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滿意待遇提出辭呈 飛行員被判賠償200萬(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10:20 深圳商報
法院認為,按航空公司的有關管理辦法,飛行員接受飛行訓練在20年內離開公司的,應支付200萬元違約金。因此,一審判決李向東向航空公司支付補償金200萬元,駁回航空公司要求賠償400萬元的主張;李向東在向航空公司支付了相應款項后,航空公司有責任將李向東的飛行執照、人事檔案、飛行技術檔案和身體健康檔案等移交民航地區管理局。 二審維持原判 一審判決出來后,航空公司和李向東雙方都對結果表示“不滿意”。 航空公司認為,離職違約金與培訓費用不可混為一談,二者是兩筆款項,遂又向深圳市中級法院提出上訴。李向東則認為,航空公司拿不出來有關培訓的費用證明,一審法院不應判決其向航空公司補償200萬元。李向東請求二審法院改判支付補償金160萬元。 深圳市中級法院接案調查后,認為原審法院對雙方解除勞動關系,并就有關補償問題和檔案移交等事項的判決法律運用適當。經進一步調查證實,李向東確實接受了航空公司的相關訓練,應向航空公司交納200萬元的補償金。有關其他培訓費用的問題,二審法院支持一審法院的說法,航空公司未能證明實際發生的培訓費用數額,因此不予補償。 二審判決駁回雙方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律師點評 飛行員辭職相關法規應完善 廣東國暉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素珍介紹,類似本案飛行員與航空公司之間產生的勞動糾紛,是近年來勞動合同爭議中出現的新現象。她認為,相關法律應當就這類問題作進一步完善。本案爭議的焦點是,飛行員作為特殊職業,航空公司作為特殊行業,雙方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是否具有特殊性;航空公司能否在飛行人員提出辭職時,要求其支付賠償金。 多年來,飛行人員要想跳槽,就得交納高額的“贖身錢”,這已經成為目前國內航空管理中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在多起涉及飛行人員跳槽的官司中,法院判決飛行人員向航空公司支付的天價違約金,似乎也印證了這種觀點。飛行員的身價到底如何計算?飛行員如何保障自己的勞動權利?目前,我國的法律還沒有明確規定。 劉素珍建議,航空公司在對飛行人員投入培訓之前,應通過法律手續明確約定違約金等事項。針對飛行人員跳槽問題,可以建立類似足球運動員的轉會制度,高額的轉會費由下家單位支付,因為下家單位是實際利益的獲得者。還可以借用飛行駕駛執照的注冊制度進行規范化管理,比如辭職可以,但飛行員如果再次上天飛行,就必須重新注冊,從而使上、下家用人單位走到前臺,推動兩家單位相互溝通、協商,促進上、下家用人單位與跳槽飛行員的和諧。 該案中,飛行人員與航空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其合同符合勞動合同的基本特征,依法應受勞動法律法規的調整和規范。飛行員與其他職業比較,雖有其特殊性,但在法律適用上并沒有特殊性。因此,勞動者辭職只要履行了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的義務,用人單位就必須與其解除勞動合同。這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法定權利,不受用人單位是否同意的約束。 鑒于涉案行業的特殊性,考慮到航空公司在飛行人員任職期間要對其進行多種培訓,支付飛行員高額培訓費用,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是合理合法的。航空公司依據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要求辭職的飛行人員支付賠償金是有法律依據的,但航空公司請求支付賠償金的數額如超出合同的約定,其超出部分是不能得到支持的。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