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觀察
抗旱也有成本壓力糧農辛苦需要鼓勵
中國的旱澇周期,十年一輪回。直觀的思維中,靠天吃飯的農民和農村,多少年來都在與天災作斗爭,僅僅是經驗積累的角度,也該積攢了很多能力來應對。可惜的是,每次他們都顯得這么不堪一擊,每次各界都要憂心忡忡。
旱災面前,很多地方的村干部都在抱怨,上面的檢查組下來檢查灌溉情況,下面的老百姓又不配合,不愿去澆灌。
在很多人眼里,抗旱澆地幾十元錢的電費、油費、水費根本不算什么,可這就成了農民承受不起的成本,讓他們在災難面前遲疑著要不要投入,也讓很多領導干部的一腔熱情無處揮灑,救災成了“一頭熱”的事情,敦促農民澆地也成了“講大局”的思想工作。
很多人無法理解,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在大力支持的抗旱,是誠心誠意在為農民的生計著想,為什么部分農民自己反而不積極了呢?其實,如果我們把農民群體還原成個人,這個問題很好解釋——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需要動力,農民種糧也不例外。
從制度邏輯上說,在土地上種糧是維持農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可惜現實的情況是,比起其他保障生活的道路,種糧的投入與產出經常不夠“誘惑”,甚至不成比例,很難讓農民選擇種糧。如果連是否應該種糧都成了需要考慮的問題,他又怎么可能有在暴曬下澆地抗旱的動力呢?
農民沒什么議價能力,呼聲也不像其他社會階層那么強勢,除非災難來臨,很難吸引到輿論的目光。而就算在災難中,農民的訴求也很容易被各種聲音所稀釋以至失真。
這些年來,有關“糧食安全”的口號喊了很多,更多的集中在控制外資那里,實際上,讓農民安心種糧乃至“快樂種糧”,才是糧食安全問題的“后院”。狼來了好歹有圍墻可以擋,后院失火的話,緩沖都沒有,臨時解決起來只會更費勁。
應對旱災的全方位應急措施已經啟動了,各級政府也都在傾心投入,如果能以此為契機解決目前農民面臨的種種困惑,顯然值得慶幸。否則就算解了燃眉之急、送走了肆虐的旱魔,問題仍在潛移默化。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周治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