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創品牌的體會
海爾創業25年來,一直在追尋著創品牌的道路。我的體會是,創品牌首先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以品牌為目標。如果有品牌戰略,企業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如果沒有品牌戰略,即使是一個大企業也會倒閉。
海爾在創業過程中主要是探索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去創造用戶需求。比如說:海爾創業初期,我覺得產品等于品牌。因為那時候產品供不應求,很多用戶買不到產品,如果企業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一定會受到用戶的追捧。1985年我們砸毀76臺不合格冰箱,使海爾在市場上樹立信譽;在企業內部建立質量體系,從而在當時樹立了海爾品牌的形象。
隨著品牌的發展,我覺得服務等于品牌。也就是說在產品供大于求、有質量保證的情況下,用戶所需要的是服務,企業的服務變得更加重要了。海爾是第一家在國際上的服務網絡體系上受到了客戶信賴的企業,1996年海爾獲得美國優質科學協會頒發的“五星鉆石獎”。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海爾開始進入國際市場創國際品牌。十幾年來,我們在創國際化品牌中體會到困難在于創造國外客戶的需求,針對這一點,海爾在創國際化品牌的路程中,提出并實施“三步走”的理念,即:“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走出去”,就是進入國際市場,這一步海爾已經走得比較成功了。海爾主要通過縫隙產品、差異化的產品打進國際市場。現在,海爾小冰箱在美國占據小冰箱市場50%的份額,已經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第二步是“走進去”,是進入海外主流渠道銷售主流產品。現在,海爾已進入美國的TOP10的十大連鎖銷售渠道,但目前銷售主流產品還有困難,所以海爾“走進去”這一步只走了半步。第三步“走上去”,在國外的主流市場成為主流品牌。比如說像日本的豐田在美國,可以說是在主流市場上成為了主流品牌。所以,在創國際品牌這方面,海爾走了“一步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創造
互聯網時代,給企業帶來的挑戰就是速度。德魯克有一句話:互聯網消除了距離。這可以理解為企業和用戶之間是零距離。那么企業怎樣用最快的速度去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個人的體會有兩個:第一個是以服務賣產品;第二個是以產品賣服務。
“以服務賣產品”跟傳統經濟完全不同,傳統經濟是以回款作為銷售的終點,而互聯網時代則是以回款作為銷售的起點。也就是說:過去,企業把一個產品銷售出去就算結束了,現在,企業把產品賣出去這只是銷售的開始;因為網絡可以幫助企業分析客戶的資源,可以深度挖掘客戶需求。例如亞馬遜有一個很好的案例:銷售出去一個玩具火車后,亞馬遜分析客戶把這個玩具火車給他的孩子以后,是不是他的孩子還需要其它玩具。亞馬遜會根據信息挖掘客戶其它方面的需求;而這個客戶可能會變成它永遠持續不斷的合作伙伴。這就是互聯網經濟跟傳統的經濟非常大的不同,因為傳統經濟沒有辦法去深度挖掘客戶的信息和需求。
另外一個是“以產品賣服務”。傳統經濟背景下,企業賣出去的產品都是一次性的,但互聯網經濟賣出去一次產品,可以多次收費。例如亞馬遜現在賣電子閱讀器,用戶買后,要多次下載它的書籍,就需要多次為亞馬遜付費。這就是互聯網經濟跟傳統經濟完全不同的地方,不是一次性付費,而是多次付費,對企業來講就是多次收費。
米其林輪胎和聯合利華都是很好的案例,他們不是買產品,而是買服務方案。以產品賣服務,已成為世界的一個潮流。
海爾也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我們在推進“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企業沒有庫存,不壓貨。表面上看是庫存問題,實際上是按照客戶的需求全流程的再造。這樣,企業所有的流程都要重新改變,從“為產品找客戶”,變成“為客戶找產品”。如果“為產品找客戶”,企業就是賣庫存,即:企業先制造出來產品,再去找哪個客戶要;而“為客戶找產品”,是先確定客戶到底要什么,然后企業再提供客戶需要的產品。像耐克在互聯網上跟用戶充分的溝通,溝通以后根據用戶的需求來設計、制造,所以耐克創造了一天可以賣出20萬雙鞋的紀錄。這是“虛實網”的結合,即:互聯網的“虛網”,物流網、營銷網、服務網的“實網”。這也是我們正在推進的一項工作。
品牌和商業模式的關系
品牌和商業模式是有明顯關聯的,比如在美國品牌時代,它背后支持的是泰勒的科學管理,代表作就是福特的生產流水線。生產流水線代表了高效率、大批量、低成本的制造,曾經風靡了全世界。
在日本品牌時代,它背后支持的商業模式是戴明的全面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保證了產品的高質量,也風靡世界幾十年。
現在進入互聯網時代,也應該有一個商業模式來支持,就像加里·哈默在《管理大未來》中所講的:現在的商業模式需要簡明化,需要企業跟用戶之間零距離。他舉了美國全食超市的例子。以前,超市的一線單元是門店;現在不是一個個的門店,而是門店里有一個團隊,所有客戶直接面對這個團隊。它們的店可以成為八個團隊,所有的一線員工都可以創造用戶需求,這是現在企業發展的一種方向。
