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這位通訊廣告資深人士介紹,業內也不乏電信公司負責人入股廣告公司、廣告制作公司的情況。有些廣告公司會另外成立制作公司,其中50%的股份贈送給電信公司的領導或家屬。因為制作公司跟廣告公司并沒有股權關聯,即使要查也很難查出移動公司高管的問題。“現在大家都避諱直接給紅包,請領導去旅游、送LV皮包、送珠寶等等都太不上檔次了。”
陽光加信廣告在本土廣告公司中的業績,使其贏得了奧美的合作機會。2007年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各占50%股份。此時楊旭霞已經更名為楊蕊寧,繼續擔任法人代表。
入川“三人組”
張銳、李心澤、譚春陵為核心形成的這個利益“三人組”,涉及業務林林總總,從IT服務、銷售代理、咨詢顧問到廣告代理,無所不包,主要都圍繞著四川移動的外延業務展開
2003年張春江上任網通黨組書記兼總經理后,張銳一方面將妻子楊旭霞推上前臺,拿下網通全國廣告總代理;另一方面,卻在京城改以“當代藝術品收藏家”的身份四處活動;同時,又與李心澤各出25萬元成立了北京威信泰克技術有限公司,將原來公司的電信業務重心下移,轉入四川。
2003年“SARS”期間,張銳和其中學校友黃燎原開始探討合作畫廊,收藏當代藝術品。他另取名張皓銘,并自稱為中國當代藝術品收藏第一人,因此還接受過楊瀾的訪問。
熟悉電信采購的人們知道,涉及這一領域的關卡很多,必須環環“暢通”。涉及到具體單子上,地方更有決定權。以中移動的電信設備采購為例,最初主要由各省分公司決策,后為了統一網絡設備和壓低采購價格,開始對大的電信設備實行集團招標。但即使這樣,集團也要根據各省報上來的技術方案來確定品牌和價格,而采購數量仍由地方來報,甚至價格也可因選擇技術和服務的差異而出現很大浮動。
據一位電信業內資深人士介紹,電信業務各種灰色“交易”根據業務種類不同,操作方法有很大區別。比如,電信設備采購因合同金額巨大,加之海外監管嚴格,電信設備制造商通常都比較謹慎,一般都是集團對集團直銷,但有時會通過聘請“顧問”或咨詢公司來“做關系”及“走賬”;IT服務則多用代理模式,通過與國有電信運營商有特殊關系的代理商來搶單;最混亂的則是廣告代理和增值服務領域,由電信公司領導的代理人或其親友參股或直接控股相關公司的做法,主要出現在這里。
四川移動提升為中移動的全國無線音樂基地后,衍生出了大量圍繞著無線音樂的增值業務提供商。這些增值服務商雖然數量龐雜,但真正掌握核心業務的公司并不多。本刊記者調查發現,在與四川移動數家核心增值服務商的股東中,有幾個名字交叉出現、頻率極高,即:張銳、李心澤、譚春陵等。
以此三人為核心的小團隊幾乎涉及了四川所有核心增值服務和代理領域。
2005年,在位于成都市區的中心地帶,張銳出資100萬元左右購入一處建筑面積211平方米的房產,作為北京威信泰克技術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的辦公室。
成都分公司負責人余激揚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稱,北京威信泰克公司在全國都有業務,但最核心的業務在四川,四川移動是其最大客戶,四川電信也是其多年的客戶。他同時否認該公司與李華案有關,稱目前公司仍在正常運轉。
工商資料顯示,北京威信泰克2004年10月增資到500萬元,張銳和李心澤以非專利技術分別增資225萬元。根據北京市伯仲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所謂“非專利技術”是由張銳、李心澤研制和開發的一套移動運營商數據業務分析系統。
這套系統主要用于給四川移動數據業務部提供數據分析,“通過業務分析、客戶行為分析系統已經得到的一些關鍵數據及其變化趨勢,為企業描述客戶的價值取向、消費心理以及企業盈利增長的可能模式,以便為企業決策定制更好的營銷策略。”
張銳、李心澤提供的可研報告假定該系統從第一年到第五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00萬元、1200萬元、2000萬元、2600萬元和3000萬元,同時銷售收入中的技術分成率和貼現率分別為11%和7%,由此測算出無形資產評估值為451.03萬元。
