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網站 建國60年來,中國的農業在不斷探索和制度創新中快速發展,并帶動中國農村發生了歷史性巨變。從土地改革到農業合作化,從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經營,再到推進現代農業,每一步探索和改革,都走過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輝煌的業績。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揭開了中國農業和農村改革的序幕,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同時制度創新帶動技術創新,促進了主要農產品產量大幅增長,農產品市場供應日益豐富,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農業生產結構逐步優化,實現了由單一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向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的現代農業轉變。國民經濟從農業支持工業過渡到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發展的全新階段,工農關系實現歷史性的轉變,標志著中國傳統農業經濟時代的結束,嶄新的現代農業時代的到來。
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產品供應豐富多樣
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農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突出特征是國家糧食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副食品生產和供應豐富多樣,農業經濟呈現出勃勃生機。2008年,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580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49年增長17.5倍,比1978年增長4.9倍,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5%和6.4%,大大超過了同期世界農業的平均增長速度。
(一)種植業全面發展,糧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2008年,全國種植業產值達28044億元,比1949年增長10.9倍,年均增長4.3%。在種植業中,糧食生產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從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到農業科技的推廣都投入了大量資金,從而保證糧食生產的穩步增長,使我國的糧食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國家積極引導農民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使我國種植業生產迎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200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52871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比1949年增長3.7倍,比1978年增長70%,創造了用占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的奇跡,我國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已經達到5億噸以上,國家糧食安全水平大大提高。經濟作物和其他多種經營快速發展,2008年,全國棉花產量達到749萬噸,比1949年增長16倍;油料產量達到2953萬噸,比1949年增長10.5倍;水果產量達到11339萬噸,比1949年增長93.5倍。
(二)林業穩步發展,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2008年,全國林業產值達2153億元,比1949年增長73.3倍,年均增長7.6%,比1978年增長3.6倍,年均增長5.2%。60年來,我國在造林綠化方面,堅持以消滅宜林荒山荒地和實現全面綠化為中心,大力調整林種、樹種結構,嚴把造林質量關,取得了顯著成效。2008年,全國造林面積5355千公頃,比1950年增長近30倍。特別是從1978年開始,為加快改善我國生態環境步伐,國家相繼實施了“三北”、“長防”、“沿海”、“防沙治沙”等十大林業重點工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2008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18.2%,比解放初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造林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人工造林核實保存率保持在90%以上。2008年,全國人工林面積達到3685千公頃,已占到世界人工林面積的近1/3,竹木采伐實現由以采伐天然林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為主的轉變。
(三)畜禽產品產量成倍增加,城鄉居民“菜籃子”日益豐富
2008年,我國畜牧業產值達20584億元,比1949年增長40.2倍,年均增長6.5%。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相繼放開了畜產品價格,畜牧業成為最早進入市場調節的產業,畜牧業由此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從1978年到2008年,畜牧業產值增長了10.6倍,年均增長8.5%。
2008年,全國肉類總產量7279萬噸,人均占有量達到55公斤,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其中,豬牛羊肉產量達到5614萬噸,比1952年增長16.6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對牛、羊、禽肉和牛奶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國牛、羊、禽、牛奶等有了很大發展,畜禽產品不斷豐富。2008年,全國牛肉產量為613萬噸,比1980年增長22倍;羊肉產量為380萬噸,比1980年增長7倍;禽肉產量為1534萬噸,比1985年增長9倍;牛奶產量為3554萬噸,比1985年增長約14倍。畜禽產品產量的不斷增加,豐富了城鄉居民菜籃子,大大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質量。
(四)漁業生產能力提高,居民膳食結構得到改善
2008年,全國漁業產值達5203億元,比1949年增長468倍,年均增長11%。60年來,我國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能力不斷提高。2008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4896萬噸,比1949年增長108倍,比1978年增長8倍,水產品總產量自1989年起連續十九年位居世界首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漁業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城鄉居民“吃魚難”的問題得到解決,實現了從“連年有魚”到天天有魚的歷史性轉變。如今市場的水產品不僅數量充足,而且品種繁多,質量提高,價格穩定,成為我國城鄉居民“菜籃子”不可缺少的重要品種。
二、農、林、牧、漁業結構不斷優化
經過60年的發展和逐步調整,我國農林牧漁業結構已經實現由單一的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向農林牧漁業的現代農業發展的轉變,種植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產值的比重下降,林、牧、漁業比重不斷上升。
(一)種植業比重不斷下降,高效經濟作物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亮點
2008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中農業所占比重為48.4%[1],比1952年下降了37.5個百分點。農業內部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前提下,適當調減了糧食面積,增加了經濟作物面積,特別是1978年以來,積極發展瓜果、蔬菜、花卉等高效經濟作物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亮點。2008年蔬菜水果產值占農業產值的比重達到42%,比改革初期的1983年提高28個百分點。
