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這次金融危機后,您認為金融理論會有什么新的發展動向?
唐雙寧:的確,長期被奉若神明的“新自由主義”為什么帶來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我們對此要進行一系列思考。理論源于實踐,指導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并通過不斷完善再指導新的實踐。我認為,通過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反思,新的金融理論的出現是必然的,而新的金融理論的內核應該是闡述好“看不見的手”與“看得見的手”的辯證關系,即有無“同一性”與誰為“第一性”問題。“看不見的手”與“看得見的手”共同作用于經濟社會生活中,二者是“同一”的;不能因出現金融危機就否定市場經濟,但也不能盲目迷信市場經濟;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但也不能簡單等同起來。就根本、長遠而言,“看不見的手”為“第一性”,“看得見的手”發揮輔助作用;在一些特殊場合,“看得見的手”有時還要發揮更大的作用。要兩只手一起抓,缺誰都不行。
當然,尋找新的理論也需要新的思維方式。人們分析問題無非三種思維方式:數據推導型、經驗判斷型、邏輯推理型。一般來講,西方學者最習慣的是數據推導型。這一思維方式的優點是微觀精確,但缺點是善于分析死的數字,不善于分析活的因素,有時甚至會造成方向的偏離。而在東方,往往喜歡用經驗判斷的方式去分析問題,它的優點是一般情況下“八九不離十”,缺點是不精確。比較理想的方式應當是邏輯推理與數據推導、經驗判斷并用。比如對目前金融危機的判斷,需要數據推導,但光靠數據推導是不夠的,許多社會矛盾和社會心理是不能用數字計算的。這些矛盾的相互作用,此消彼長,對危機的影響有多大,還需要通過邏輯推理和以往經驗來判斷。2008年9月,雷曼兄弟剛剛破產,美國政府正醞釀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對于該救市方案能否獲得國會通過,我在全國政協的一次會上曾預測說:“無非三種可能:通過,折騰一段后有條件通過,不通過。第一種和第三種可能屬于廢話。答案只能是第二種。”在當時形勢并不明朗的情況下,我何以作出如此判斷呢?這是根據對美國所面臨基本矛盾的分析。具體而言,金融危機中美國面臨七大矛盾:一是兩黨矛盾,二是參眾兩院矛盾,三是美國政府同國會的矛盾,四是階級矛盾(高收入階層同中低收入群體),五是理論界與金融實業界的矛盾(所以才有166位經濟學家的聯名反對),六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矛盾,七是美國與世界的矛盾。上述七大矛盾的雙方實際上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主體,它們既處在同一條船上又各揣心事。當翻船只是一種“預警信號”時,船上人顧的是搶到自己的“救生圈”。當翻船眼看成為現實的時候,大家才會同舟共濟。這就是為什么救市方案要折騰一段后才會有條件通過的原因。
另外我想附帶說一句,歷史好像刻意的安排,每一位理論家活躍的時代,往往會有一位實務家相伴(或者說每一位實務家常常有一位理論家相伴,抑或二者兼而有之)。亞當•斯密映照著英國工業革命之后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凱恩斯伴隨著羅斯福新政以來的資本主義新生,弗里德曼則與里根、撒切爾夫人同行。也就是說,光有理論不行,“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這也許說明理論與實務是相輔相成的,理論的繁榮會帶來實踐的推進,反之亦然。不容懷疑的是,這次金融危機過后,一定會引起理論界與實務界的空前反思,也一定會產生不少新的理論成果。
記者:鏡鑒華爾街金融危機的教訓,我國應如何走好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道路?
唐雙寧:我認為通過這次全球金融危機,我們依然應當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不是走回頭路,也不是邯鄲學步。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就是借鑒別人的路,走出自己的路。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首先應當認清中國的金融特色主要囿于中國的經濟特色。中國經濟的最大特色就是目前仍處于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二元經濟的特征明顯,表現在金融領域就是二元金融。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就是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充分認識中國二元金融結構存在的長期性、源于二元經濟結構的復雜性和加速解決的緊迫性;充分認識貨幣政策與經濟的高度關聯性、貨幣政策作用的兩重性和科學掌控貨幣政策的高難性;充分認識金融風險的破壞性、金融隱患的潛在性和加強監管保持金融安全穩定的重要性;充分認識當前金融工作基礎的薄弱性、金融增長方式的粗放性和繼續深化金融改革的必要性(所有問題只能通過改革來解決,改革又必須在穩定的環境下來推進);充分認識中國進一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的迫切性、真正融入的艱巨性和融入過程的漸進性;堅持金融工作政策要有“度”,風險要可控,改革要深化,基礎要加強;對外開放要穩,對內調控要“異”(區別對待),特別是對農村、西部要活,通過統籌規劃、區別對待、分類指導、長期努力,實現二元金融共同發展,逐步合一。
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既需要通過金融理論的創新來支撐,更需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金融理論創新正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具體體現。科學發展觀不僅縱向繼承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的理論精髓,而且橫向吸納了并將繼續吸納人類社會一切關于發展的有益的思想理論。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依據中國的國情,通過金融理論的創新,學習國際上一切有益的經驗,中國一定能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