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節模式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新思路(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7:32 中國青年報
脫貧先解決知識貧困 張光奇委員體會最深的的是教育的發展。畢節的威寧縣是110萬人口的大縣,2004年參加高考的只有400人左右。但到了2007年,這一數字達到了2000多人,還有學生考上了北京大學。 “扶貧首先要扶愚,脫貧先解決知識貧困。”在畢節脫貧的實驗中,各民主黨派始終把培養人才與加強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民主黨派的一個優勢是專家多、企業家多。他們在畢節扶貧中很好地發揮了這兩方面的優勢。 民革中央在納雍縣的核桃寨村開展了“村校一體化”工程。農村學校的校長到村黨支部任副書記或者是村長,村里的副書記到學校任副校長,或者是校黨支部副書記,讓學校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發揮更多的知識、人才,甚至是文化、體育、衛生方面的作用。一些學校的校長還引進了新技術新品種,在村子里面開辟野地,進行示范,取得成果后在全村推廣。2001年核桃寨村人均收入不到600元,2007年他們的人均收入達到了2700多元。 小額貸款與窮人經濟學 農民要想發展,制約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資金問題。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被授予孟加拉國銀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創辦的孟加拉格萊珉銀行。1976年,尤努斯碰到了一名制作竹凳的赤貧婦女,因為受到放貸人的盤剝,她一天連兩美分都掙不到。尤努斯于是掏出27美元,分別借給42個有同樣境遇的女人。他希望這些人能借助貸款擺脫廉價出賣勞動力的命運。當年,以此為目的的“格萊珉銀行”成立。1983年,當局允許其正式注冊。這被普遍認為是全球第一家小額貸款組織。 今天,格萊珉銀行以保持了9年的盈利記錄成為兼顧公益與效率的標桿。而依靠無抵押的小額貸款,該銀行639萬個借款人中有58%的借款人及其家庭已經成功脫離了貧窮線。 這個窮人經濟學的精典案例,能否在中國上演?當小額貸款一直在中國舉步維艱之際,畢節在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何丕潔委員說,當時核桃寨村農民用電是1.4元/度。而要完成電網改造,一家先要交180元的啟動資金,他們交不起錢。我們就從社會上籌集了3萬多元資金,改造電網以后先按1.4元/度收費,再把收上來的錢作為發展基金。從這3萬元錢啟動,農民得到了2000元、3000元的發展貸款,他們成立了一個管理組織,把這個錢很好地用起來、管起來。現在這個資金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支持,已經滾動到將近30萬元。 “我們最近去調查,他們把錢管得非常好,都是農民自己審查項目,自己來管理,自己來收回。這是解決農民、農村發展中資金瓶頸問題的一個好方法,可以進一步推廣。” 本報北京3月16日電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