海爾目前也在這方面進行探索,我們把企業的組織結構模式從原來的“正三角”變成“倒三角”。所謂“正三角”就是直線職能式管理,像一個階梯一樣,最高的領導在最上面,員工在最下面。現在企業的組織結構是“倒三角”,員工在第一層,員工直接面對用戶,所有領導在為員工提供支持。以前是眾多領導指揮員工,現在變成來支持員工滿足用戶需求,這是巨大的不同。
今年4月份,我到美國在佛羅里達和IBM前任總裁郭士納進行會談,我和他說我們把企業的組織結構從“正三角”變成了“倒三角”。郭士納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IBM也一直想這樣做,但是一直沒有做成。他擔心一線經理關心客戶之后,就沒有人關心新的市場機會了;再就是,萬一后面資源支持不上,一線經理就不關心用戶,反而關心后面的資源,這樣用戶就沒有人去關注了。
而我們卻比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通過打造商業模式,建立人單合一的雙贏文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市場目標,都為這個市場目標創造自己的價值。我認為,任何企業如果要想創造一個長盛不衰的品牌,必須有文化的支撐。比如日本豐田創業以來,2008年首次出現虧損。豐田的新任社長豐田章男說虧損在于偏離了豐田之道。豐田之道就是為客戶動員全員不斷地來改善和創新,但是后來豐田偏向創造規模,在美國、中國都簡單追求規模,要市場份額,這樣就偏離了“與客戶零距離,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豐田之道。
作為企業“道”很重要,“道”就是企業文化。老子在《道德經》有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像艾豐老師所說,有了“道”,有了品牌戰略,企業一定可以由小做大;但并不是說企業做大了,就一定有“道”、有品牌。所以企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想用加里·哈默在《管理大未來》中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演講:“人類被束縛在地球上,不是因為地球引力,而是缺乏創造力”。套用這句話:實施品牌戰略,如果我們不戰勝自己,不能挑戰自我,就不能夠去創造一個新的品牌;如果我們可以挑戰自我,那么創造一個讓全世界敬慕的中國品牌,就一定指日可待!
( 張瑞敏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品牌和城市,共生共榮
品牌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也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在經濟全球化下,品牌經濟已經成為了市場經濟的高級形態,成為最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經濟增長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青島率先提出并且實施了“名牌帶動、品牌興市”的戰略,催生出了海爾、海信、雙星一批知名的企業和產品。有人問,青島品牌的產生除了企業自身發展外,政府發揮了什么作用?我說了兩句話,一句是“市政府早就意識到像青島這樣一個資源匱乏的城市,必須尋找自己城市特色的戰略化思維,品牌就是最優選擇。”第二句話就是“一以貫之”。從確立了品牌發展戰略以后,市各界領導一直把發展品牌作為城市發展中心戰略的組成部分,從未改變過。
正是幾十年的積累,這中間包括品牌的規劃,到品牌戰略實施的推進和創造環境,才有了青島品牌現象。作為企業來講,海爾集團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白色家電制造商,海信集團已經成為國內唯一一個擁有三枚國際商標的國內企業,而雙星也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鞋業制造企業。品牌經濟在青島市蔚然興起,成就了產業層次和發展水平,從而成為發展品牌城市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堅力量。
在青島發展的百年歷史上,城市和品牌共生共榮,相映生輝。多年來在發展品牌經濟中,始終堅持“政府推動、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適時出臺了產業規劃的政策措施,從而形成持續推動力。
改革開放之初,1984年青島市就在全國率先推出重點產業發展的規劃,著力推進工業。上個世紀90年代政府把握了品牌企業擴展的需求,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極引進了國際先進的生產線來加快企業上市。把優質的資源帶到優秀企業中,使他們成為上市公司,建成了一批以品牌工業為主的特色品牌公司。
2000年以后,青島市政府把握了品牌經濟的發展趨勢,即從品牌企業變成龍頭企業,然后帶動產業鏈、產業集群,發展到產業基地。以品牌企業為核心,積極培育國內外知名的企業合作,積極發展配套企業,在青島逐漸形成了家電電子、石油汽車、還有船舶基地,這些產業占青島產業的比重已經接近60%,我們也通過在國外建立生產企業,建立自己的營銷和研發的機構,更多的去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
