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寶應農信社炒股風波 為誰敲響警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9:35 財經時報
□賀江兵 5月中旬,江蘇省寶應農信社涉嫌違規炒股的消息爆出,寶應農信社回應的情況大致是:幾年前,寶應農信社“委托泰陽證券購買國債”,但泰陽證券“違規買了股票”,而且,最終不能償還8000萬元本金;泰陽證券于今年4月份徹底還完債,現在該農信社已經沒有持有三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表面上看,這一事件似乎是交代清楚了,但實際上,該事件的背后還有太多的警示。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3月31日,寶應農信社分別持有一汽四環、金果實業、天通股份流通股268.65萬股、496.93萬股和426.4萬股,分列這三家公司流通股東的第一位、第一位和第五位。 根據《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托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此外,第九十三條規定:“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辦理存款、貸款和結算等業務,適用本法有關規定。”就是說,農信社是不允許炒股的。 寶應農信社向另外一家上海媒體詳細解釋了持有三家上市公司股份的原因:幾年前,寶應農信社委托泰陽證券購買國債,但是泰陽證券違約買了股票,寶應農信社持股是被動的。在得知泰陽證券違規炒股后,寶應農信社為維護債權,將泰陽證券告上法庭。 2005年11月21日,經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泰陽證券應償付寶應農信社本金7963萬元及相應利息損失。 由此看來,這期風波的始作俑者似乎應該是泰陽證券,是這家券商違背委托人的意志炒股。 不過,一位證券公司的人士卻告訴記者,實際上,最近很多年來,金融機構違規炒股的情況一直在發生,而且,券商、金融機構似乎都遵守著一個潛規則:銀行或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委托券商炒股時,代理合同中都寫明是“購買國債”,以避開銀行和信用社不能用信貸資金炒股的規定。 “實際上,這些說是去買國債的資金,都是用去投資股票了。券商一般不會不按被代理人的要求運作的。這種運作模式,基本上是行業中誰都知道的秘密。” 由這個現象引發的更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是,還有多少違規信貸資金進入股市? 《財經時報》最近收到不少省市基層農信社員工舉報,部分農信社以員工名義貸款,款項都用去炒作股票。更有一家農信社用信貸資金購買彩票,造成損失數百萬元,而事后,這家信用社主任只是更換工作崗位了事。 需要提醒監管部門的是,農信社還沒有形成全國體系,因此,各省聯社管理方式不一,加之銀監會基層監管機構人員不足,這使得農信社相比其他金融機構而言,更容易違規放貸、違規炒股。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