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改革春暖石化投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 20:10  《中國投資》

  改革“春暖”石化投資

  文/本刊記者 馮志卿

  聊起成品油價格改革,談鋒頗健的北京銀建公司出租車司機張信民對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巨頭上海的“價格戰”情節稔熟,津津樂道。

  2008年12月25日,中石油在上海打響價格戰第一槍,率先脫離剛剛實行不久的最高零售限價,汽柴油平均降幅超過5%。見此,中石化宣布一周后,每升價格比中石油的“降價油”便宜5分錢。雙方價格拉鋸戰自此展開,并迅速在廣東、浙江、江蘇等地蔓延。

  “不管它們怎么打,得實惠的是咱老百姓啊。現在上海的93號汽油價格比北京低了0.73元,這么好的事為何不讓咱北京人享用享用?” 張信民說。

  石化雙雄的價格戰,過去鮮有所聞,降價似乎這只是民營和外資加油站的專利。對此,接受《中國投資》專訪的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許永發和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教授均表示,如果沒有這次成品油價稅改革,雙雄價格戰不會如此高調并迅速蔓延,本次價格改革取得的諸多成就,遠遠超過價格戰本身。

  改革3大亮點

  在董秀成看來,改革的一大亮點是明確了接軌方式。過去經常講接軌,曾有一段時間也實行與國際成品油價格直接接軌,但因國際油價持續漲,直接接軌名存實亡。但本次改革明確為間接接軌,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掛鉤。

  他告訴記者,目前國際上成品油價格形成有3種模式:市場化,政府定價,和介于二者之間的政府主導、市場導向。市場化是成品油價格政府不管,市場自由調節;政府定價指政府完全控制價格,不考慮市場因素;中間模式是政府主導,市場導向。各國采取中間模式居多。

  “采取哪種模式更好取決于一個國家的市場化程度”,許永發認為,隨著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中國石油市場與國際石油市場也越來越密切。本次成品油價格改革與國際市場間接接軌有利于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

  他認為,這次的接軌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之前與國際成品油價格直接接軌,變為與國際原油價格間接接軌;從先確定零售價格再確定批發價和發廠價,變為先確定出廠價再確定批發價和零售價。這種變革既與國際接軌、又兼顧到國內的實際情況。

  董秀成認為,本次改革第2大亮點是:改變過去規定零售中準價然后上下浮動8%,變為規定零售最高價、不設下降下限。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情。“改革對石油企業來說,意味著經營權擴大。以前是兩頭被政府控制,現在只被控制一頭,權利大了”。他強調說。

  許永發說,本次改革也兼顧了民營油企的利益。按照規定,對符合資質的民營批發企業最高供應價格,按最高零售價格扣減400元確定。當市場零售價格降低時,對民營批發企業的供應價格也要相應降低,保持價差不小于400元。這在以前是沒有明確規定的。

  第3個亮點董秀成認為是新機制規范了流通領域。從出廠價到流通價,原來國家給企業利大,靈活性強,結果出了一些問題。比如加價范圍從出廠價,到一級批發,二級批發,三級批發,一直到零售,每級批發加價幅度太大,最后導致批零倒掛。這次改革明確規定,將原流通環節差價中允許上浮8%的部分縮小為4%左右,使這個環節更加合理。

  “總之,著眼未來,兼顧現實,是本次成品油價稅改革的成功之處”, 董秀成告訴《中國投資》,“兼顧現實,既考慮到煉油企業利益,又考慮到相關各利益群體的利益平衡。著眼未來,意味著未來改革發展方向還是逐步市場化,本次改革是通往市場化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許永發也表示:“與國際接軌節奏加快,市場定價因素增多,有利于企業根據國內外石油市場情況,利用價格杠桿平衡成品油資源,市場供需將會有所改善。而且新機制加大了對弱勢群體的補貼力度,實行成本分擔機制,利于石油工業、國民經濟及全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

  “春暖”石化投資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出臺改革,對于拉動和刺激經濟發展是有利的。油價低,降低了經濟發展的成本”,董秀成說,“同時,這次則給出明確信號,未來的油價是動態的,根據國際市場,國際市場油價高我國也高,國際低我國也低。讓公眾知道,低油價不可能一直保持,隨時要有面對油價上漲、節約能源的準備。這種市場化教育非常重要”。

  他強調,好的價格機制確立,釋放出來的利好將直接拉動企業對石化行業的投資。盡管目前經濟低迷,但是作為企業家、投資商,不管是外資、國有、還是民營,不會完全著眼于現在,投資向來是投未來的。

  “新的價格形成機制無疑讓投資商有了好的預期,這種預期會促使投資商加大投資決心”,董秀成告訴《中國投資》記者。

  前幾年,一些外商和民營企業家與他交流石化投資,表示想投又不敢投,持觀望態度。他們最大的憂慮是政府管理價格。投資商擔心花許多億投進去建一個煉油廠,原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當原材料上漲,成品油價格國家管制不讓漲,那煉油廠肯定虧損,這種政策風險是投資首先要考慮的。

  新的價格改革則明確告訴投資商,他們擔心的問題已經被釜底抽薪,現在的價格是水漲船高。投資石化產業,從價格因素考慮,已不存在過去那種讓煉油行業大面積虧損的局面。價格順了,能夠保證投資者在未來有穩定的收入,所以這次價格改革對吸引外商、社會資金投資石化產業來說,是一個極大利好消息。

  “我接觸的外國專家對中國的成品油價格改革普遍持積極、肯定的觀點,覺得這是中國的成品油改革往市場化邁出了重要一步”,董秀成說,“理順價格形成機制,將吸引更多投資者,易于加大良性競爭,可促進中國石化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相關鏈接

  成品油價格改革歷程

  1998年以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完全實行國家計劃管理,從出廠、批發到零售環節基本上實行政府定價制度。

  1998年,為配合我國石油工業管理體制改革和兩大石油集團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重組,國家對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進行了重大改革,成品油(汽油、柴油)零售價實行政府指導價,由原國家計委按進口到岸完稅成本為基礎加國內合理流通費用制定各地零售中準價,兩大石油集團公司在此基礎上,在上下5%浮動的幅度內確定具體零售價格。

  2001年10月,成品油價格“掛鉤”機制進入進一步完善階段,由單純依照新加坡市場油價確定國內成品油價格改為以新加坡、鹿特丹、紐約3地市場一攬子價格加權平均值為定價基礎,根據基本雜費及國內關稅,加上由國家確定的成品油流通費用,形成由原國家計委制定的成品油零售中準價。

  2003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國際石油價格暴漲,國家為保證市場穩定和社會承受能力,基本上中止與3地接軌的定價方式。

  2006年3月,有關部門出臺了《石油價格綜合配套調價方案》,進一步完善了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實行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控制地間接接軌。

  2008年12月5日,隨著國際油價從歷史高點持續回落,為成品油價稅改革創造了機會。鑒于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其他3部委適時推出了《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網友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