第二個戰略是堅持科技為要,建立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創新機制。青島市從政府組織技術攻關、鼓勵企業建立研發中心、企業標準化戰略三個方面來促進品牌企業、品牌城市的創新發展。第三個戰略是堅持以人為本。多年來青島市政府注重知名品牌、創新企業和優秀企業家三位一體的整體宣傳推介,使企業家能夠充分實現自我價值。并且給企業家精神和物質雙方面激勵,給予其相應的政治地位和榮譽,形成了尊重企業家的濃厚氛圍。
青島發展品牌主要遵循兩條路線,第一條是從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到品牌經濟。另外就是品牌擴展的路線。把品牌管理、企業文化建設,引導到服務領域,形成一批服務品牌的亮點。
一項對100個世界名牌企業的調查發現,只有6%的企業的創業史是在50年之內,而青島的品牌創建工作只有20年,所以青島品牌缺乏歷史積淀和經驗積累,更缺乏對規律的準確把握。青島品牌的自主創新能力比較薄弱,自主品牌產業的結構不合理,品牌主要集中在生活領域,高端產業的品牌不夠多。
當前青島正在大力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打造藍色經濟區和高端產業集聚區,青島品牌經濟以后的工作會繼續推動品牌興市和自主創新的結合,加快品牌發展的高新化,接下來要打造國家重要實驗室,培育新能源十大產業基地等等,使青島品牌從輕工業到現代制造業延伸。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著力培育一批消費型、裝備業和高新技術的品牌。使品牌企業和跨國公司融資、融管理、融文化,營造好品牌建設的政務環境、企業家環境和社會環境,促進品牌自主發展和政府的規劃有機的結合統一。
( 吳經建 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品牌創建的“四個度”
品牌是企業發展的永恒的動力,打造品牌的永動力,就是打造企業發展的永動力。打造品牌不是一蹴而就,要靠科學的設計和規劃,這樣才能保持企業和品牌的生命力。
在金融危機和經濟周期的影響下,中國很多企業的庫存加大,產能過剩,有些變得不堪一擊。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問題?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軟實力不夠,對無形資產不夠重視。很多企業過于關注資產負債表上固定資產的變化,不注重無形資產的作用,致使企業出現很多問題,甚至面臨破產。
現實告訴我們,無形資產的作用遠遠大于各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有形資產。企業應重視無形資產也就是品牌、渠道、人才。通過這次的危機,大家開始認識到無形資產大于有形資產,認識到品牌對企業自主發展的力量,這是我們最大的收獲。
其實,中國企業一直處于全球價值鏈的最低端,更多的價值被擁有技術和品牌的企業奪去了。中國企業手中沒有網絡、沒有品牌、沒有專業的團隊,只能做一個搬運工。我們要走上價值的頂端,就必須堅定不移地發展自主品牌,要擁有話語權。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品牌力量比較弱小,就像一棵小草。中國品牌要從草到灌木再到大樹,需要大量時間、成本,還有資源的投入。中國企業必須從一棵草的時候就開始做品牌,要把品牌做強,才能讓中國走出大而不強、富而不貴的現狀,才能讓企業具有競爭力。中國現在是一個品牌大花園,要把品牌大花園做到品牌之林,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這需要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為中國品牌化而努力。
日本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1964年冬奧會之前,日本產品在全球是殘次品的代名詞。經過50多年的努力,日本品牌在全球500強當中占了43個,現在日本產品已經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打造品牌需要科學的設計和規劃。它就像一個時鐘,是一個系統,需要很多模塊來堆積。品牌是戰略管理系統里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辦企業的理念開始,就決定了企業的一切,包括企業的品牌。
如果一個企業理念是以賺錢為使命,為了賺錢可以違法,為了賺錢可以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這個企業永遠賺不到錢。如果一個企業是以顧客價值最大化為理念,那它一定是對顧客負責的。對顧客負責就會有銷售收入,為越多的消費者負責,收入就會越大,企業的成本就會最小化,最大化的收入減去最小化的成本就是最大化的股東價值。
怎樣做品牌?企業做品牌需要“四個度”:一是要有“高度”,企業必須知道是為誰服務,明確服務的對象。二是要有“長度”,品牌需要歷史的積累,需要一種堅持。誰要想投機取巧,今天投1000萬,明天成了品牌,這樣的企業不會生存下去。三是要有 “寬度”,就是一個專業的功底。四是要有“厚度”,這需要專注品位定位,需要長期積累。
優秀的品牌會對企業有一個清楚的定位,會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先形成品牌風度,與顧客建立信任。品牌的可信度越高,客戶越多,銷售收入就會越多,這是對企業品牌的一個回報。
經過了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產生了一批成功的創業家,現在我們真正缺乏的是企業家。市場是靠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品牌的拉力和市場的推力一體化會使企業發展的速度更快。市場型的企業家知道價值,知道市場和品牌應該如何去做。而做品牌需要戰略型的企業家,要對品牌有深層次的認識,才能將品牌做大做強。
