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央政府對省級以及省以下政府不再考核GDP,國家統計局對省以下不再統計GDP,將地方政府從GDP增長競賽中解放出來,轉向公共服務競賽
未來五年,中國將往何處去?
答案即將揭曉。
胡雅君
在10月15日-18日召開的中共第十七屆五中全會將集中討論并審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文簡稱“十二五”規劃)文件稿。
中國正面臨經濟社會轉型大考,五中全會上“十二五”規劃如何定調,對于中國經濟能否迎來下一個輝煌30年至關重要。
就此,本報記者專訪了參與“十二五”規劃編制、發展指標設計的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胡鞍鋼。
胡鞍鋼認為,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規劃應更好體現以人為本,人類發展指數(HDI)應替代人均GDP作為“十二五”規劃核心指標。
他將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包容性增長”解讀為“共享發展”,“十二五”期間要實現這一目標,應將地方政府從GDP增長競賽中解放出來,讓其轉向公共服務競賽。
“十二五”應弱化經濟增長指標
《21世紀》: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發展指標設計上將會有何特點,關注重點上應如何調整?
胡鞍鋼: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發展指標設計應突出以下特點。
一是以公共服務指標為主、經濟指標為輔,反映了政府職能的重大變化和轉型。大大增加了非經濟指標比重,如反映資源環境指標、基本公共服務、人民生活的指標。
二是以約束性指標為主,預期性指標為輔,反映了政府強化公共服務的責任。“十一五”規劃約束性指標占總指標數比重的36.4%,而“十二五”中約束性指標數應爭取占到總指標的50%以上,超過預期性指標數。
我們對“十一五”規劃進行中期評估發現,約束性指標安排發揮重要作用,從目前進展來看,8個約束性指標中,進展順利的有6個,另有1個指標(森林覆蓋率)由于缺乏數據難以進行準確評估,進展滯后的指標有1個(單位GDP能源消耗),目前已經完成規劃目標的50.4%,經過努力完全可能在2010年實現規劃目標。這表明約束性指標對于政府實施目標和行為有著明顯的約束性,從而促使政府轉型,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轉向促進科學發展。
在具體的約束性指標設計上,為落實監督,同時強化政府責任和約束力,我建議應做到便于分解到各地區、各部門。
三是主動與國際接軌。規劃指標不但是對國內人民的承諾,一定意義上也是國際承諾。“十二五”發展指標中建議采用人類發展指標,作為實現小康社會的最重要標志,同時將減少國際貧困線貧困人口、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提高人口預期壽命、降低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等部分“千年發展目標”納入。
總體而言。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規劃應該更好體現以人為本。相應的“十二五”指標體系也應進一步弱化經濟增長指標,從GDP為核心的指標體系轉變為以人類發展為核心的指標體系。例如,以人類發展指數(HDI)替代人均GDP作為“十二五”規劃核心指標。
8%-9%是適度增長區間
《21世紀》:由于在金融危機中保增長成為首要施政目標,“十一五”規劃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的實現困難重重。如何在“十二五”規劃期間避免出現類似問題?如何協調增長指標與綠色指標?
胡鞍鋼:我認為核心在于解決好兩個問題:
首先,經濟增長方針要轉為“好字當頭、好字優先”,追求適度增長,避免超高速增長。中國已經處在經濟起飛的快速軌道上,“快”已經不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好”才是核心問題,是我們始終需要追求的核心目標。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在8%-9%之間,也是中國經濟適度增長區間,也是全社會凈福利最大化的增長區間。
“九五”處于這一區間時,實現了經濟增長和綠色發展的良性協調;而2001到2008年經濟增長率提高不到2個百分點,但是卻付出了巨大的資源能源消耗、生態成本、環境代價。以能源消費增長率為例,1996年到2000年是1.1%,2001年到2008年激增到9.72%。
其次,是要進一步解決好中央與地方政府激勵不相容問題。“十一五”規劃中,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等指標落實起來之所以阻力重重,癥結就在于此。“十一五”規劃將提高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服務業就業的比重作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但是在31個省、市、區的“十一五”規劃中,仍有11個省、市、區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控制耕地、節能減排等約束指標地方的積極性也明顯低于中央。
建立“氣候適應型社會”
《21世紀》:你曾建議“十二五”規劃核心思想和基本思路之一是實行“綠色發展”原則,實現綠色發展戰略,在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發展循環經濟“三大支柱”上,新增建設氣候適應型社會和實行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戰略兩大支柱。建立后兩大支柱意義何在?實踐中如何落實?
