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報》日報變周報 《勞動午報》重回機關報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鳳桃/北京報道
“退潮之后,你才知道誰在裸泳。”巴菲特的這句話用在當前北京報業市場同樣合適。繼《市場報》停刊、《中華新聞報》倒閉之后,《競報》和《勞動午報》正式淡出北京綜合類日報市場,另謀生路。
“實際上,北京都市報市場已經形成了3早報2晚報的格局,下一步誰會死掉,得走著瞧。”北京某都市報社社長說。
從數十家到五家
10月16日,記者從北京晨報社得知,為壓縮成本,《競報》在退出日報市場后與晨報社在一起運作,共用一套編委,并對其中部分人員進行整合;而北京第一張都市午報《勞動午報》也不抵虧損,宣布退出都市報市場,重回北京市總工會機關報。
其實,都市報的調整從2007年就已開始。2007年11月27日,北京第一張娛樂為特色的都市報《北京娛樂信報》(下稱《信報》)改為地鐵報,同年《華夏時報》由日報改為了財經類周報。
“2001年始,房地產業和汽車業廣告的增長帶動了都市報繁榮,到2005年,廣告增長停止,新報紙還在出現,加上報紙的厚度增加和紙價上漲大大提高了成本,報紙收入的增長在逐年放緩。”《信報》社長畢昆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從2000年以后,都市報的數量走勢如同一條拋物線,2005年就是頂點。2000年,《北京娛樂信報》和《勞動午報》分別由《戲劇電影報》、《北京工人報》變身為都市報;2001年5月28日,北大文化和人民日報社共同投資創辦《京華時報》,一時間,北京市場上涌現了七八家都市報;2003年《新京報》誕生,2004年《競報》出爐,此時,北京市場上的都市報高度飽和,達數十家;而從2007年到2009年,北京報攤上經常能看到的都市報紙又只剩下5家左右。
“曾經都市報在整個報業市場上一枝獨秀,也有人說都市報是暴利,但從這幾年來看,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具體到北京市場來說,競爭是慘烈的,都市報洗牌剛剛開始。”新京報社社長戴自更對《中國經濟周刊》說。而畢昆認為,“2004年是最高峰,如果這之后還有人投資辦報紙,那就是有點看不清楚形勢了。”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喻國明認為,北京市場存活五六張都市報紙沒有什么問題,關鍵是要有滿足不同需求的差異化定位。但實踐證明,北京原本差異化的報紙都慢慢走向了同質化。北京晨報社長劉順發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其實,北京幾大都市報在內容上都是差不多的,就目前北京日報集團內部,綜合類日報就有七八家,這就要求必須整合。”
自救或他救
作為都市報的一個代表,《競報》經歷了一個不斷自我救贖的過程。
5年前,帶著奧運朝陽產業的夢想,北京日報社、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北京青年報社聯合打造了共同投資7000多萬創辦《競報》,由占有55%股份的北京日報社來負責報社后期的采編運營。
隨著《競報》的創刊,一批資深的媒體人被吸引而來,但報紙卻在經歷了一段奮發期后走向衰落,盈利困難,至2006年虧損已達幾千萬。在競報社工作了四年的一位員工告訴記者,在這幾年過程中,員工還是正常工作,但都清楚報社面臨的壓力很大,也有一些員工因為營業狀況不見好而逐漸離開。
為了不加大虧損,競報社決定引入外部戰略合作。2007年,七彩集團(下稱“七彩”)加入。在雙方的合作中,七彩經營廣告和發行,并承擔報社所有的印刷和發行成本,而報社的采編成本仍由原股東承擔。每年《競報》的采編成本約為2000萬人民幣。據知情人士透露,自2004年,原股東北京青年報社和上海文廣傳媒在首次投入后,再也沒有追加投資,《競報》此后的運作都由北京日報集團一手張羅。
七彩集團的加入改變了《競報》原有的發行格局,在原來的郵局零售征訂的基礎上增加了加油站渠道,免費向私家車主派發報紙。新的發行渠道帶來了報紙發行量的大大增長,2007年,報紙發行量由原來的8萬份增長到15萬份。在合作期間,七彩也投入了一筆不小的資金,但2007年,報社全年的廣告收入只有1000多萬,遠遠不及整個印刷和發行成本。
在與七彩合作前后,《競報》的發行的三次波折也給市場帶來一定影響。在與七彩合作之前,《競報》通過郵局在報攤點零售,合作后《競報》開始在加油站免費派發;后來又自辦發行。在三個環節過渡中,市場銜接不到位,不僅讓競報流失了一些客戶,也在市場中倍受尷尬。在經過加油站派發后,有些攤販甚至告訴前來買報紙的人,“這張報紙不辦了,買其他的報紙吧!”