中國品牌之林如果能屹立在世界品牌之中,中國品牌就會在世界上獲得更多的尊重,中國經濟會越來越繁榮。
金志國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創自己的民族品牌
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品牌通過吸取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和自身不斷的努力,已逐漸成長起來,這期間經歷了兩個階段,現在正逐步地向第三階段過渡。
第一階段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也就是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末,這個階段的中國企業更多關注做產品的牌子,雙星作為老國有企業較早地下海進入市場,較早喊出了“中國人要創自己的名牌”,這才會有后來雙星在鞋盒上寫中國名牌、世界名牌的事件。媒體掀起了這場創名牌的熱潮,出現了老百姓爭相購買名牌,商業部門不斷推銷名牌,學者專家研究名牌景象,所以這一階段是名牌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是90年代末到21世紀,市場開始從做名牌改成做品牌,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說明企業開始對名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名牌只代表產品質量,宣傳名牌只宣傳產品和企業,其目的是推銷產品。品牌不單是產品質量或是企業的宣傳,它還包含企業的管理、企業的經營、企業的產品質量、員工的素質、企業的影響以及企業員工的思想和靈魂。重視品牌,重視企業文化是企業認識的升華,品牌不單是一個產品,還是一個企業的整體形象,做好一個品牌需要企業多方面的投入。
雙星剛成為品牌時,就提出一個觀點,“創品牌是最大的市場政治,創品牌是最好的愛國”。品牌定位必須符合企業的總體形象,必須提高企業的管理,員工的素質,產品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被稱為品牌。
品牌是市場經濟中的“原子彈”,實踐使我們體會到沒有品牌的競爭是無力的競爭,沒有品牌的市場是脆弱的市場,沒有品牌的企業是危險的企業,因此我們作為中國的企業必須要打造本民族的品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出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和民族品牌。但是由于復雜的歷史原因,民族品牌在我國消費者中尤其是在廣大青少年中還不被廣泛認同。所謂的一些“世界名牌”:這些名牌,尤其是我國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銷售的一些“世界名牌”,很多都是“中國制造”,這說明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和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中國制造的一些產品與在國外生產的在質量上并沒有本質區別,而問題在于我國廣大消費者的認識和消費理念還沒有轉變和提高。這不僅僅是一種群體消費行為,還是一種民族文化現象!
創造自己的品牌,就要繼承和發揚傳統優秀的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雙星創品牌是將佛、儒、道三種文化匯成一種文化就是“行善積德”,將企業發展與國情相結合就是不斷的自我創造。作為品牌企業,文化理念、思想、管理、模式、方法以及創新,必須是民族文化做先導,把文化變成企業管理中的載體,在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基礎上,不斷創造、創新,使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這兩個載體接軌,形成企業自己的文化。
一個真正的品牌不是屬于企業的,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品牌。當品牌達到一定高度時,這個品牌就代表了一個國家,代表了這個國家的影響,可能還會影響這個國家的文化。中國的品牌,還是在一個發展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隨著企業對市場的認識,消費者市場的成熟,企業不斷進出國內外金融市場,中國的品牌正處在第三階段,即整合階段。這個階段,實際上是一個過程,每個國家,每個企業,只要是市場經濟,必然在經濟運行中不斷地整合。金融危機是一次洗牌,讓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調整、整合,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真正的、中國人自己的民族品牌。
整合階段的中國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衷心地希望中國的民族品牌能在整個世界經濟中,不斷向前,不斷
汪海 雙星集團總裁兼黨委書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