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8月31日是國家海洋局對康菲提出的最后期限,距離這一天僅剩兩日時間,康菲今日在公告中稱,將開啟長期方案,以解決間歇性滲油問題。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海洋學院副教授王亞民認為,從目前公布的信息來看,渤海溢油的風險將長期存在,8月底前康菲很難達到海洋局的要求。
間歇性滲油或長期存在
康菲介紹,截至8月29日,C平臺海底清污工作已經完成99%以上,計劃8月底前完成所有剩余油基泥漿的清理工作。
同時,康菲稱,在清污工作完成后,會繼續搜尋并清理可能發現的殘余礦物油油基泥漿。并且,他們已經開始實施一項長期方案,以解決間歇性微量滲油問題。
王亞民分析,康菲采取加大壓力的方式采油,已經對蓬萊19-3油田附件的地質構造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康菲很可能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不得不采取長期的方案來應對。
王亞民介紹,渤海的地質構造很脆弱,海底本身又是互相連通的,他認為目前海底可能存在多處斷裂帶。“這些斷裂帶有的現在可能還沒辦法發現。”
康菲聲稱通過降低油藏壓力的方式,目前斷裂帶已經閉合。王亞民指出,這只是暫時的。他稱,康菲這次事件或貽害無窮。“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有斷裂帶張開,又會發生新的溢油。”
國家海洋局要求康菲在8月31日之前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油源。王亞民認為,這次溢油改變了海底地質構造,修復工作將是長期而困難的,從目前已公布的信息來看,康菲很難如期完成工作。
滲油點不斷增加
自6月4日溢油事故發生以來,B平臺、 C平臺附近的溢油點一再增加。王亞民認為,后續很可能還會發現新的溢油點。
目前,B平臺的溢油點由1個增加至2個,C平臺附近的滲油點則由1個增加到10個,又在8月25日增加至16個。
“溢油點”和“滲油點”這兩個名詞在康菲的公告中都有出現。王亞民解釋,其實二者是一個意思,康菲在某些地方使用“滲油點”可能是為了突出該點溢油量不大。
康菲今日公告稱,16個滲漏點目前只有4個仍舊可見,其中兩個呈間歇性活動狀態,這些間歇性滲出的油污總量約每天1至2升左右。
但王亞民分析,可能還有許多沒被排查出來的溢油點。由于溢油點距離海平面三四十米,可見度差,潛水員工作難度很大,排查溢油點不可能很精確。
對于已經發現的溢油點,此前康菲只安裝集油罩來回收。王亞民稱,集油罩回收,是非常表面的做法。現在,康菲開始鉆排液井,以抽出仍在淺層砂層中的油藏流體,消除殘余滲油。
但這種做法仍舊只是停留在收集滲油,對于如何杜絕滲油的可能性,康菲在今日的公告中仍舊沒有提及。
康菲稱溢油對海岸未造成實質性影響
康菲今日稱目前已收集86個油樣,絕大多數樣品與燃料油相似,并得出結論,稱油樣顯示溢油不會對海岸造成實質性影響。
24日康菲公司曾經召開媒體發布會,當日介紹康菲收集的油樣為56個,其中只有2個油樣和蓬萊19-3油田直接相關,還有3個油樣與溢油點原油相似。
今日康菲再發布此方面的信息,油樣已經增至86個,但經檢測仍舊只有此前所說的5個油樣相關或相似。換言之,新增加的30個油樣沒有一個是來自溢油油田。
同時,康菲還對直接相關的2個油樣作了詳細解釋,稱這兩份樣品取自被沖刷上岸的B平臺圍油欄的一塊殘片。
康菲稱,這些油樣是由“獨立實驗室”進行檢測分析。24日的發布會上,康菲曾拒絕透露第三方檢測評估公司的名稱。
王亞民認為,如果康菲不透露采樣地點、檢測方式,僅僅公布最后的檢測結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離油田很遠的地方采樣,和在油田附近的海岸采樣,結果肯定很不一樣。”(淑靜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