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財政解決民生問題邁出新步伐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09:27 中國財經報
公共財政:解決民生問題邁出新步伐 陳清華 趙慧 丁莉婭 韓馨儀 向陽是湖北省沙洋縣長嶺中學的一名普通中學生。2005年8月,他的父親因患癌癥不幸去世,母親打工所得的400多元工資是全家每月惟一的收入來源,生活極其困頓。 2006年秋天,向陽眼看就要輟學了,可就在這時,一項新政策的實施,卻化解了他們一家的難題。原來,沙洋縣被列為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中部試點縣,因此從2006年秋季學期開始,所有學生都免交學雜費。考慮到向陽一家的特殊情況,學校又為其免除了其他費用。于是,向陽沒交一分錢就上學了,而且每天還能領到1元錢的生活補助。 實際上,像這樣的例子,在現在的農村并不鮮見…… 傾情民生共享公共財政陽光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公共財政的支持。公共財政以為教育“埋單”的方式,保障了每個孩子受教育的權利,履行著維護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的職責。 持續關注民生,大力傾情民生,不斷加大對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使老百姓切實感受到了公共財政陽光的溫暖。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強調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和諧社會建設。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改善民生、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公共財政的應有之義和發揮作用的重要領域。過去五年,財政工作呈現新的面貌,財政收支規模再上新臺階,公共財政體系不斷健全,財政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顯著。2003年以來,全國財政用于“三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投入的年增長率均較多超過了同期經濟增長率。 據財政部有關數據顯示,2003年至2006年,僅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資金投入累計達到11142億元,年均增長15.6%。此外,2003年至2006年,全國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累計達到13833億元,年均增長18%;教育支出累計達到16224億元,年均增長16.4%;醫療衛生支出累計達到3990億元,年均增長20.1%;文體廣播事業費支出累計達到2622億元,年均增長18.3%。 從1998年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建立公共財政基本框架的目標,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公共財政的基本框架,規范、公正、透明等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得到廣泛認同,以人為本、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理念逐漸融入政府間財政關系建設之中。財政作為國家職能實現的一個理財系統,越來越多地體現出對公共利益、公共需要的追求和保證。 2007年公共財政在解決民生方面又邁出新步伐——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全面推開,新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順利實施,教育部直屬6所師范院校開始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預計全年中央財政教育支出1068億元,增長76.3%。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擴大到全國86%的縣(市、區),參合農民達7.3億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開始試點,預計全年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631億元,增長276.8%。 促進就業再就業的財稅政策不斷完善,農村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國初步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并確保按時足額發放,提高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預計全年中央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419億元,增長20.2%。 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配套措施及時出臺,中央廉租住房保障專項補助資金已經下達,相關稅費扶持政策進一步明確。 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實有力,財政不斷加大支農力度,對種糧農民實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直補等措施,與農村稅費改革前相比,農民減輕負擔1250億元,人均減負140元,促進了農民增收。 一系列喜人數字和成就的背后彰顯財政改革的民生導向,各級財政部門不斷完善公共財政體系,財政支出重點在向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傾斜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更多地向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向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傾斜。從建立健全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到全面推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再到積極探索完善城鄉低保制度,公共財政多措并舉致力于解決“上學難、上學貴”、“看病難、看病貴”“住房難、住房貴”以及“就業難”、“出行難”等問題,著力化解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實現全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學有所教學子踏上通暢路 2007年9月8日是北京師范大學新生報到的日子。家住云南玉溪農村的貧困學生李雪珂,以649分的成績考入北師大,成為首屆免費師范生。她表示,非常感謝國家能給自己一個免費上學的機會。 為了培養造就大批教育人才,鼓勵更多的優秀青年終身從教,提高基層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農村教師素質和教育水平, 從2007年秋季入學起,教育部所屬6所師范院校的、與國家簽訂畢業后到中小學從教10年以上的協議的免費教育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免繳學費、住宿費,并享受生活費補貼,資金費用全部由中央財政安排,品學兼優的還可以享受國家獎學金和學校設置的各類獎學金。同時,國家還將采取一系列措施,為廣大樂教適教的學生開辟一條順暢的就學立業之路。 全國政協委員、東北師大黨委書記盛連喜認為,這一舉措對提高農村教育水平,促進教育事業以及學校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國家決定對師范生實行免費教育,對加強我國基礎教育、推進素質教育有重要戰略作用。”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談松華還建議,應不斷探索完善機制,要讓學生明白國家給了他怎樣的優惠,而他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我國2000年開始實施農村稅費改革,取消農村教育費附加和其他稅費,由此,農村義務教育開始全面納入公共財政的保障范圍,建立了中央與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 從2006年農村中小學春季學期起,在公共財政的支持下,分年度、分地區逐步實施全面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的“兩免一補”政策,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建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中央財政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適當兼顧東部部分困難地區。 據統計,全年中央及地方財政共落實改革資金361億元,并對西部地區體現了“中央拿大頭”的原則,惠及約15萬所農村中小學校、5200多萬名中小學生。 