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伊始,很多沿海城市出現了招工難,“用工荒”成了熱門話題。在缺工現象的背后,我們更應注意的是,我國的勞動力供給發生的重大轉折,“無限供給”的勞動力供應轉變為“有限剩余”,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將經常出現。
“用工荒”頻現狀況將持續
廣州用工缺口15萬人,深圳缺工80余萬……春節一過,不少沿海城市“用工荒”顯現。據初步統計,珠三角目前缺工已超200萬人,特別是電器制造、機械加工、服裝制鞋業三大行業最缺人。與此同時,內陸地區“用工荒”現象也開始頻現,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和部分產業轉移項目上。
在深圳比亞迪工作的黃先生告訴記者,生產線上的工人近年來一直處于短缺狀態,“基本上我們每天都在招人”。據黃先生透露,作為內部員工,每介紹一個工人進廠將會獲得公司100元的獎勵。
從幾年前洶涌的南下“打工潮”,到如今令人始料不及的“用工荒”,一向被認為“無限供給”的我國勞動力供應形勢發生了變化。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朱鋼表示,農村富余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情況已發生了重大轉折,“用工荒”頻繁出現的狀況還將持續。
結構性短缺將經常出現
農村富余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情況,在未來幾年將會出現變化,這一情況在擁有近億人口、3200萬富余勞動力的河南省已經初現端倪。近幾年,河南勞動力供應總量增速已在不斷降低,預計2013年-2014年將會“見頂”。
專家指出,我國勞動力供給已發生由“無限供給”變“有限剩余”的重大轉折,這意味著勞動力結構性短缺會經常出現。
農業大省河南不僅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也是中國勞務輸出第一大省。到2009年底,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超過2200萬人。
“2013年-2014年,河南省勞動力供應總量將達到峰值。”河南省人保廳農民工工作處處長呂志華告訴記者,屆時,河南省富余勞動力中,能夠轉移就業的總量將達到2400萬-2500萬的高峰,并會維持一段時間。
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勞動力供應總量增速明顯開始降低。2007年河南新增勞動力200多萬,2008年為180萬,2009年不到110萬。
“用工荒”迫使企業加快結構調整
隨著內地城市的逐步發展,缺工已不僅僅是珠三角、長三角的問題,而成為了全國現象。朱鋼認為,福利待遇差、工資缺乏吸引力和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致使眾多農民工轉戰二線城市,是缺工的主因。
一直在廣州打工的湖南妹子倩倩告訴記者,不少一起在某鞋廠做工的同事年后都不準備再回去了,“一月1000多塊錢的工資跟在長沙差不多,還不如離家近點好”。
“用工荒”襲來會不會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造成沖擊?朱鋼認為,“這是很好的事情”。他表示,發達國家的勞動力結構早已從勞動密集型轉向知識密集型,“用工荒”現象給我們的企業發展發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加快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一些企業過分依賴廉價勞動力,不與時俱進,那只會削弱自身的競爭力。
“整體而言,就業問題始終是壓力巨大,但結構上的招工難現象頻繁出現也反映出其他一些問題。”呂志華認為,這些問題包括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合理布局,各地應真正完善落實對農民工的一系列社會保障、子女入學、住房等政策以及加強培訓、提高農民工整體素質等。
如何讓農民工享有更多權利和保障,分享城市發展成果,使他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是用工企業和政府部門應該思考的問題。
新生代農民工成關注焦點
在這一輪的“用工荒”中,“新生代農民工”成為屢屢被提起的名詞。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主任張寶穎分析缺工現象時表示,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對工作條件的挑剔加劇了缺工現象,新生代農民工學歷和技能有一定程度提高后,普遍對普工和動手類的崗位不感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代農民工素質提高引發的勞動力結構變化,不僅影響企業的招工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企業進行產品的升級換代。“他們不會再像父輩一樣,一心想著去大城市,如果在本地就業、生活有保障,他們寧愿在縣城待著。”朱鋼稱。商報記者 許甜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