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先生做客新華網2009年全國兩會訪談,與海內外網友交流他所關心的問題和此次參加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帶來的建議和議案。
呼喚降低企業稅負 發放購物券拉動內需 讓老百姓花好錢敢花錢
主持人:我看過您很多的建議和議案,您提出的“擴大分配,拉動內需,走民富國強之路”的建議,主要基于哪些有效措施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宗慶后:解決分配問題,拉動內需,是中央明確提出的。如何去解決分配,如何拉動內需,我覺得主要就是要降低企業的稅負,讓企業給員工加工資,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應該說現在稅負比較重的就是企業,勞動法公布以后,很多的中小企業開始叫苦。因為他們利潤很薄,無法給員工加工資,加了以后就沒有利潤,經營不下去。所以要降低稅負,給員工加工資,這是一個問題。還要提高農產品價格,農產品價格提高了,農民才能真正的增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教育問題,解決醫療衛生問題,使老百姓敢花錢。
其次,不僅僅是要讓老百姓有錢花,敢花錢,還要改變老百姓的儲蓄習慣。中國的老百姓都喜歡存錢,所以要給老百姓發放購物券,過期作廢,這樣的話就可以拉動內需,讓工廠賺錢。如果每個老百姓平均增加2000元消費的話就是27000億,國家的收入就可以增加20%以上。我國13億人口,歐洲有5億多人口,如果13億的人口拉動了經濟,我們就不用發愁了,可以高速發展二三十年沒有問題。原始社會的時候我是種糧食,你是打獵,我們可以維持生命再生產,現在的社會最根本的還是這個道理。所以我覺得我們搞經濟最終的問題就是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一些,所以如果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國家的經濟就沒有問題了。所以,現在關鍵就是要解決分配的問題。
主持人:我國的人口基數非常大,如果每個人多消費一些GDP也就可以提高了。在您看來,我國的稅收制度主要在哪些方面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
宗慶后: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稅收上繳利潤,把盈利稅變成了增值稅。在發達國家,生產環節的稅負還是比較低的,美國的征稅主要是在消費環節。如果我國也這樣的話,企業的負擔就會輕一些。但是老百姓如果買東西的時候只交幾分錢稅可能也感覺不出來,國家的稅收也不會減少,企業也會有更大發展。企業如果沒有錢的話,也無力推動社會進步,所以企業發展了,員工收入提高了,才可以刺激消費。
我認為,把企業的稅負降低,使企業能夠活得更好,能夠發展得更好,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就有指望了。我認為,過去這么高的稅率,因為當時的監管不力,現在稅收的手段增加了,基本可以把該收的錢都收上來。所以現在財政收入比GDP還高,如果把稅能夠完全地收回來,可以適當考慮降低稅率,可以把所得稅降低。以前合資企業15%,現在降下來的稅收可以讓企業給員工加工資,提高員工的收入,這樣他就可以有錢花了。
所以,改革的時機到了。如果國家考慮綜合改革的問題,這個是比較復雜的事情。去年我提出了一個方案,13億人口有9億多農民,也有很多小孩子不賺錢也不用交稅的,所以要按照工薪階層的方法去計算,如果稍微提高一些,可以讓老百姓多消費一些。
個稅起征點調至5000元較合適
主持人:您提出要提高個稅的起征點,這方面的話題在社會上一直存在很多爭議,大家對起征點的高低要求不一,在您看來,個稅起征點定在多少合適?為什么?
宗慶后:我覺得還是5000元比較合適,應該多發一點錢,現在錢發得太少了,如果發生了大病也是看不起的。總理在新華網也說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很重要,這個消費信心關鍵就是要有錢,這樣才能敢花錢。如果沒有錢,老百姓也沒有辦法去消費啊。
呼吁政府為中小企業擔保 鼓勵老百姓對中小企業直接投資
主持人:2008年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很多企業由于企業負擔過重,導致無法正常生產經營,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作為一個大型企業的掌門人,就如何更好地給企業“減負”,分享一下您的經驗,并提出您的建議?
宗慶后:這次金融危機使很多的企業碰到了麻煩,這和企業稅負過高也有一定的關系。很多的中小企業沒有把這些錢用在產品結構調整上和創新上,而是投入到了房地產和股市中,因為這樣錢來得比較快。所以碰到了問題以后就陷入困境了。
主要的稅費太高也會阻礙企業的發展,娃哈哈還是堅持企業發展,把行業做強做大,所以競爭力也比較強,而且也要不斷地去創新。娃哈哈沒有去投資股市、房地產什么的,比較穩固,也沒有去銀行借貸。所以當碰到經濟危機的時候,生存能力就比較強了。
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也叫了很多年了,到現在也沒有解決。首先,我認為中小企業要有信譽。中小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可能還有一點集資性質的,銀行貸款貸給了中小企業萬一有了壞帳可能就要追究責任。所以這些問題都阻礙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中小企業自己本身必須要講信用才能解決問題。
其次,社會也要對民營企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民營企業也是我們今后的發展方向和重點,民營企業在經濟中占得比重很大,可以解決社會就業問題。大的企業不一定能夠招很多的工人,他可以體現國家實力。但是中小企業主要就是安排就業問題,如果中小企業垮臺了,就業問題也會遇到麻煩。企業很難說一點都不會出錯,沒有壞帳。萬一碰到了壞帳,我們要客觀地分析一下,如果一碰到中小企業貸款就到處追查,那怎么改革呢?
政府也應該為中小企業擔保一下,這樣的話中小企業的困難就可以逐漸解決了。社會游資很多,民間資本也很多,有幾十萬億的存款,老百姓沒有地方投資,所以可以引導老百姓對中小企業直接投資,關注一下這個中小企業是否值得投資,這樣的話對中小企業的發展也是有利的。
扶持農產品深加工企業 通過發展地域經濟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
主持人:您提出了非常好的擴大融資渠道的建議。宗總一直關注我國的“三農”問題,在當前金融危機、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農業農村經濟受到很大沖擊的背景下,如何穩定發展農業、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成為影響經濟平穩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對此您又有哪些好的對策?
宗慶后:應該說我國近幾年對三農的扶植政策對于農村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這幾年農村的消費能力增強了,農民的收入也提高了。但是現在農民是否真的脫貧了?顯然還有很大的距離。以前政府專門花錢去貼補農民,貼補農民其實不可能讓他們收入增加的,而且會造成農民的依賴思想。
同時,政府的財政也負擔不起,9億多農民如何只靠補貼致富呢?所以我認為應該通過農民自己的勞動來致富。中國的土地和中國的農民對于農產品來說其實是供大于求的,今年這種東西好賣,明年就都種這個,明年這個東西賣不掉了,很快就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所以我覺得政府應該在指導農民的種植上下一點功夫,讓農民種的東西以合理的價格賣出。這樣的話有一部分人就會愿意當農民,F在農民的下一帶都不愿意當農民了,長期下去的話,整個農業就徹底完蛋了。首先要鼓勵一些人愿意去當農民,生活環境更好他們才愿意當農民。
第二個問題,就是科技下鄉。因為我在農村呆了15年,以前一畝田可能只出幾百斤糧食,現在可以出幾千斤,另外農產品的品種也有很大的豐富。所以我想國家還是要扶持農產品的深加工企業。因為農產品通過了深加工才能有銷售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