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聚焦十七屆三中全會經濟政策 > 正文
“未來中國面臨三大挑戰”
記者:毫無疑問,中國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成就,但我們的確也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您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今后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么?
藍普頓:我經常說,鑒于中國面臨的諸多問題,身為一個中國領導人,每天早晨起床都需要極大的勇氣。我們可以看看今年1月的冰雪災害,5月的地震,以及9月、10月的全球金融危機。所以我認為,中國領導人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成就的同時,在解決國內面臨的難題方面至少要花費同樣的精力。
具體地說,中國面臨很多挑戰。首先是制度環境問題,這是個大問題。中國很擅長工業化,所以部分地解決了這一個問題,但制度建設沒有跟上,這非常必要。其次,從長遠來看,在今后30年,我認為中國將面臨一個人口方面的難題。中國現在人口相對年輕,但將迅速老化。屆時,社會保障、退休、醫療成本等各種問題將日益嚴峻。第三個挑戰是,中國需要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期望。隨著對世界的了解越來越多,個人成就越來越大,人們傾向于提出更多的要求。政府需要不斷地做出回應以維持社會穩定。我認為這是未來的一項重大的挑戰。
記者:中國有句俗話:旁觀者清。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取得成功,您認為中國該堅持哪些東西?
藍普頓:中國的改革開放成功有很多原因。首先,自從19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就有了建設一個“富強國家”的共同愿望。改革開放是你們找到的最為成功的政策,而成功本身會帶來新的成功。
其次,外部世界對中國的崛起采取了接納的態度,換句話說,我們對中國采取了基本上是合作的政策。所以,我認為外部世界的態度對中國的發展是有利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三,坦率地說,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為了實現建立一個受世人尊重的富強國家的目標而采取的政策并不是很成功。正是由于過去遭遇的困難和失誤使人們更愿意合作,以確保新的政策取得成功。
“解決問題的潛在盟友”
記者:自從喬舒亞·庫珀·雷默先生2004年發表有關文章后,“北京共識”引起了美國和世界各地學術界的普遍關注,也有不少爭論。您是怎么看待這一問題的?您認為是否存在“中國模式”或“中國發展模式”,為什么?
藍普頓:如果“模式”意味著一個具體詳細的計劃,那么我認為沒有所謂“中國模式”。實際上我不相信存在這樣的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說,“北京共識”是針對“華盛頓模式”提出來的。當然,我們知道“華盛頓共識”根本談不上共識,特別是在美國金融體系最近發生問題后更是如此。
“北京共識”不是一個模式,而是試圖反映一個現實。這一現實是,中國在30年的時間里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同時維持了社會穩定。中國還有一項致力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的外交政策,以滿足中國與世界合作的需要。由于中國在經濟增長、穩定和爭取世界和平方面同時取得成就,這一結果為其在世界各地贏得尊重。因此,不應該把“北京共識”看作一種模式,它反映的是人們對使中國取得成功的政策所表現出來的興趣,因為中國在多方面取得了成就,其他人試圖了解這些成就背后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