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商人英國被拘案首次聽證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 10:57 21世紀經濟報道
禍起商標權之爭 袁宏偉被拘案首次聽證 北京報道 本報記者 陳默 11月16日,倫敦時間下午兩點左右,湖南神力實業有限公司(下簡稱神力公司)董事長袁宏偉在英國被拘案在倫敦的法庭進行了一次聽證。(相關報道見本報11月19日5版《美國企業設局第三國 中國商人英國被拘或將引渡至美受審》) 16日的聽證中,法庭接受了袁宏偉的一項請求,將原先確定的25萬英鎊的保釋金減為10萬英鎊。神力公司的公司律師尚榮華表示,這是一個樂觀的信號。 美國方面向法庭遞交了部分證據材料和文件,法庭將對其進行初步審查。由于當天是一周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周五),袁宏偉方面在下周一(11月19日)才能獲得這些文件。至本報截稿時止,尚未得知美國方面是否正式提交了引渡申請。 按照英國法律,在45天的期限內,如果美國方面沒有提出引渡請求,那么英國將對袁宏偉解除控制。 但是美國方面曾兩次提出延期要求,至今已超過兩個月尚無定數。袁的家人認為這明顯是在“拖延時間”。而另一情況是,11月16日,袁宏偉的女兒袁媛向英國駐華大使遞交了一份申訴信,抗議自己兩次赴英簽證申請被無理拒絕方面遭受的不公正對待。 據中國相關主管機關的官員透露,目前中國外交部和司法部等部門高度關注這一情況的進展。如果美國的引渡申請文件已正式提出,那么該案在法律上就構成了引渡案件,中國的相關部門將適時做出應對。 英國法庭已確定將于12月10日再次舉行聽證,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 商標權之爭 此次事件是雙方商標之爭的延續。兩家公司的“斗爭“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開始。 神力公司稱其自1993年就開始使用ABRO商標,設計立意來自與“神力”意蘊相同的大力士“阿波羅”(ABRO)。2002年6月4日,神力公司向中國國家商標局申請在國際分類第16類商品上注冊ABRO商標。 2003年1月11日,美國愛寶工業有限公司(ABRO Industries,Inc,下簡稱愛寶公司)也在同類商品上申請注冊該商標,但因申請在后而被國家商標局駁回。隨后,愛寶公司對神力公司的申請提出異議,經國家商標局、國家商標復審委員會和北京市一中院分別裁定和判決,決定不予核準神力公司注冊申請,神力公司于2007年8月向北京市高院提出上訴,目前案件正在審理當中。 愛寶公司在中國只在國際分類第1、3、4、7、9、17類商品上申請注冊了ABRO商標,但在第16類商品上,兩家公司的注冊申請目前均未獲準。 神力公司認為,既然如此,就說明“任何人無權禁止他人使用”。神力公司曾將此商標在第16類商品上使用過,并曾在廣交會上展出。 而愛寶公司認為這對其構成侵權。雙方為此多次發生摩擦。 神力公司還稱,為防止沖突,2005年以后,他們沒有使用過ABRO商標,而是使用MAGPOW商標從事出口。 2004年,愛寶公司向廣州市中院起訴神力公司侵權。廣州中院認定第16類商品與愛寶公司已經注冊的第1類、第17類商品類似,認定神力公司侵權,判決其賠償人民幣50萬元,并駁回愛寶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雙方均對判決不服,目前該案已上訴至廣東省高院,也在審理當中。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005年的報道,愛寶公司為進行“國家反商標侵權”,已經聘用了十多位律師和調查人員,并取得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支持。 在2004年4月份的廣交會之后,美國政府負責中國貿易的大使級官員約賽特·雪耐(JosetteShiner),曾邀請愛寶公司總裁彼得·F·拜拉內一同到北京訪問。在當年7月訪華期間,雪耐會見了中國 “誘騙”陷阱 回溯事件的發生過程,誘騙意味濃重。 美國貝克·尼爾律師事務所北京代表處的律師劉吉慶是愛寶公司在華的常年法律顧問,而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律師宋羽則代理了愛寶公司在廣州的訴訟。他們作為愛寶公司的代理人,還負責聯系安排袁宏偉同拜拉內的“談判”。 據宋羽和劉吉慶稱,在二審過程中,袁宏偉多次與他們聯系,希望和愛寶公司進行談判,商談今后合作的可能,并提出希望與愛寶公司總裁拜拉內面談。2007年6月,袁宏偉和愛寶公司的代理人曾在北京有過會面。 不過,袁宏偉的親戚,神力公司總經理袁素珍則反駁說,有關談判的要求是愛寶公司方面主動提出的。至于談判地點,“由于拜拉內不愿意到中國來,而袁宏偉也不愿意去美國,”所以對方提出到第三國進行。 最初的計劃是談判安排在8月份在德國舉行。但由于赴德國的簽證時間較長,后改為9月14日在英國倫敦進行。袁宏偉對這次談判做了充分準備,隨行帶著三套談判方案,以及雙方合作方案等資料。但是,一切從他離開中國國境、著陸于英國土地上就發生了變化。 袁的家人認為,這實際上是設圈套誘騙。而宋羽和劉吉慶也稱,他們此行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安排談判合作,在彼得·F·拜拉內告訴他們英國警方已經扣留袁宏偉的事情之前,他們對此“毫不知曉”。 阻擊“危險的先例” 由于中國和美國之間目前沒有締結引渡條約,而且各國引渡法一般都規定,不對外引渡本國公民。可操作的方式就是,將嫌疑人引誘至和本國具有引渡條約關系的第三國,再請求引渡。 北師大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黃風透露,美國針對中國公民實施這種做法早有先例,只不過以前的“誘騙”痕跡不像本案這么明顯。這種做法既侵犯了中國的國家主權,也是對中國公民人權的侵犯。 據黃風介紹,美國司法部制定的有關國家司法合作方面的內部手冊中明確指出,“誘騙(lures)”有時會引起國際糾紛,使用此類做法要報美國司法部刑事局國際事務辦公室(OIA)批準。他認為,一方面要同美國方面進行交涉,另一方面則是積極應對在英國的訴訟。 近年,中美知識產權糾紛不斷。一位法律界人士分析說,把這種手法用到了知識產權糾紛領域,意在警告中國商界。 據外電報道,美國商會負責知識產權事務的布拉德·許特就直言不諱,“美國引渡袁宏偉意義重大。我認為,這一事實本身盡管不會讓人感到恐懼,但至少在短期內,肯定會對造假者的行為有所遏制。” 前述法律界人士分析說,如果讓美國的目的得逞,不啻于開啟了一個“危險的先例”。 袁宏偉在英國聘請的辯護律師Karen Todner認為,美國方面通過“誘騙”方式,是濫用引渡程序。同時,他們還計劃從人道主義角度證明,袁宏偉不適宜被引渡。 袁的家人介紹說,袁原患有冠心病、心絞痛和頭痛等病癥,在英國期間病情復發,獲得保釋后一直定期接受治療。Karen Todner律師將請英國醫生對袁宏偉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并將向法庭報告檢查結果。 此前報道: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