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負資產風險還未形成規模的情況下,需要監管機構未雨綢繆作出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
在深圳的李瑛準備“斷供”。
“目前已有1個月沒交錢了。”這位27歲的公司白領告訴本刊記者,自己去年12月在深圳市龍崗區“英郡年華”樓盤買了一套46平方米的住房,首付6萬元,總價5l萬元,月還貸2600元,“這套住房市價現已跌到30多萬元,縮水20多萬元。為減少損失,準備不還房貸。”她說,這座樓盤已有1名業主2個月沒還房貸,l名業主3個月沒還房貸。
“負資產”也可稱為“負債”、資不抵債。這個原本屬于會計術語的專業名詞,近來隨著國內樓市、股市的資產價格下跌,正在成為社會焦點話題。特別是在資產性財富擁有者眾多的京滬深等經濟中心城市,盡管還沒有像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香港樓市泡沫破滅那樣產生大規模“負資產”現象,但一年來國內資產價格較大幅度調整,使得“負資產”風險開始浮現。
一些高位入市的購房業主所購房產價值大幅縮水后,為應對風險,選擇了類似李瑛這樣激進而冒險的應對方式——“斷供”,也即中斷月供,不再歸還按揭貸款。《瞭望》新聞周刊從銀行監管機構了解到,雖然“斷供”還沒有形成規模,但已給銀行信貸安全敲響了警鐘,特別是某些違規放貸的銀行,蘊涵的風險更需監管部門嚴密關注。
“斷供”顯露“負資產”跡象
現在,“負資產”風險的典型樣本無疑是深圳市。據深圳市國土房管局統計,今年6月深圳房價均價為11159元/平方米,與去年10月17350元/平方米的歷史高位相比,已下跌了36%。這意味著,很多首付三成的購房者購置的房產已成負資產。一些房價下跌較大的區域,開始出現業主“斷供”現象。
6月25日,深圳一家銀行對外界披露,泰華大廈一位貸款7成的男性業主,以供不起一套5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為由要求銀行收樓,成為此次“負資產”風波中首個被曝光的斷供個案。一月以來,《瞭望》新聞周刊調研中遇到越來越多的案例。
在一家軟件公司工作的陳小州去年10月在南山區“半島城邦”樓盤買了一套121平方米的三居室住房,首付90多萬元,總價310萬元,每月還貸大約1.6萬元左右。隨著房價的下跌,目前此房產價值在210萬元左右,縮水100來萬元,已是負資產。
陳小州說,他把房子出租每月可以收取0.9萬元的租金,但與高額的月還貸額相比,越來越難以承受。現在他對于銀行的還貸是時斷時續,屬于觀望期。據他了解,目前大約有50名“半島城邦”的業主每月不還房貸。
據本刊記者了解,深圳房價下降較大的一些區域的樓盤,都出現過業主不還貸現象。這些業主還貸時斷時續,相關銀行擔心形成呆賬壞賬,也不愿催促得太緊。如果業主大量選擇“斷供”,將給銀行帶來很大壓力。近日,央行發布《2007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時已預警,特別提出對深圳去年4月至7月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予以關注。
除了深圳,穗、京、滬、渝等地的房市也不景氣,雖然房價沒有大幅走跌,但是交易量明顯減少。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國大多數城市樓盤成交量已經出現了“腰斬”。以上海為例,今年上半年月均成交面積同比下跌50%。而且,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各項調控政策的落實,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調整態勢,房價“只漲不跌”的現象出現逆轉跡象。
與此同時,股市“負資產”現象更為明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19日,滬深兩市總市值17.8萬億元,比2007年10月的28萬億減少10萬億,加上此間增加8700億股新股約5萬多億元市值損失,2007年10月以來,中國股市總市值損失15萬億元,其中流通市值損失5萬億。
這些情況成為“負資產”風險浮現的大背景。
小調查 |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
相關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