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家大院風波:窮縣的大旅游沖動(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00:25 21世紀經濟報道
而喬家大院的員工們則認為,按喬家大院目前的門票收入,完全能夠負擔整治工程的花費。 喬家大院是祁縣喬家“在中堂”的宅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后經多次增修,現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個小院共313間房屋組成,曾是晉商巨頭喬致庸的家宅,抗戰時期喬家后代舉家遷出,上世紀50年代大院收歸國有。1986年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成立,大院正式開放。 如今每張40元的門票,構成了大院唯一的收入來源。縣委宣傳部提供的工程材料顯示,電視劇<喬家大院>熱播后,2006年喬家大院門票收入飆升到2900余萬元,2007年有所減少,但也超過2200萬元。 據一位館里的老員工介紹,大院近幾年實行自收自支,收支兩條線,每年門票收入全額上交縣政府,需用款時再寫申請批錢。 “每年上交收入后,政府撥付下來的維護、廣告、工資等費用,不會超過1000萬。余下的節余到縣財政。除非政府想把工程做大,不然錢不可能不夠。”多位老員工向本報記者介紹說。 員工們對縣政府正在進行的喬家大院其他遺跡的復建工程也不贊同,“樓蓋成后,票價必漲,而且新樓只是仿古建筑,并非文物,有愚弄游客之嫌。” 對于縣長解釋的通過發展“大旅游”振興地方經濟,喬家大院一位開館至今工作20多年的老員工不以為然:“現在我們每年節余在縣里至少有一兩千萬,而按照轉讓經營權意向書,成立新公司后,每年反而只向政府交1000萬,這明顯說不過去,而且還沒算上今后門票漲價后的收入。” “按照喬家大院每年兩三千萬的門票收入,如果今后門票漲價,再加上周圍工程啟動后的收益,每年向政府上交1個億都不過分。”1月21日,山西省文物局政策法規宣傳處處長許高哲向本報記者表示。 叫停始末 許高哲是在去年12月26日帶領調研組,會同省市文物局工作人員一起到祁縣調查喬家大院事件的。其時,大院紛爭正熾,山西省文物局接到國家文物局的函件,要求盡快解決此事。 調研組還在路上,祁縣政府的一份<關于祁縣喬家大院經營權委托管理的請示>就報送到了山西省政府。 而按照程序,該請示報告本來應在相關工程啟動,意向書簽訂之前就上報,征求主管部門意見并提前召開專家論證會,“但這些程序都沒有。”許高哲說。 調研組對此事的主要結論有兩點,其一,此舉違反文物保護法,文物保護單位不能作為企業經營,更不能私自轉讓;其二,按照文物保護法規定,門票收入屬事業性收入,應該完全用于文物保護,而“在意向書中,約定每年只上交政府1000萬,也不合法”。 “如果縣領導不認同喬家大院現任班子,完全可以更換領導班子,加強內部管理,但絕對不能拿文物做文章,將經營權完全拱手交給企業。”許高哲說。 對于祁縣政府對喬家大院周邊地區的整治工程,調研組并不反對,“但絕不允許在文物保護單位的范圍之內搞建設或改變文物形態;保護范圍之外搞建設,也要結合保護區內的文物風貌”。 許高哲表示,即便整治,相關工程也應該提前報批,并通過招商引資具體辦法來進行。 調研組還發現,祁縣政府在敲定上述三家合作公司之前,也未經過公開招投標程序。 調研結束后,經營轉讓被省文物局暫停。調研組的報告也反饋至省政府。 “省領導在我們的報告上批示,認為除糾正違反文物保護法的行為外,對于縣長兼董事長這樣的事,也要一并糾正。”許高哲說。 1月22日,山西省政府對祁縣政府報送的請示作出批復,認為<請示>中擬以喬家大院的經營權作價入股、把喬家大院作為企業資產交由公司經營,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24條的規定,以及<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的精神。 批復同意地方政府采取招商引資等吸納社會資金的辦法,對喬家大院(在中堂)的周邊環境進行整治,但不得違反有關法律,并應按規定程序報批后實施。 在喬家大院事情發生前,與祁縣鄰近的平遙古城曾與商業公司合作進行古城開發,一度因缺乏維護費用,造成古城墻坍塌,合作被緊急叫停。 “文物的特點是脆弱性和不可再生的,需要好好保護,世世代代傳下去,這與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出發點是矛盾的。”許高哲對商業資本經營介入文物建筑評價說,“可是一些地方領導擺不正文物保護和經濟建設的關系,只顧眼前短期經濟利益的驅動”。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