資質又居無定所,致使侵權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的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