胡鞍鋼:“十二五”規劃時期與此前五年規劃時期相比,面臨的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大的挑戰就是全球氣候變化。
近年來外部異常氣候大面積頻繁發生大大地改變了中國發展的內部自然環境,不斷地沖擊正常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2008年2月發生的南方雪災,2009年初發生的北方地區、西南地區持續嚴重干旱,都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損失。
因此我認為,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遠比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沖擊更大,未來發展最大的限制因素將是更為多發的自然災害、環境災害。而且它不僅是長期的重大挑戰,而且也是短期的每天都發生的重大挑戰。這就要求,國家發展戰略特別是可持續發展戰略應作出適應性地主動調整,制定“綠色發展戰略”,將氣候適應型社會和實行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戰略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使其成為促進中國綠色發展、加強生態建設兩大新支柱。
具體來說,“十二五”期間要建立起“氣候適應型社會”這根支柱,要求我們注重發展低碳經濟,探索低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低溫室氣候排放的經濟模式,開發低碳產品、低碳技術、低碳能源,創新低碳消費方式,發展綠色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進一步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林木蓄積量,大幅度提高森林碳匯能力。
“綜合防災減災戰略”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明顯減少因災死亡和傷亡人口,降低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GDP比重,要豎起這根柱子,就需要從兩方面入手。
一是,降低經濟社會應對自然災害的脆弱性。這要求全面提高國家和全社會抵抗自然災害能力,打造應對自然災害的全社會安全網,降低應對自然災害的經濟脆弱性、生態脆弱性、基礎設施脆弱性與社會脆弱性,將防災減災工作納入地方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作為優先事項,在土地利用、自然資源使用、氣候變化適應、扶貧等相關規劃中體現防災減災的要求。
二是,提高綜合防災減災的能力。加強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綜合防范、城鄉區域防災減災、國家自然災害救援救助、自然災害評估和恢復、衛星減災、綜合防災減災信息化和產業化、減災科技支撐、防災減災科技八個方面能力建設。
從而實現從事后處置為主向事前防范為主,從減災為主向防災為主的戰略方針轉移。
“包容性增長”即“共享發展”
《21世紀》:胡錦濤總書記前不久提出“包容性增長”的要求,對此你怎么理解?為落實這一要求,“十二五”期間中國政府應做出怎樣調整?
胡鞍鋼: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包容性增長”,我認為體現了“共享發展原則”,即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堅持將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為實現這一目標,我認為應該統籌城鄉改革發展,促進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更加關注低收入、貧困人口和殘疾人口的民生問題,更加注重富民、惠民,實現民富和國強的有機統一。
同時加快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逐步提高兩個比重,即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提高居民總收入在國民總收入的比重,扭轉不同地區、不同身份、不同職業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拉大的趨勢,堅決防止兩極分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包容性增長”,“十二五”時期政府要轉變自身職能和目標。而這需要盡快改變地方政府政績考核的“指揮棒”,中央政府對省級以及省以下政府不再考核GDP,國家統計局對省以下不再統計GDP,將地方政府從GDP增長競賽中解放出來,轉向公共服務競賽。
可喜的是,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主動創新,探索打破GDP為中心的政績考核機制,例如近日出臺《四川省市(州)目標管理辦法》規定,省政府考核各市(州)工作時,將不再下達GDP增長率指標,并確定了5個方面的“一票否決”指標,包括計劃生育、耕地保有量、安全生產、維護穩定、廉政建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