(二)林業比重上升,林業的發展由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轉變
2008年,林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7%,比1952年提高了2.1個百分點。林業內部,林產品產值比重逐步提高,占林業產值比重由1983年的23.4%提高到2008年的35%;由于實行退耕還林,2003年林木培育和種植的產值比重為33.3%,是歷年來最高的;2008年竹木采伐產值的比重為35.1%,比實行天然林保護工程前大幅度下降。從建國后到1978年,雖然林業生產遭到兩次大的破壞,但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林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調整林業生產方式和結構,實施荒山荒灘造林、農田林網、封山育林、防護林、退耕還林等重點工程建設,建立以路域、水系、農田林網為骨架的高標準防護林體系,增強和恢復了生態功能,林業生產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各種林地面積都有了較大發展。
(三)畜牧業比重上升,畜產品結構更趨合理
2008年,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5.5%,比1952年提高了24.3個百分點。隨著畜產品產量的不斷增長,畜產品結構也不斷調整。在2008年肉類總產量中,豬肉所占比重為63.5%,比1985年下降22.4個百分點;牛羊肉比重為13.6%,比1985年上升8.1個百分點;禽肉比重為21.2%,比1985年提高12.9個百分點。在傳統畜牧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以各種小動物飼養為代表的特色畜牧養殖業也得到快速發展。
(四)漁業快速發展,實現從“以捕為主”向“以養為主”轉變
2008年,漁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0%,比1952年提高7.7個百分點,漁業產值中養殖業產值占64%,比1990年提高14個百分點。建國后,我國漁業生產快速發展,從一個“可有可無”的副業迅速成長為繁榮農業經濟的重要產業。特別是改革開放后,我國漁業發展重心由“捕撈為主”向“養殖為主”轉移,養殖成為我國漁業發展的主要增長點,中國成為世界主要漁業國家中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國家。同時養殖品種也向多樣化、優質化發展,除了傳統的四大家魚外,蝦、蟹、鮑魚、鰻魚等高價值特色養殖迅速發展,極大地改善了水產品結構。從1995年起,我國黃海、東海、南海先后實施了伏季休漁制度,犧牲自然資源和物質消耗高的傳統漁業生產方式得到改善,人工控制程度和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各種養殖方式得到較大發展,保持漁業資源和水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產技術已越來越被生產者接受和掌握。
三、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從無到有,不斷發展
(一)農業企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
解放前,全國基本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農業企業。解放后,在國家主導下,一批大型農業企業(國營農場)開始建立起來,但主要都集中在各主要墾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后,長期以來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農業生產格局開始打破,農業規模化、產業化不斷發展,大型龍頭企業不斷涌現。根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到2006年末,全國共有主營農業的法人企業達到23.9萬家,分布在農林牧漁各個產業,牧業和漁業的企業化經營趨勢日趨明顯。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不斷創新發展
在我國廣大農村,千百年來大多數時間都是實行的傳統“小農”經濟模式,雖然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推行過農業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但由于與生產力水平不相符,反而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村改革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農業產業化最初的形式是“公司+農戶”,后來逐漸發展為“公司+基地+農戶”,現在又進一步發展為“公司+合作組織+農戶”。這些組織形態,反映了現代農業發展不同階段市場對生產、加工的要求,反映了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經營環節及經營單位之間協作互利關系的調整變化。農業生產新的組織模式的大量涌現,各種資本在農業領域投資的迅速增長,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三)農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分工的趨勢逐步顯現
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幾條頗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帶,例如以東北及內蒙古東部為主玉米產業帶的形成,徹底改變了我國南糧北運的歷史,成為了我國畜牧業發展的飼料糧基地;冀魯豫成為我國冬小麥的主產區,2008年的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56%以上;新疆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棉花產區,2008年的棉花產量占全國40%。目前,長江流域油菜帶的面積占全國的66%,產量占70%,黃淮海地區花生帶的面積占全國的60%,產量占70%;廣西、云南、廣東三省區的甘蔗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80%左右。
四、農業經濟對國民經濟做出巨大貢獻
(一)完成了向工業提供原始資金積累的歷史使命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為工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1950年至1979年,農業為工業建設提供的資金約為4500億元,為國家建立起門類齊全的工業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從1980年到農業稅完全取消的2006年,雖然農業向工業提供積累的比重不斷縮小,但是農民仍然通過工農產品“剪刀差”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由于工業的快速發展,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不斷下降,1952年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5%,1978年為28.1%,2008年為11.3%,而工業所占的比重已經上升到2008年的42.9%,表明我國已從工業化初期階段進入中期階段,城鎮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農業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進入到需要工業反哺農業,為現代農業發展服務的新階段。
(二)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
在我國雖然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低,但農業的基礎作用更加突出,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最重要的基礎產業。農業生產不僅提供了剩余農產品,為其他經濟活動提供了勞動力,而且由于第二、三產業中有相當部分的行業必須由農業提供原料,是其他產業發展的基礎,為支撐經濟的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別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加入WTO,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近二十年來局部的和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對我國經濟都造成了嚴重沖擊,正是由于我們有穩定的農業生產能力,農業生產沒有大起大落,才為宏觀調控和中國經濟平穩發展奠定了基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