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糧價危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19:08 財富時報
為了阻止通貨膨脹惡化,中國政府需要全力維持糧食價格的穩定 -特約記者 杪楚 正如春節前大多數專家所料到的,2008年1月份的中國CPI指數超過了7%,達到11年來的最高水平。按照目前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勢頭,2月份的CPI超過8%的可能性很大。短期來看,通貨膨脹壓力非常明顯。考慮到CPI指數中食品價格占到近1/3的權重,不少觀察家相信,為了阻止通貨膨脹惡化,中國政府會全力維持糧食價格的穩定。 然而,糧食價格上漲的趨勢,卻是中國難以避及的。 從全球范圍來看,農產品價格正處在一個大牛市當中。供應方面,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糧食庫存已經到了比較低的水平(參見圖)。需求一端,高油價卻令越來越多的糧食被用于可替代能源的生產。而從價格判斷,雖然糧食名義價格指數已經接近歷史高點,但是實際價格指數(剔除了紙幣不斷貶值的影響)與歷史高點相比還有很大距離。按2008年1月下旬數據,美國大豆、玉米和小麥的實際價格平均距離歷史高點還有120%以上的空間。 在中國,政府大致可以用三種方法穩定糧價:一是投放國家庫存,二是進口糧食并提供進口補貼,三是行政性控制糧食價格。第三種方法帶有強烈的計劃經濟色彩,通常只用于防止通貨膨脹預期造成的搶購行為。第二種方法則需要很大的財政投入。不僅如此,作為一種非市場行為,補貼也常常缺乏效率。 采用糧食進口和補貼的方法到底需要多大的投入?目前,中國并沒有公布糧食庫存的官方數據。但根據美國農業部的估算,為了維持糧食價格穩定,讓國家糧食庫存達到前期高點的水平,中國大約需要進口足夠1.2億噸的糧食。 假設全球糧食價格在未來兩年內還有20%的上漲空間,而中國試圖通過進口補貼將糧食價格穩定在平均2元/公斤的水平,那么,需要投入的資金約為480億元。 盡管數額不菲,卻仍然很可能是一個低估的數字。因為480億元相當于中國每年的糧食補貼增加了25%,這意味著為每個人補貼了20公斤糧食——僅有一個月的糧食消費量。通常情況下,如果城市消費者預期糧價上漲,并盡量囤積糧食,其囤積量可能超出一個月的消費量,達到3個月或以上的消費量水平。而農村家庭因為有糧倉的緣故,囤積量可能更大。 更重要的是,如果采用各種市場及行政手段不讓糧食漲價,但同時農民和農村家庭所購買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都在上漲,結果不但會讓農民利益受損,還將嚴重打擊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進一步增加未來糧食價格上行的壓力。假如美國農業部的估算數字可信,那么中國目前的糧食儲備已經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不能允許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再受打擊。 因此,如果政府采取對進口糧食進行補貼的辦法穩定糧價,就必須同時對農民的糧食生產進行補貼,這需要更多的財政支出。這也是前述的第一種穩定糧價的方法所面臨的問題:假定中國目前的國家糧食庫存并不低,可以通過投放庫存的方式穩定糧價,那么今天拋售的庫存日后也必須靠農民多種糧來補足。換句話說,要讓糧價穩定并且保證糧食戰略庫存的長期安全,中國必須同時大量補貼農民促使其積極種糧。 即便短期內政府愿意承擔大量補貼的代價,一旦國際糧價未來數年內繼續走高,將要投入的補貼就會變得難以承受。 因此,雖然糧價問題還受到耕地面積、農業生產率、氣候、石油價格、貿易保護、消費結構等等的影響,相比之下,全球農產品牛市與中國國家庫存偏低卻是最為關鍵的兩個因素。權衡利弊,中國政府最終讓糧食價格穩定上漲,實際上是最可能出現的情況。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