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雪交加中的民生譜系圖:煤電油運全面告急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07:32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楊磊 陸振華 預料之中的大雪終于在即將天亮的時候來臨。1月28日,卡車司機張肖在致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報道熱線時,已經被凍得聲音哆嗦。從云南宣威出發到湖南長沙的運煤道路上,如張肖一樣的卡車司機一個一個地被凍在路上。煤塊已經成了冰坨。 是日早六點,中央氣象臺再度發布暴雪紅色警報。28日全天,長江流域多個省份仍將出現大到暴雪。而根據該臺早間氣象會商會的結論,預計1月30日至2月1日,貴州、江南、華南又將迎來一次降水過程。 自一月中旬以來,沸沸揚揚的大雪從西到東覆蓋了大部分國土。多個省份的氣象部門均稱這是近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雪情,跟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煤電油運全面告急,南方多省出現物價飛漲、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 來自民政部的消息說,因為此次雪情密集發生在缺少應對極端寒冷氣候經驗的長江流域而不是應對經驗豐富、應急資源充足的東北區域,因而“所造成的影響比預估的更大”。 28日早間,多家海外投行預計,此次雪情將會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造成重大影響,中國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將會證明這一點。外界由此更加關注中國政府針對此次雪情采取的應對措施,以及這種措施在未來的極端事件發生時是否具有可復制性。 艱難行程:脆弱的基本面 1月25日,在當地一個運輸公司組織下,已經打算收車過年的張肖又接了一單買賣——從云南宣威運送40噸電煤到湖南長沙。 照以往經驗,從宣威出發經貴州省的六盤水和貴陽,進入湖南吉首然后轉向長沙,這是一段并不辛苦的行程,三個司機輪班開車,兩天一夜就應該能夠到達。扣掉路上的過路費、油費以及經常出現的超載罰款,張肖認為他有可能凈賺3000塊錢。 但在出發進入貴州六盤水之后,張肖開始意識到,這將是一次漫長的旅程。無邊無際的大雪覆蓋著公路兩旁的高山,一眼看不到頭的車隊蜷縮在山間公路上。他花了整整一天時間,才艱難走過六盤水市。平時這只是幾個小時的行程。 就在他的經歷通過電臺四處傳播的時候,有更多的司機也被困在連接各個區域中心城市的路上。陜西交警總隊的消息說,最高峰時有超過1萬輛車輛滯留,而來自貴州交警方面的消息則證實,至少有8000輛車被封在高速路上。 于是,能源通道受阻等字樣開始陸續出現在媒體上。有評論斷定,跟這些車輛一起在大雪中煎熬的,還有中國龐大而且趨勢難以回轉的宏觀經濟體。 中國社科院一位專家說,自1998年那次大洪水以來,中國經濟還沒有真正面臨來自交通問題的考驗。當時華東、華南等經濟發達地區,對于中西部能源的依賴性還沒有如此之大。 而這次,挑戰不期而至。 來自海外投行的一份晨會記錄證實,在過去的數年間,來自中西部高效的能源轉運體系以及低廉的能源定價機制極大地拉動了華東和華南的發展,作為一種最直接的表現方式——陸地交通上的能源轉運量極其龐大,而這個事實則反向促使能源供應體系必須有效而且能夠持續供應。 這直接導致一個后果,西部的能源供應能力考驗著構成中國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也就是以能源驅動和人力驅動的基礎行業。 而現在,一場規模超前的大雪,導致這個基本面的脆弱性顯露無遺。這可以從貴州等地經濟受損情況得以證實。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貴州記者站記者陳屹說,目前貴州全省有41個縣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全省經濟損失8.92億元。而廣東的主要電力供應商南方電網的內部人士說,貴州基本上已經喪失了向廣東供應電力的能力,相反廣東還必須調撥部分電力回供貴州。 這只是連鎖反應中的一環。因為電力供應緊張,用電缺口高達7000萬千瓦,中國13個省份已經拉閘限電。廣東、廣西等很多企業目前用電已經缺乏保證。 這促使眾多資本機構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調低了預期。在他們看來,這場雪情至少會在短期內影響中國制造業和服務業,并最終作用于宏觀經濟面。 更嚴峻的是,隨著雪情的進一步加大,像張肖這樣的能源運輸車輛還將在路上蹣跚前行,作為能源供應的最基本分子,他們的滯留將會加大華中、華南以及華東的能源供應緊張局面。 困在路上:宏觀經濟連鎖反應 1月27日,在大雪中艱難前行的張肖終于進入了湖南境內。他沒有意識到,在這段時間內,武漢、長沙、貴陽等多個城市,能源供應已經持續告急。 更惡劣的消息也是在這一天到達湖南境內。因為大雪壓垮供電線路的原因,京廣鐵路部分路段已經停運。在廣州火車站出現了數十萬人滯留的局面,當地已經開始安排退票事宜。 也就是在這一天,廣東東莞市華興模具廠老板的孫虹剛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因為大雪斷路的影響,原先預定要集體返鄉過年的600名湖南工人無法回家,自愿選擇留廠上班。這使得面臨春節用工短缺的他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 與此同時廣州火車站已經停售除夕前火車票。這幾乎使廣東制造業全行業“興奮”。因為,在之前的數年間,珠三角缺少勞動力的事件多次發生,“民工荒”已經成為現實。此次大雪卻意外緩解了當地用工困境。 但同時,外地務工者的大量滯留考驗著地方政府的保障能力。隨著雪情的持續加大,生活供應品極度依賴外來供應的廣東地區物價開始上漲。 而正是這些微小的零星事件最終繪就中國宏觀經濟的“宏圖”——幾乎沒有人否認,在過去的很多年間,低廉的用工成本決定了中國制造業的價格優勢,有效而且市場化程度不高的能源供應體系則促成了中國制造的大行其道,他們制造的巨大貿易順差則構成了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和貨幣的流動性過剩——在微觀層面,這個后果表現為物價上漲和CPI高增長,而在宏觀層面,這個連鎖反應被定義為“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有可能從過快向過熱轉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科院專家說,在某種意義上,中國在過去很多年的高速增長實際上依賴于“政府在資源方面的強力調控,以及中國龐大而且低廉的人力供應,以及對能源和人力驅動型產業高度刺激上,它依賴于某種穩定而且具有政府強烈貫徹意識的經濟制度安排,一旦某個環節出了問題,連鎖反應自然就會發生”。 海外投行說,根據目前政府公布的數據,雪情在受災省份引發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數額巨大,僅湖北一省目前的損失就已經超過30億元,而對產業的影響數據還沒有最終統計出來。但限于此次受災地區多為中國經濟的活躍地帶,因而他們預計2008年中國一季度宏觀經濟增長速度將會受到影響。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