2007年,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全面推開,全國近1.5億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免交了學雜費,380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得到了免費教科書,78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費補助。農村中小學經費保障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40多萬所農村中小學運轉正常。中央財政還安排專項資金優先化解農村“普九”債務,并計劃三年內將新增470億元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從而使2006-2010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累計新增經費達到2652億元。 “種田不納稅,上學不繳費,農民得實惠,和諧好社會。”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減輕了農民群眾的負擔,有效地遏制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亂收費行為,基本上解決了“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標志著我國在農村真正實現了義務教育。 勞有所得支持就業再就業 2002年,撫順市第二毛紡廠的劉強和孫艷平夫婦雙雙下崗了,患有腦血栓的老母親需要供養,女兒正準備中考。雖然他們申請了低保金,可醫藥費和學費仍使這個家庭捉襟見肘。就在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頓之際,市就業局針對下崗失業人員招聘一批公益性崗位的消息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轉機。 經社區推薦,劉強成了名保安員,每個月除了工資,政府還幫助交納社會保險費。孫艷平也在社區幫助下找到了一份飯店鐘點工的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一家人又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像劉強家這樣在政府的幫助下得到再就業機會,解決了生活困難問題的家庭還有成千上萬家。國家先后制定出臺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社會保險補貼等一系列的財稅政策,全方位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 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堅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主動工作,支持就業再就業工作順利開展。 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從制度上保證各項就業再就業工作順利開展。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對加強就業再就業資金管理、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適當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試點等政策進行了細化和完善。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也都出臺了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加大投入力度,滿足就業再就業工作資金需要。 2006年,全國財政就業補助資金實際執行338.52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234億元(含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資金2.2億元),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傾斜,并對北京、上海等東部沿海7省(直轄市)開展進城務工的跨省份外來農村勞動者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給予了一定支持;開展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試點,拓展失業保險基金使用渠道。 財政部會同勞動保障部選擇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和廣東等東部沿海7省(直轄市)進行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試點。目前,試點工作正在進行當中;推進就業補助資金績效考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財政部對就業補助資金績效考核評價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多次組織調研了解就業再就業政策落實情況,督促和指導地方做好相關工作。 據勞動保障部統計,2006年全國實現新增就業1184萬人,其中,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再就業505萬人,“4050”人員再就業14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1%。“十五”期間,全國共組織400萬人參加再就業培訓,1800多萬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此外,政府投資開發公益性崗位,并優先安排就業困難對象,給予其崗位補貼,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所需資金由財政負擔。對就業困難對象靈活就業后,申報就業并參加社會保險的,財政給予最多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為了保證各項就業再就業政策的實施和落實,各級財政不斷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全國各級財政就業再就業資金從2003年的99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339億元,年均增加51%,其中中央財政共支出428億元。據統計,2006年全國實現了新增就業人員1184萬人。 病有所醫醫療衛生有保障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救了我的命!”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牧民老米逢人便說。 2005年底,50多歲的老米不幸患了鼻咽癌,近一年治療的醫療費用共花了近12萬元,家里再也拿不出一分錢了。巧的是,他年初拿了10元錢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旗合作醫療辦公室的同志專程到醫院看望他,仔細跟他講解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核對醫療費用報銷情況:2005年花費醫療費6萬多元,按規定,可報銷2萬元,2006年需繼續治療,旗合作醫療辦公室專門預付鄂爾多斯市醫院1萬元,花費醫療費5萬多元,報銷2萬元,大病困難補助5000元,補償金額共達4.5萬元。面對這“天上掉下的餡餅”,老米止不住熱淚盈眶。 這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惠及農民的縮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2003年起在全國部分縣(市)試點,到2010年逐步實現基本覆蓋全國農村居民。2003年,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之初,是按照三個“10元”的標準籌資的,即農民個人每年繳費標準不低于10元,地方財政資助標準不低于每人10元,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除市區外的參合農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補助資金的標準進行籌資。 從2006年開始,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民參合的積極性和保障水平,中央和地方財政對參合農民每人每年補助提高到20元,而農民繳費水平不變。同時將中西部地區中農業人口占總人口高于一定比例的市轄區和東部省份納入中央財政補助范圍,讓參合農民充分享受到政策的好處。 2003—2006年,中央財政安排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55億元。為盡快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2007年,國務院明確要求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達到80%,考慮到參合農民增加較多的情況,在結算上年補助資金的基礎上,財政部采取100%預撥當年補助資金的方式,并將農業人口50%以上的市轄區列入中央財政補助范圍。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