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世界性難題的征途上闊步前行
——2010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展情況綜述
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記者江國成)為逐步緩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2009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在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不利影響的同時,正式啟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確立了改革的近期和長遠目標。隨后,國務院公布了近期醫改實施方案,正式實施五項重點改革。
國務院醫改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在過去的一年里,各地和各部門積極配合、共同努力,緊緊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穩步推進五項重點改革,醫改成效不斷顯現。
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
以城鎮居民醫保、職工醫保、新農合以及城鄉醫療救助為主體,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已初步形成,并逐步完善。
去年,醫保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數超過12.6億人。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到4.29億人,在2009年的基礎上增長6.8%,提前完成了參保人數達到4.1億的目標;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參保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新農合參合人數達到8.34億人,參合率持續穩定在90%以上。
同時,醫療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去年,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20元。城鎮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普遍提高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左右。大部分地區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住院費用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提高到60%。80%左右的統籌地區開展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門診統籌,廣州、珠海等地進行職工醫保門診統籌探索。提高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等兒童重大疾病保障水平試點工作正式啟動,4600多名兒童得到了及時救治。
另外,我國城鄉救助制度進一步完善。城鄉醫療救助范圍和力度進一步加大,2010年中央財政用于城鄉醫療救助的資金達到110億元,比2008年翻了一番。救助對象從五保、低保對象擴大到其他特殊困難群體,救助內容從住院救助逐步延伸到門診救助。
這位負責人說,各地基本醫保經辦管理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90%以上的統籌地區首先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區域內就醫費用的即時結算。福建、湖南等8省(區、市)實現省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60%左右的地區實現城市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京津滬和西藏實現省級統籌。重慶、天津、寧夏等3省(區、市)以及170多個市、縣實行了基本醫保城鄉統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各地普遍開展。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穩步推進
去年,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在繼續擴大覆蓋面的基礎上,完善基本藥物采購機制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配套推進基層機構改革,制度實施成效逐步顯現。
他說,基本藥物制度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國已有60%左右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經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安徽、江西等8省(區、市)率先在全省范圍內推開。同時,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成效進一步顯現。通過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后價格平均下降30%左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呈現出門診次均費用下降、住院日均費用下降、門診人次上升的“兩降一升”的良好勢頭,群眾基層就醫負擔開始減輕。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政策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有關部門在不斷總結和實踐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和出臺了基本藥物采購指導意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意見。政府主導的省級非營利性藥品集中招標平臺在31個省(區、市)廣泛建立,以省為單位、量價掛鉤、招采合一、合同管理、統一配送的基本藥物招標采購機制逐步建立和推廣。基本藥物使用和報銷政策逐步落實到位,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在80%以上實施基本藥物的縣(市、區)得到推廣,基本藥物醫保報銷比例明顯高于非基本藥物。
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進一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定編定崗、績效考核、多渠道補償、人事分配等體制機制綜合改革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除西藏外的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完成了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意見的制定和備案審核,11個省(區、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兌現到位。20多個省(區、市)完成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標準的核定。超過5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了崗位聘用。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明顯加強
去年,各級政府把“強基層”作為改革的著力點,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在硬件和軟件建設方面得到了切實加強。
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體系進一步完善。在2009年建設的基礎上,去年中央又安排資金支持了近900個縣級醫院、1620個中心鄉鎮衛生院、1228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11250個邊遠地區村衛生室建設,極大改善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條件,醫改實施方案預定的建設任務提前基本完成。
各地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規劃全面啟動實施,逐步提升基層人員服務水平。1.6萬基層醫務人員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村衛生室醫務人員在崗培訓廣泛開展。同時,為鄉鎮衛生院招聘執業醫師9000名左右,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招收的5000名訂單定向培養免費醫學生已經順利入學。
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去年進一步明確,突出其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功能,推動這些機構運行機制的轉變。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服務重心逐步轉移到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和居民健康管理上來,努力使城鄉居民不出鄉鎮、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方便、有效、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據國務院醫改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去年,各地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等9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7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這位負責人說,各省(區、市)人均15元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落實到位。全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分別達到48.7%和38.1%,全國孕產婦、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分別達到84%和81.5%,農村婦女住院分娩率超過96%。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規范管理工作進一步推廣,3550萬高血壓患者、919萬糖尿病患者和170萬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規范化管理。浙江、上海等地還進一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拓展服務的深度和范圍。
各地繼續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5歲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補種、育齡婦女“兩癌”檢查、白內障免費復明手術、改爐改灶和改廁等7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效組織實施,超額完成年度預定任務,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新增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項目實施順利,累計完成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2400例左右,阻斷率超過75%。
去年,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了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建設,啟動實施了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建設規劃,安排中央投資20億元支持了110所省、市、縣級精神衛生防治機構建設,并安排了11億元配備相應的設備。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全面啟動
這位負責人說,圍繞上下聯動、內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則,中央確定的上海、鎮江、鞍山等16個國家重點聯系試點城市和各省(區、市)去年確定的試點單位全面啟動試點,積極開展體制機制創新。
為探索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積極開展公立醫院管辦分開、政事分開、醫藥分開、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和完善補償機制等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機制進一步改進。同時,有關部門及時總結推廣一批行之有效的辦法,擴大改革受益面。一些地方以病人為中心優化診療流程,規范醫療行為,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縮短看病就醫等候時間,改善群眾就醫環境。全國已有1200所三級醫院實行門診預約、錯峰就診和分時段就診,3800多所醫院(含1064所三級醫院)推廣優質護理服務,1300多家醫院試點實行臨床路徑管理。
我國去年還進一步完善了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國家繼續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項目,組織城市醫院醫務人員到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開展醫療服務和技術指導。目前,組織包括軍隊醫院在內的1100個三級醫院與2381個縣級醫院建立了長期對口協作和支援機制,提高了基層服務能力。上海、北京等東部9省份與西部8省份和新疆建設兵團建立省際對口支援關系。
這位負責人說,2010年,多元辦醫的格局進一步優化。國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為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掃清了政策障礙,確保非公立醫療機構在準入、執業、發展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一視同仁、同等待遇,有力促進了多元辦醫格局的形成。有關試點城市制定完善區域衛生規劃,優化公立醫院布局結構,促進衛生資源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