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萬億財政收入的惠民路徑(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 06:02 中國經營報
針對前首富張茵建議對富人減稅的提案,夏業良也表示支持。“現在中國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是45%,美國不過35%,”夏業良指出,“中國人的財富積累有過歷史性的中斷,改革開放后,尤其是1993年以后才開始重新積累,現在的新興富豪大多是通過正常的市場競爭與合法渠道獲得財富的,大家不能把對腐敗特權和違法致富人群的憎惡,轉嫁到這些合法致富者的身上。” 他認為如果對富人實行合理的稅收,一來能減少他們逃稅、轉移資產的行為,二來對廣大的中產階層也是一種激勵和示范。而一個社會富人多了,中產階層成為社會主體,形成以此階層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結構是一件好事,能更好地催生公民社會,對政府形成有效監督。 但減稅方案顯然沒有惠及低收入群體。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認為,當前中國收入差距仍然過大,以提高個稅起征點為例,無論農民還是城市低收入居民都享受不到這項政策的好處,過大幅度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更無助于縮小貧富差距。 “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還很不健全,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務也有諸多缺陷,”他說,“特別是農村公共服務不足,城市中有許多居民沒有被社保體系所覆蓋,‘因病致貧’之類的情況還相當普遍。財政收入多了,應該首先考慮弱勢群體,改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 民富國強:長效的財政體制才是治本之策 王小魯表示,近幾年政府明顯加大了民生領域的投入,但很多投入還是“一事一議”,缺乏長效機制做保障。財政收入增長后,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這筆錢如何花,同時還需要在體制和機制上保障政府職能從“投資、建設、審批、收費”向以提供公共服務為主轉變。 他認為,這就要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明確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和相應的財權,政府的財政收支結構需要重新調整,保證各級政府擁有正常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合理財力。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承耀表示,事實上,無論是全民發“紅包”,還是減稅、補足社會保障體系,政府都大有可為,都可以進行多方面探索,但一切的核心是,政府的執政思路必須及時改變。 “說白了就是究竟該藏富于民還是藏富于國?財政政策究竟是少數人手里的權力游戲,還是惠民的社會穩壓器?”張說,“對這些根本問題的深入思考,也許才是對財政收入跨越5萬億元門檻的最好紀念。”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