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國內的“電荒”愈演愈烈,電煤儲備不足、電能供需矛盾激化困擾著越來越多的省份,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17日稱,這次“電荒”是2004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而且其嚴峻程度“尚未探底”。而國外輿論也非常關心,在國內通貨膨脹和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的雙重壓力下,中國將以何種方式闖過電力緊缺這道難關。
從今年3月開始,國內浙江、湖南、重慶和貴州等省市就出現電力供應緊張、電煤儲備下滑的問題。目前,“電荒”席卷多數南方省份,以及華東、華北甚至西北地區的部分省份。在即將到來的夏季用電高峰面前,一些省份預計將面對前所未有的用電困難,電力缺口可能會進一步拉大。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17日表示,這是2004年以來中國所面臨的最大一次“電荒”,范圍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保守估計全國供電缺口在3000萬千瓦左右,相當于兩個安徽或三個重慶的發電總量。在目前因核泄漏危機、核電供應縮減而導致“電荒”的日本,其可能預計的最大電力缺口也才1000萬-1500萬千瓦。因此日本《產經新聞》18日評論稱,中國面臨的電力緊缺“困難數倍于日本”,“一場歷史性用電困難正在考驗中國的神經”。
煤炭價格上漲被視為這次“電荒”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國內能源需求不斷擴大,國內煤炭價格持續上漲,價格甚至超越國際市場形成“倒掛”。一些國內輿論稱“中國的高煤價在過去數年里一直懸在空中”。《產經新聞》評論稱,中國的電力采購體制目前走的是“半道上的自由化”,即放開煤炭原料價格卻依然嚴控電力價格,煤電價格之間嚴重脫節,因此造成的煤和電之間的“價格剪刀差”是造成此次中國“電荒”的根本原因之一。美國《華爾街日報》18日表示,目前日益加劇的長江流域旱災導致水力發電能力下降,使得“電荒”進一步嚴重,國家電網公司相關專家也表示,如果水電能力因旱災受影響,那么夏季全國電力缺口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到4000萬千瓦以上。
除此之外,中國日益擴大的能源消耗、經濟過熱和“不健康的能源結構”也被視為加劇“電荒”的主要原因。《日本經濟新聞》18日稱,中國近十年間經濟和工業化發展最為強勁的地區也是電力供需矛盾最為激烈的地區,中國龐大的經濟盤面、規模可觀且耗能水平較高的工業正在持續“吃掉電力供應增長的蛋糕”。美國《華爾街日報》則認為,中國的能源生產太過依賴煤炭發電這個“籃子”,對于應對目前日益頻繁化的國際能源危機來說,這顯然是不利的。目前,中國煤電占電能生產的比重超過八成,而美國、日本等國為45%和50%左右。
在“電荒”加劇、發電成本驟增的情況下,電價再次上調被緊急提上議事日程。盡管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目前表示,全國范圍內上調電價尚無明確計劃,但18日有消息稱,發改委正在醞釀上調江西、湖南和貴州三省火電上網電價,每度電漲2分錢。日本《時事財經》5月18日對此評論說,目前中國面臨通脹壓力,由于電力供應在整個社會經濟結構中處于基礎環節,如果處理不好,對于整個社會的經濟預期的影響是巨大的。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環球時報》,面對電荒,改革才是關鍵,把電網公司變成實體,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公司能夠獨立交易,投資主體更多元,打破過去電網公司壟斷、不承擔買賣雙方責任的做法。而且,地方政府要參與電力采購和電價制定,這樣才能逐步解決問題。
近年來,由于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等原因,在世界范圍內一些國家也曾出現類似的、有一定規模的供電緊缺。英國《每日電訊報》年初曾報道稱,目前能源結構性缺乏和供需矛盾正在成為較為常態化的全球問題,對于經濟發展迅速的新興經濟體而言,這一矛盾顯得尤為突出。目前,就西方發達國家國內電價而言,總體處于較為穩定的水平。美國目前全國平均電費為每度9.83美分。2011年,法國民用電價為每度0.08歐元。國外電力企業電價大多和燃料成本直接掛鉤,由于最近石油價格上漲,各國電力公司均加強了對電價的“燃料價格附加調整”,如日本一直就執行基礎電費+燃料價格附加電費的收費制度,每3個月根據國際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制定一個“籃子指數”,據此對電費進行適當的調整。
目前,國內缺煤省份主要采取拉閘限電、錯峰用電來調整生產,盡量減輕電力不足給制造業造成的巨大壓力。分析人士認為,在目前電力緊缺、國內各省份缺煤停機“擴大化”的情況下,此次電荒對于中國國內經濟將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高電能消耗的重化工、冶煉企業將會在可能的大規模限電當中受到最直接的損害,不過,如果這一狀況持續下去,輕工業部門以及服務部門的受損程度也會高于預期。
《日本經濟新聞》則以“鋼鐵企業的痛苦”來形容限電措施對中國重工業產業的影響。評論說,日本前期受災導致鋼鐵企業大幅停產,巨額虧損的情況有可能在寶鋼等中國鋼鐵巨頭身上重演。“電荒”對經濟產業的影響也反映到了股票市場上,17日和18日,國內股市煤炭能源企業領漲大盤,占據漲幅榜的頭幾名,而宣布虧損嚴重的國有電力企業、鋼鐵企業和有色金融企業板塊則出現大幅下跌。 《環球時報》駐日本、美國特約記者 盧 昊 安 潤 本報記者 王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