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重成本壓力促深企快速轉型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11:43 深圳特區報
本報記者 楊 勇 潘未末 王曉晴 吳德群 沈 勇 吳 凡 在10天的調查中,記者發現,面對這次范圍較廣、幅度較大、影響較深的結構性價格上漲,深圳企業大多沉著應對,因地制宜采取了多項有效措施。加強內部管理、推行精益生產、加快自主創新、實行產品升級或企業轉型、實施節能降耗工程等,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的關注和“重用”,并成為成本大考的主流答案。 專家指出,這次全國范圍的成本大考,可以說是對企業整體實力、應變能力和戰略執行力度的一次大檢閱,大考本身并沒有標準答案。 加強內部管理消化成本壓力 “前些年我們全力抓擴張、鋪網絡,但今年的策略是要謹慎,盡量穩住現在的經營狀況,看清形勢再發展。”祥樂物流的董事長、總經理黃曉東表示,他們不會再一味追求擴大業務規模,而要轉向修煉內功、強化管理,來消化成本上漲的壓力。 首先是利用科技手段精簡機構,優化崗位設計,減員生效。“將人員縮減到能維持正常運作就行。”以前,祥樂物流在珠三角范圍內用于配送的28輛車都配備了押運員,但去年10月,公司一次性投入5萬多元,給這些車安裝了GPS監控系統。有了這套系統后,該公司把其中22輛車的押運員減掉了。 與此同時,祥樂物流在內部管理盡力挖潛。該公司自有運輸車輛80多輛,以前都外包給維修廠修理維護,但去年10月,他們招聘了兩個專業維修工,將原來外包的業務收回,使車輛維修費用下降了30%。80輛車原來一年維修費用要50萬元,但今年可以控制在36萬元至38萬元。 與祥樂一樣,快一步物流公司首先也想到了控制網點和裁員。業務最好的2004年,該公司有230多名員工、14個網點。但到現在,只留下10個網點,員工減至118人。業務量沒縮減多少,但人員和管理費用大幅減少。 在機械行業,加強內部管理也是普遍通行的應對之策。“在企業內部流程和管理上發掘潛力,降低內部成本,這是機械制造企業用得較多的做法。”據市機械行業協會會長李沛良介紹,不少企業在精益生產、自動化和績效管理方面加大了力度,算賬“算計”到以元計的程度。 同樣是做內部挖潛的文章,食品加工企業一品軒卻沒有像其他企業那樣靠壓縮規模來控制成本,而是在成功拓寬銷售渠道的基礎上,最近加大馬力,最大限度利用工廠現有產能,盡量讓機器設備滿負荷運作,以此攤薄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 家電巨頭康佳面對原材料的持續漲價,通過推進全面成本管理和精細化管理來降低成本及費用。全面成本管理強調的是降成本的廣度,康佳從產業鏈上游、研發設計、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及日常費用控制等各環節來降低成本;精細化管理強調的是降成本的深度,康佳以更加精細化的手段,深挖節支增效的潛力,做到求細、求實、求深。在控制原材料采購成本時,康佳重點把住關鍵原材料的采購節奏,如彩電把握好面板、芯片的采購周期,通過少批量、多批次實現采購成本和庫存成本最小化;白電領域則與壓縮機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降低采購成本。 加快自主創新拓展利潤空間 面對成本上漲的壓力,原本微利的深圳各家電企業目前正采取積極措施,消化成本風險,力求保住來之不易的微利。技術創新和新品研發,成為家電企業最主要的利器。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