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一號提案:環境稅倒逼中國制造升級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 08:09 中國經營報
作者:王永強 編者按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環保危機和能源危機是埋藏在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腳下的兩顆“定時炸彈”,而對國內眾多制造業企業來說,環保成本、能源價格的雙雙上漲,更是懸在他們頭頂上的利劍。 中央政府力推可持續發展戰略,環保和能源問題自然是首要突破口。而如何讓受到相關政策沖擊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保留合理發展空間,避免傷中國制造業的元氣,或促使它們實現產業升級,開拓新的市場天地,是當前政企雙方都無法忽視的核心議題。 今年全國兩會的環保一號提案,看來非“開征環境稅”莫屬了。 根據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日前提交的《關于盡快將開征環境稅納入議事日程、出臺環境稅的提案》(下稱《環境稅提案》)的初步設想,制定并出臺環境稅獨立稅種,稅目由少到多、動態優化,并與現有其他稅種的“綠化”(如消費稅、資源稅等向環保要求改進靠攏)相互呼應,將成為開征環境稅的基本“路線圖”。 “企業需要改變觀念了,原先由社會承擔的環境污染治理成本,應該由企業自己承擔,環境成本的企業內部消化必須落實。”同為政協委員的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如此評論道。 環境稅演進 身兼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的賈康在《環境稅提案》中指出,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等等,將是我國未來一段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因此,環境稅的征收范圍應設定為包括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等在內的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征收對象為特定的生產經營活動主體,在該稅種下設定若干稅目和子稅目,并為納入更多的針對性稅目預留空間。 賈康認為,在正式開征環境稅時,由于征稅范圍和對象不可能一步到位,可采取先易后難、逐步推進的策略,硫、氮和工業污水等條件成熟,易于推行的污染排放稅目先行開征,再按實際情況陸續開征其他稅目,適當的時候可考慮獨立開征碳稅。 事實上,早在2007年底,由國家環保總局政策法規司、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和國家稅務總局三方參與的環境稅研究方案已經提交。 去年9月,國家環保總局局長潘岳提出“環境經濟政策”7大構想。當“綠色信貸、綠色保險和綠色證券”三項環境經濟政策相繼發布后,“綠色稅收”、生態補償和排污權交易,顯然將成為下一階段環境經濟政策的主要發力點。 環境稅事關CPI 在政協經濟組的討論會上,許善達表示,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預期,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8%左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漲幅控制在4.8%左右,這將對宏觀調控政策的進一步落實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分析稱,過去幾年我國之所以能夠成功保持高增長、低膨脹,最關鍵的就是把水、電、煤、土地生產要素價格控制得比較好,屬于隱性通脹,隨著經濟繼續增長,這些要素價格的有效補償勢必要釋放出來。 “通過調整稅收和外匯政策、貨幣發行等綜合配套措施,將種種外在的企業成本適當分解,讓環保等社會承擔的成本轉為由企業自身承擔,有利于加強宏觀調控的力度,”他說,“相應地,GDP的增速有望放緩,CPI漲幅也較易受到控制。” 在賈康看來,將環境稅收盡快納入議事日程,讓其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和運行機制轉變的有效調節工具,才能優化資源配置,促使企業走內涵擴大再生產和清潔生產的道路,鼓勵 “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先導型”的產業和企業成長。 中小企業可攜手“過冬” 在“開征環境稅”提案成為兩會討論熱點前夕,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三審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備受關注的相關法規修訂就此一錘定音。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