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聚焦金融國有企業高管限薪令 > 正文
一直備受關注且缺乏監管的國有金融企業高管天價薪酬問題將受到進一步管控。
記者2月6日獲悉,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一項旨在進一步規范所有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問題的政策文件已基本完成,現處于征求相關部委意見階段。該文件特別將國有金融企業納入管理范圍,近日財政部下發的《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即是該文件的一個重要部分。
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文件最終可能以國務院名義下發,如果進展順利,有望在兩個月內出臺。
-高于央企均值27倍!金融高管限薪呼聲再起
記者獲知,這份文件的全稱是《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相關制定工作始于2008年5月。該文件出臺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和國資委將各司其職,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也將參與管理。
國企高管薪酬問題向來是敏感話題。2004年6月,國資委出臺《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規范高管薪酬,而對于在此之外的國有金融企業的監管辦法則處于相對空白狀態,相關管理很不到位。近年來,接連爆出國企負責人薪酬過高的情況,大部分都屬于銀行、證券、保險等國有金融企業。據2007 年的公開數據測算,金融國企高管年薪高出央企同行均值27倍。因此,不少專家表示,管控金融國企負責人的薪酬勢在必行。
據了解,2008年3月份平安高管馬明哲被爆出年薪6600萬的天價薪酬,雖然平安不屬于國企,但平安作為國有參股企業使得社會對于國企高管薪酬的熱議進一步激化。中央領導再次指示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規范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
-財政部發文征意見,基本年薪取決于兩個因素
財政部下發的《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是《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征求意見稿建議金融國企負責人年薪由基本年薪和績效年薪組成。
這份征求意見稿中提出,負責人基本年薪取決于兩個因素:第一,公司的職位等級(企業資產、業務范圍、業務領域廣度等決定);第二,所在企業、所在行業、所在地區的在職職工工資水平加權平均后乘以5。
此外,征求意見稿中建議,份額更大的績效年薪主要取決于財政部對企業考核的結果,還有凈利潤的變動情況。其中三分之二的績效年薪以現金的形式發,三分之一是中長期股權激勵,而股權激勵的細則將另行制定。
對于國有企業當中的非金融企業,即由國資委管控的央企,參與制定《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的官員表示:“變動不是很大。”
-危機當頭重塑形象,修補薪酬制度很有必要
對于辦法實施的效果,有業內專家表示:“文件只是提供了一項政策依據,具體的實施效果還要看各部門執行的情況。”
2月6日,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教研室主任文躍然向記者表示:“由于金融國企的特殊性,管理金融高管‘烏紗帽’的一方與管理其收入的不是同一方,如果相關部門權力分散,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文躍然認為,最好的辦法是能夠通過立法將管控辦法固定下來。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則表示:“金融國企高管的平均工資比非金融國企的高管工資要高,這一現象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因為從整體效益方面來看,金融國企的效益確實比非金融國企要好。”郭田勇同樣認為,《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實施的效果可能不大好,因為高管薪酬始終得與公司的績效掛鉤。
另一不愿具名的專家則表示,國有金融企業確實具有特殊性,但問題的關鍵還在于“身份”,即企業負責人是選擇公務員的身份,還是選擇職業經理人的身份。不能既享受高薪,又不對企業的盈虧負責,在這個前提下來探討高管薪酬和業績增長才具有合理性。
上述專家還提出,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對現有薪酬制度進行修補極為必要,薪酬過高的金融國企高管們出于社會責任,主動降薪會成為樹立形象、提升社會影響的好機會。
據華夏時報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