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近期物價變動的新情況及采取的措施
9月以來,國際金融市場進一步動蕩,世界經濟增速明顯下滑,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逐步加深,國內外經濟環境中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對物價水平帶來了一定影響。首先,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下跌,部分商品國際市場價格低于國內。石油、鋼材、糧食、航運等國際大宗商品及服務價格出現大幅度下跌,11月份,原油期貨平均價格(美國西德克薩斯原油期貨)、國際市場鋼材價格指數、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分別較今年以來最高點下降了 57.1%、37.5%、93.8%,芝加哥市場最近交割的小麥、玉米、大豆期貨價格分別較今年最高點下降了51.6%、46.5%、40.4%,外部輸入型通脹壓力已基本消除。目前除大米外,國內玉米、小麥、大豆等主要糧食價格均高于國際市場。其次,國內經濟增速呈現下滑態勢,重要商品價格快速下跌。受外部需求減弱、出口受阻以及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需求明顯下降,煤炭、鋼材、化肥、棉花等主要生產資料和豬肉、食用植物油、食糖等主要副食品價格出現大幅下跌。11月份,四種鋼材綜合平均價格、秦皇島港動力煤(發熱量5500大卡/千克)平倉價格、棉花平均銷售價格、食糖平均銷售價格和國產尿素平均零售價格,分別比今年最高點下跌59.7%、42.6%、20.%、21%和11%。36個大中城市大豆油、生豬、菜籽油、豬肉價格分別比今年最高點下降35%、29.8%、24.1%、18.8%。總體上看,價格過快上漲的內外部壓力明顯緩解,部分重要商品價格過快下跌的矛盾逐步凸顯。
最近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不利影響,黨中央、國務院及時調整了宏觀調控的方向、節奏和力度。將年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調整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防止出現大的起落”。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價格基本穩定,10月份以來,中央又出臺了多項新舉措。
一是積極擴大國內需求。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要求,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今年四季度已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適時調整了公開市場操作力度,連續四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擴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浮幅度,加大對“三農”和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努力滿足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合理需求。
三是實施強農惠農政策。在東北地區、南方稻谷主產區、油菜主產區和新疆地區,全力組織開展稻谷、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等主要農產品收購,加強北糧南運。較大幅度提高2009年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已公布將白小麥、紅小麥、混合麥每市斤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0.1元、0.11元和0.11元,提高幅度分別為13%、15.3%和15.3%。
四是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修訂了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三個暫行條例,從明年起在全國范圍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減輕企業稅負約1233億元。從明年1月1日起,取消或停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費、暫住證(卡)工本費等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切實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