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式“大躍進”
在縱橫集團的膨脹過程中,銀行資金功不可沒。
“袁柏仁起家的時候,很大程度上就是銀行的資金推動的。”紹興本地的知情人士表示。
該人士介紹,縱橫集團最初的資金,即源于銀行。“比如上馬一個項目,袁柏仁的公司打可行性報告。本來只需要1個億,但他報告說需要3個億,其中自籌資金1個億,銀行借款2個億。但實際上自己根本沒錢。這樣貸來2個億,只用了1個億,還有1個億多出來可以供他支配。”
就此,袁柏仁開始了“大躍進”征程。
2003年,袁柏仁一度圖謀向上游擴張,并計劃上一條PTA生產(chǎn)線。但此后這一項目并未被國家發(fā)改委認可獲批,而這一生產(chǎn)線,也最終轉給了當時PTA項目獲批、股東方背景更為深厚的華聯(lián)三鑫。
“當時袁柏仁計劃注冊一家公司做PTA項目,注冊資本計劃40個億。而這部分注冊資本,也是從銀行那邊貸款,10天的利息就高達1億元。等驗資完成之后,就把這些錢還回去。”有熟悉當時情形的人士說。
最終,袁柏仁這一宏大計劃功敗垂成,而袁氏當時也已經(jīng)遭遇到了資金鏈危局,后仰仗紹興本地多家企業(yè)集體輸血,才得以解困。
而在上述熟悉袁柏仁的人士看來,袁走上迷戀資金運作的擴張之路,很大程度上源于其2001年左右的一次意外之財。
“當時袁柏仁買了一批聚酯,后來積壓了很多。但沒想到他賭對了,從中賺了很多錢。”從此袁柏仁開始介入地方商業(yè)銀行、能源、鋼鐵等諸多領域,“但此后他的投資,鮮有成功”。
而袁柏仁一度計劃將縱橫集團在國內(nèi)IPO上市,但隨著機構進場,發(fā)現(xiàn)其間產(chǎn)權頗為混亂,袁氏亦對此心灰意冷。
隨著銀行在信貸審批方面的逐漸收緊,袁柏仁屢試不爽的招式開始生變,而互保又成為其變招之一。
但頗為奇怪的是,在互保之風頗為濃厚的紹興,為縱橫集團作擔保的企業(yè)并不多。之前曾有報道稱精工集團涉身其中,但隨后該公司出來辟謠,表示未曾對其擔保。
記者了解到,目前對縱橫集團擔保最多的,首先一家與縱橫集團淵源頗深的一家企業(yè),其對縱橫集團的擔保金額高達14億元(但該公司人士稱,擔保金額為6億元左右)。此外,浙江蕭山某化纖企業(yè),亦對其擔保9億元。
知情人士透露,但隨著縱橫集團逐漸顯現(xiàn)問題,該蕭山企業(yè)負責人親赴紹興,強行要回了2億元現(xiàn)金。
讓人扼腕的是,在這被要走的2億元中,竟有1.3億元乃是袍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為其解困提供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