2007年下半年,原任《信報》總編輯的劉順發被派往《競報》擔任社長。看到每年向北京日報集團要錢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劉順發開始考慮重新自辦經營。
2008年2月,北京競報社和七彩集團共同投資2000萬,成立了競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競報社占51%股份。2008年,競報的廣告收入達70%的高增長,突破3000萬大關。雖然自辦經營的成效已經凸顯,但相對報社的接近6000萬的實際運營成本來說卻是望梅止渴,此時競報社已經無法正常運轉。
面臨巨額虧損,2009年5月,競報社總編輯謝星文向全體員工悲痛宣布,《競報》由日報變為周報,員工由原來的220人縮為50人。劉順發被調到《北京晨報》兼任社長,謝星文兼任《北京晨報》總編輯。2009年11月,《北京晨報》由大報改為四開小報,在此之后,兩報共用一個編委會,在一起辦公,后期美編、校對等人員還將進行整合,這將為北京日報集團節約一筆不小的資金和人力成本。
無獨有偶,《信報》的生存也有著類似的經歷。2001年,《信報》以一張娛樂為特色的都市報切入市場,據業內人士透露,當時北廣傳媒集團有著幾千萬元的入資,名譽社長姜昆也投入了300萬左右的資金來籌備網站。但原定于2005年盈利的目標并未實現。為了維持報社的運轉,北京日報集團接管《信報》。至2004年畢昆接手時,報社累計債務已達1.8億之多。2007年11月,《信報》轉型成為一張地鐵報。
據了解,目前《法制晚報》、《北京晨報》等都市報也都面臨虧損的壓力。
面對廣告份額的下降、市場的調整,報紙以主動和被動兩種姿態面對著市場的淘汰。作為第一家倒閉的中央級媒體,《中華新聞報》是首家主動申請自愿停刊的報紙。《新京報》社長戴自更認為,“現有體制下,市場的淘汰往往是以‘改革’和‘調整’的方式來實現的。主動退出也是市場的進步。”
勞動午報重新定位也意味著市場是無情的。勞動午報社社長王兆華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勞動午報重回機關報,這也是在經過一番探索和教訓之后做出的正確決定。”如同報社的一位負責人分析,作為機關報來講,依靠北京市總工會的資源和發行網絡,勞動午報會比很多報社的日子好過。
戴自更對記者坦言,“后期,還會有報刊死掉,即使我們誰都不希望死掉,也不希望別人死掉,但只有適應市場、贏得市場的才能生存。”
怎樣生存?
對于我國目前都市報的變局,喻國明對記者表示,“中國報業處于深度調整階段,在報紙洗牌過程中,報刊有生有死才是正常的。在新時期,報紙在發行大戰、廣告促銷等傳統競爭方面已經沒有太多硝煙,而更多的是內容、廣告走向新媒體,通過電視、網絡、移動電視、手機等新的形式來多重落地,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增值和回報。”
近年來,很多報紙都已經將目光轉向了網絡、手機新媒體。北青報社社長張延平就將數字媒體作為了未來戰略的重點,他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未來北青報社一方面會做大北青網,并和音樂制作網站、婚禮網站來合作推出新媒體;另一方面,也會與聯通等通信公司聯合,未來預計在數字新媒體上會有一兩億的投入。
京華時報社也推出了《京華手機報》,并在京華網固定時段播放新聞視頻《京華播報》,預計在未來幾年也將有上千萬的資金投入。
有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傳統媒體合作創辦的網站和手機報,由于內容來源的單一和投入有限,在規模和影響力上只能是報紙的錦上添花制作,其廣告收入一般也是作為報紙廣告的附贈,與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不可同日而語。京華時報社長吳海民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目前傳統媒體對于網絡、手機新媒體的盈利模式還在探索之中。
戴自更認為,隨著新媒體的崛起,短短幾年時間強勢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地位已經發生了倒置,網絡如今成了報紙不可缺的發布渠道,報紙反而成了廉價的內容提供商。而“我們的記者采寫都是需要支付稿費的,有些外來稿件每篇甚至有上千的稿酬,而有些網站卻無償轉載報紙的內容,或是象征性的一年付給數萬元的費用,這是極不合理的。”他表示,國家應該給予傳統媒體更多的關注,相關法律制度亟待完善。
吳海民認為,當前傳統報紙特別是都市報紙仍然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相對于網絡媒體,報紙掌握著原創新聞的采訪權和發布權。一張優質的、親民的都市報通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滲透、互動,它與廣大市民建立的緊密聯系在較長時期里不會輕易改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