類似以技術作價的操作在張銳旗下公司多次出現。2009年1月和5月,北京思瑞德公司兩度增資,注冊資金從150萬元增至3000萬元,其中,新增的2000萬元也是“知識產權”——張銳900萬元,李心澤1100萬元。此次變更后,李心澤以1650萬出資控股,張銳出資金額為1350萬元。
根據北京中金浩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思瑞德新增的知識產權為“電信運營商新業務運營能力綜合評估系統技術”,評估為2000萬的依據也是對該技術產品未來收益預測——2010年收入1700萬元、凈利735萬元;2011年2210萬元;2014年4860萬元。
這一技術也在北京威信泰克出現。在北京威信泰克公司成都分公司辦公室內,即掛有該技術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登記證書。余激揚透露,該公司與北京思瑞德其實是同一撥人馬,使用相同的核心技術,之所以要成立北京威信泰克主要是為了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這一系統的主要作用是面向四川移動,提供數據支撐服務。
而今,位于北京花園路6號北京應物會議中心B座435號的北京威信泰克已不復昔日風光,大門緊閉,門上貼了三張郵寄單,其中有一張是給張銳的。看上去公司已好幾個月無人光顧。物業管理部的人士稱,他們主要不在這里辦公。
北京威信泰克成都分公司的地址還登記有另外一家公司——四川合澤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經營范圍最初是通訊設備信息咨詢,2006年增加了機電設備、通訊設備銷售。
四川合澤公司原名為四川優賽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冊資本金100萬元。初始投資人分別為李心澤39萬元,譚春陵36萬元,張銳20萬元,余激揚5萬元。法人代表為譚春陵。2009年8月,譚春陵的個人股份陸續轉給譚嘉,三個月后譚嘉又將股份轉讓給一個名叫石磊的人。
譚春陵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原為四川電視臺編導,后下海經商,與之相關的公司繁雜。早在2002年12月,北京陽光加信廣告成立的第二年,也是張春江上任網通總經理前夕,譚春陵即在成都成立了成都山石廣告有限公司,2003年更名為四川長河廣告有限公司,公司股東為譚春陵和李心澤,分別占股30萬和20萬。
接近譚春陵的人透露,該廣告公司的客戶不僅有四川移動,還包括其他電信運營商,非電信企業單子有時也接。2007年12月,譚春陵又注冊成立了一家時代長河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金800萬元,主要為一些項目招標做擔保服務和企業管理服務。從2009年2月到2009年10月間,這家公司在短短八個月中股權變更了五次,最后譚春陵的股份基本轉給譚嘉。
上述人士還透露,譚春陵等人還成立了一家埃哲森公司,主要負責咨詢服務,作系統設計與服務,公司取名自國際著名咨詢企業埃森哲變造而來。
不過,譚春陵最為核心的陣地,還在于四川音樂基地的獨家數字音樂支撐平臺公司——成都娛音科技公司(下稱成都娛音)。成都娛音成立于2005年12月,當時四川音樂基地正在籌備,最初創始人為趙文和劉俊萍。2007年1月,就在四川無線音樂基地正式開始對外“營業”之時,譚春陵和李心澤悄然買下了這家公司,其中譚春陵占股92%,任董事長、李心澤占股8%任監事。
至此,以張銳、李心澤、譚春陵為核心形成的這個利益“三人組”,涉及業務林林總總,從IT服務、銷售代理、咨詢顧問到廣告代理,無所不包,主要都圍繞著四川移動的外延業務展開。
其中,成都娛音公司主要控制了無線音樂基地的內容整合運營;威信泰克成都分公司負責四川移動的數據支撐平臺,主要與移動數據部打交道,同時還負責監控SP的接入數據;四川合澤公司主要負責渠道,四川移動項目新品投放,比如可樂機、手機支付均由合澤公司開發;埃哲森公司則主要負責咨詢服務,作系統設計與服務。以長河廣告公司為核心的廣告公司則重點承接電信廣告業務。
SP之上的SP
在很多SP公司被整頓得失去了生存空間時,張銳已將旗下公司升級為SP之上的S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