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產能并不過剩 通脹壓力或將長期存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3日 00:30 財經時報
鮑迪克 上周末,加息并未如期而至,此前公布的9月份CPI數據則環比略有下降,這繼續支撐著許多專家和機構關于通漲壓力正在緩解、拐點已經出現的論點。 得出這一觀點的最主要基本面理由,是中國制造業存在著產能過剩。一些學者認為,中國當前的通貨膨脹是結構性而不是全面性的——由糧食和豬肉的供給短缺所造成,因而只能是暫時性的而不是長期性的——一旦這些結構性因素消失,通脹壓力也就會隨之消失。 而且在這些專家看來,隨著投資“過熱”的持續和由此積累的新增產能不斷投入,中國經濟供給能力超過需求的狀況將進一步明顯,通脹水平迅速下滑甚至發生通縮也就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制造業產能過剩的歷史開始于1997年。根據當年的一項統計,中國600余種主要商品中,除棕櫚油外,全部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這意味著,從那時起,中國已由持續數千年的短缺經濟全面進入了過剩經濟的時代。從這一年之后,多年來一直困擾中國宏觀經濟的通漲疾癥似乎霍然痊愈,代之而來的,是持續6年之久的通縮陰影。 這一漫長的反通縮“斗爭”的記憶,以及中國中低端制造業不久前還在國內外兩個市場都打得轟轟烈烈的價格戰,使得相當多的中國學者對于產能過剩和物價形勢的熊市思維至今仍然根深蒂固。 但我們認為,這一情況其實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或者說是質的變化,這也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通脹形勢的預期。 首先,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經不能僅僅以本國需求作為衡量產能是否過剩的標準。也就是說,總需求是由內需和外需共同構成,而中國的外需擴張劇烈,最近幾年出口順差增長都保持在20%以上,遠遠超過內需的增速。這意味著,外需劇烈的擴張導致中國總需求過度,而不是中國制造業產能過剩,總需求不足。一個明顯的證明便是,從去年開始,中國輸美、輸歐產品單價都已經開始走入上升通道。 更重要的是,不僅處于自由貿易狀態的一般制造業在整體上已經不存在產能過剩,屬于非貿易品的公共產品的產能更加嚴重不足,無論是水、電、天然氣,醫療、教育、公共交通,都或多或少處于供給不足的狀態,只是由于政府的行政控制,許多非貿易品價格,尤其是資源和能源類價格長期低于均衡價格水平,這也是目前CPI中非食品價格上漲幅度較小的重要原因。 盡管我們發現,目前仍有部分制造業企業處于產能閑置狀態,但產能閑置不能等于產能過剩,因為隨著能源,原材料,乃至曾經被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勞動力資源都逐漸進入短缺時代,相當多的所謂產能閑置僅僅是相對于上游資源不足,而不是相對于下游市場不足而言的。 從長期來看,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源進入緊缺甚至短缺、枯竭時代,中國的通漲內因將發生質的變化,即由原來主要是中游的制造生產能力(含農業生產能力)不足,轉為因為上游基礎原材料短缺,市場因此向上尋求均衡價格而導致的全面性價格上漲。 事實上,包括被許多專家認為的屬于結構性、季節性現象的豬肉、食品的價格上漲,其實同樣具有明顯的資源短缺因素——由于生物燃料種植擴大導致飼料食品種植用地資源的縮小,而這種資源短缺性內因不像過去制造能力短缺那樣屬于季節性或者結構性,而是將長期性存在。 因此,從2005年開始的這輪中國乃至全球的通脹之中,具有和以往通脹所不同的本質區別。-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