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應以歷史上融會不同民族的能力去融會全球資本,這是一次比歷史上民族大融合更偉大的挑戰。民族融合使中華民族更加寬廣,貨幣資本的融合將使中華民族更加強大。
三、重構外匯管理制度已經成為維持中國經濟高速運轉的必然選擇
強制結售匯制度的設立和運轉結果
1993年12月28日,央行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公告》。據此,1994年1月1日,中國實行了匯率并軌,實行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并軌之時1美元折合8.70元人民幣。同時央行取消了各類外匯留成、上繳和額度管理體制,對于境內機構經常項目下的外匯收支實行銀行結匯和售匯制度。也即大凡貿易順差、國際貸款、外商直接投資的外匯,除國家規定的外匯賬戶可以保留外,企業和個人必須將多余的外匯賣給外匯指定銀行,相關銀行必須把高于國家外匯管理局頭寸的外匯在銀行間市場賣出,這套制度就被稱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強制結售匯制度。
在這套制度里,央行是銀行間市場最大的外匯接盤者,也通過央行系統行政主導的運轉形成了中國的外匯儲備制度。也正是基于此,中國現存的外匯儲備制度具有天然的臨時性質。
與此同時,央行還需要向市場投放等量于強制結匯金額的人民幣貨幣供應,據此也就構筑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體制的兩項基礎,即外匯結售匯制度和外匯占款制度。
強制結售匯制度設立的本質目的
即依靠國家力量,快速解決改革開放前期的中國國際資本積累的問題,它避免了仿若清朝和民國時代過早的金融開放和過高的國際金融負債,是中國經濟十多年來保持高速增長的關鍵的管理秘訣。強制結售匯制度實行14年以來,中國的外匯儲備從1993年底的211.99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12月末的1.53萬億美元,強大的外匯資金的保證也使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從1993年的5000億美元提高到2007年末的2.17萬億美元。
強制結售匯制度改革的推進
2007年8月13日,國家外管局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境內機構自行保留經常項目外匯收入的通知》,宣布“境內機構可根據經營需要自行保留其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國家外管局開始從“寬進嚴出”的政策轉型到積極推動企業境外投資;而個人購匯的額度也從3000美元逐步提到2萬美元,并由逐筆審批過渡到年度總額管理;相關銀行的外匯頭寸也實現了綜合頭寸的管理并獲得了提高,已經由收付實現制轉向權責發生制;有關主管部門也開始放行QDII,允許銀行、保險、基金等投資境外金融市場,鼓勵企業海外利潤境外再投資。
它標志著中國境內機構、特別是企業擁有了外匯持有的自主權利,同時表明,在中國實行了13年的強制結售匯制度從結匯開始發生了局部的調整。由于更深層的售匯制度還改變不大,顯然中國現行的強制結售匯制度的政策也沒有根本改變。實際上,目前的結匯是指外匯收入者將其外匯收入出售給外匯指定銀行,后者按市場匯率付給本幣的行為。結匯可以化分為強制結售匯、自主結售匯和限額結售匯等形式。強制結匯是指所有外匯收入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不允許保留外匯;自主結匯是指外匯收入可以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也可以開立外匯賬戶保留,結匯與否由外匯收入所有者自己決定;限額結匯是指外匯收入在國家核定的限額內可不結匯,超過限額的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
因此,自2007年8月以來,中國外匯市場化改革探索的主要成果就是初步調整了經常項目的強制結匯制度,建立了限額售匯規定,但是目前資本項下的改革大幕還沒有開啟。
強制結售匯制度的優缺點
具體而言,中國實行的外匯結售匯制具有十大特點:
其一,外匯匯進匯出管理的強制性;其二,人民幣與外匯兌換價格的簡單性、超真實性、非真實性;其三,政府、企業和個人對匯率的博彩性,升值的壓力可以被夸大、匯制轉型中易于失控;其四,央行維持匯率市場的被動性、防御性;其五,民間企業和個人參與匯率穩定的無奈性;其六,外匯儲備投向的債權性;其七,美元外匯貶值的風險性;其八,為了維系結售匯制而實行的人民幣收益高于外匯投資債券收益的補貼性;其九,人民幣與外匯市場化的不完全性;其十,外匯儲備管理的行政壟斷性等等。
這種強制性結售匯制的優點是:它能夠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促進中國對外經濟的超常規的發展并成為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它能夠促使政府集中力量進行行政主導的大國博弈和經濟全球化。強制結售匯制度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有著重要貢獻,反映了以中央集權實施改革開放的巨大力量。
與此同時,強制性結匯的不足也是明顯的。由于外匯主要掌握在央行手里,民匯太少,它使得中國還是一個海外投資小國,難以充分利用全球適價的資源發展中國經濟;它也使中國國內出現階段性的流動性過剩,導致資產泡沫;它也可以使國際投資者從中國與全球經濟交往中分構跨國界、跨市場的目標產業的對沖走廊,例如大宗商品、股票市場等實現對沖盈利。
從中國目前的情況而言,決定人民幣與主要外幣的匯率水平包括:國際性收支、外商直接投資、實體經濟的增長、中國政府在社保和能源等方面的廣義負債、中國虛擬經濟的體系水平等多重因素。但是在強制性結匯制度下,外匯市場是這個制度的影子,存在著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它使得企業必須將手中外匯按要求到銀行進行結匯,導致外匯市場形成了外匯供給需求的脫位和扭曲,有可能夸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有可能降低人民幣貶值的壓力,造成市場上行政主導的不真實的供求關系。如若片面夸大部分經濟因素,都極易導致人民幣的升值、貶值的浮動。因此一個行政主導制度下的不發達、不完善的市場更容易被輿論把玩,以發達的金融工具構建人民幣與外幣兌換的市場體系,是尋求金融穩定的必然,可以更加靈活地反映外匯市場的真實的需求變化,從而形成比較市場化的外匯價格。
強制結售匯制度的直接后果
強制結售匯制度運轉的直接后果,就是伴隨著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也意味著基礎貨幣的投放的不斷增加。目前這種建基于中國進出口總額高速成長的外匯占款制度已經導致了占款越大,基礎貨幣的投放量也就越大,貨幣的乘數效應也就越高,貨幣流動性正對中國經濟增長發生重大的轉折影響。維持目前中國國民生產能力運轉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2007年底為40.34萬億元,但是這個貨幣供應量的余額中的11.1760萬億元是由于中國采取了強制性結售匯制和外匯占款制度造成的,它是因應1.5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發行的等額人民幣基礎貨幣。
2007年12月底,國家外匯儲備達到15300億美元,要較2006年末增加了4637億美元。若以這個體制和增速,到2008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將要超過2萬億美元,未來幾年內將超過3萬億美元。由此2008全年央行需增加的基礎貨幣供應量至少將超過5萬多億元人民幣,再通過貨幣的乘數效應,2008年的貨幣供應量將大幅上漲,它不但將弱化中國貨幣當局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能力,也將構造一個客觀上支持了美國實現資本順差,控制美國的通脹,形成了美國先消費后生產,保持獨特的全球分工優勢的特殊環境。中國國民經濟發展到今天,如若仍推行強制性結售匯制度則將致使人民幣成為全球美元體系的內部殖民化的作業對象。
四、加快實現從強制性結售匯制到自主結售匯制的歷史轉型
溫總理在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完善結售匯體制”是適逢其時的。1994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僅為516億美元,而且比1994年初還增加了304億美元,1994年末國家銀行各項存款余額為29328億元,1994年末市場現金流通量為7289億元;2007年末國家外匯儲備已經達到15300億美元,已較1994年推行強制結售匯制之時增加了近30倍,而且GDP僅增加6倍左右,2007年底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40.11萬億元,是1994年的13.68倍,2007年底流通中現金金額為3.03萬億元,是1994年的近4.15倍。而2008年與1994年相比,強制結匯制度設計的宏觀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強制結匯制度已經充分暴露了期效性、階段性的特點,重構外匯管理制度已經成為維持中國經濟高速運轉的必然選擇。
實際上,以外匯儲備作為中國基礎貨幣供應量的基礎并不是一種錯誤,問題在于已經推行了14年的中國結售匯制,這種來自計劃經濟和借鑒了香港聯系匯率而來的緊釘美元的匯率政策,在中國GDP水平不高的情況下是行之有效的,而在中國全面建立了市場經濟體系的情況下,其不足之處也就越來越多。伴隨著2007年以來國內的通貨膨脹,已經達到了轉折點。
譬如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主要依靠繳獲和外援的武器作戰,朝鮮戰爭開始向蘇聯購買武器,當代的中國國防就必須立足于中國自己制造的陸海空天電磁立體技術網絡。強制性結售匯就猶如靠繳獲和購買武器作戰,推進人民幣國際本位幣則相當于要靠中國制造的立體防衛網,而市場化的人民幣與外匯市場的構建則是這一舉措的開端,這是中國外匯改革無法逾越的攻堅階段。
歷史學家托因比認為: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利用某一種條件的機會,作為一種反映,它可能會相應地增加利用另一種條件的效率。他將此稱為懲罰的激勵,他強調:當社會經歷一系列不斷襲來的挑戰時,文明就會發展起來。將國家的外匯儲備由依賴行政機構運轉到轉型為依靠中國化的市場體系發展,從某種程度而言是對中國外匯集權化管理的一種改革懲罰,我們應該將這種懲罰作為一種激勵,一種民族內爆的文明力量,不但創造出適合中國市場經濟的外匯管理制度,而且應該順勢開創中國貨幣市場營運的強大體系并達到世界的領先水平。
(作者武建東為《中國改革》雜志學術顧問,E-mail:bebob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