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吉林模式突圍東北金融毒瘤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02:59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劉永剛 魏華/長春 北京報道 前后歷經近一年“吹胡子瞪眼拍桌子”的艱苦談判,吉林省政府與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終于握手言歡—在國內率先嘗試合作處置國有改制企業不良資產的新模式。 雙方的這次合作之所以受到外界高度關注,是因為這次聯手探索可能會成為振興東北大戰略中至關重要的突破。 被稱為“共和國長子”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歷經近3年的振興戰略之后,目前遭遇的最大難題就是金融問題,而金融問題中不良資產如何處置又是重中之重。 吉林省省長王珉,在去年上任伊始的一次當地金融機構負責人座談會上就指出,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需要金融業“領跑”,而關鍵在于如何高效的處置不良資產。 “振興東北必須不良資產處置先行”,自去年開始,這一聲音得到了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贊同。 事實上,如今東北地區依然是全國不良資產最高的地區之一,其“真實不良資產情況并不樂觀”。《中國經濟周刊》從國家振興東北辦獲得的數據顯示,東北三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平均不良資產率仍然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資產管理公司待處理的不良資產平均處置率為72%。以經濟總量最小的吉林省為例,2005年該省改制的816戶企業尚有180億元債務沒有化解。 業內甚至流傳說,“東北需要核銷的不良貸款達一千多億元”。而目前全國每年用來核銷不良貸款的總額卻僅有500億元,即使將這些指標全部用在東北,也是遠遠不夠。 吉林、遼寧等省份也為此前往重慶考察、取經,將希望寄托于不良資產處置的“重慶模式”,但后來的事實證明:“拷貝無一成功”。 面對如此無奈,吉林省政府聯合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在今年7月率先推出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政府合作處置不良資產的“吉林模式”。 這一模式能否成為化解東北振興中的金融“毒瘤”—不良資產的一劑良方? “吉林模式”首現 7月份,不良資產處置的“吉林模式”橫空出世。 吉林省政府和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經過近一年的艱苦談判,終于達成協議—聯手在國內率先嘗試合作處置國有改制企業不良資產的新模式。 此前,因為“水土不服”,吉林方面放棄了“整體打包回購”的“重慶模式”。 不過,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負責人過于強調不良資產形成的歷史原因,仍希望甚至堅持不良資產應該“免債”,因此某些地市至今不愿意參與到“吉林模式”中來。 全國首創不良資產處置新模式——“政企合作” 《中國經濟周刊》獨家獲悉,吉林省政府和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長春辦事處就合作處置吉林省國有改制企業不良資產的談判,目前不僅已經達成協議,而且該協議草擬文本也已敲定,近期將正式和各地市簽定具體的操作協議。 “談判過程很是艱辛,瞪眼拍桌子的事情就更多了。”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長春辦事處總經理馮然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吉林模式”的出世并非一帆風順。 但艱難、辛苦之后,換來的結果也是令人興奮的:此次政企合作處置不良資產尚屬全國首例,雙方寄希望于這樣的合作來推進資產公司在今后運用市場化手段處置商業化收購資產。 據了解,吉林省政府和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合作達成“合作委托處置”不良資產意向的金額為130億元,其中,長春市占有16億。 馮然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了處置的具體方法,“我們和吉林省政府首先組成一個處置審查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權力是篩選改制企業的具體債權情況,然后將企業債權委托給各地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處置,各地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在政府的監督下對所有改制企業進行逐戶處置。 協議規定,政府預先支付給東方公司一定比例的預付款,在預付款比例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回收的資金主要歸還地方政府,超過比例以外的回收資金將和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按相應的比例分成。 這種合作方式的主要特點在于,政府也直接參與了處置不良資產。既可以結合改制使不良資產的回收作到最大化,也可以防止新的逃廢債務行為。 “目前雖然模式的初步框架已經搭建好了,但能走多遠,能不能走好自己心里也沒底。”馮然坦率的說。 也曾“西去取經”—“重慶模式”在吉林水土不服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此前,吉林省也曾試圖參照過“重慶模式”的“打包回購”方式,但由于政策、價格等因素影響,“重慶模式”在吉林顯得水土不服。 吉林省的國企改革一直“非常困難”。 記者從吉林省銀監局了解到,截止2005年,吉林816戶國有工業企業改制成功,涉及賬面資產928億元、負債761.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2.1%,其中金融債務為309.58億元。涉及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長春辦事處的金額為132.5億元。 2005年5月,吉林省政府成立了化解改制企業金融債務的工作領導小組,在省國資委及九個地、市(州)搭建十個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作為改制企業債務處置的平臺。 吉林省財政專項撥付4.9億元資本金。擬由各市(州)將企業債務逐一打包回購,原則是“堅持整體打包回購,凡是816戶在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有債務的企業,都要打在包內,整包出售,整包回購”。 按照原定計劃,吉林省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擬從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回購24.8億元債務,但“我們的報價和他們的要價差距太大。”吉林省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一位人士透露說。 在他看來,其中首要原因還在于資產質量太差,“如果直接從銀行接手,資產可能有優有劣;但經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轉手到我們這里的,則全是劣質資產。”特別是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第二次商業性收購的工商銀行不良資產的價格和政府能夠接受的價格有一定的差距。 迄今為止,遼寧、吉林等地區都曾紛紛前往重慶考察“重慶模式”,但“沒有一家成功拷貝。”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吉林省經濟委員會一位官員則認為,“重慶模式”成功的關鍵,在于國務院批準了重慶與中國工商銀行之間的削債安排。目前全國這么做的只有天津和重慶兩市。“地方政府和工行雙方都卸掉了包袱,而損失則由中央財政承擔了。” “整體打包價格怎么確定,是整個債務處置的最核心問題,目前雙方都還沒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吉林省化解改制企業金融債務領導小組一位成員說。 “政企合作”的難題和風險 —國有改制企業不良資產處置是否理應免費,雙方的收購成本和改革成本能否收回? 半年之后,也是2005年10月,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一行和吉林省政府進行了一次商討,“那次,基本確定了合作處置的方式和方法”馮然說,“漫長的談判才由此開始”。 合作處置方式剛出來的時候,包括政府在內的很多官員都不同意,大多數人認為處置國有改制企業的債務理應免費。 “這當中主要的矛盾點就是對不良資產的認識不同。”馮然說,資產管理公司是為了在處置不良資產過程中能夠得到最大化的回收,以減少金融債權的損失,而地方政府考慮更多的則是如何安置企業下崗職工,地方政府的官員甚至多次帶頭來為企業說情“免債”。 馮然說,很多人認為資產管理公司就是“討債公司”;不良資產“有價無市”;不良資產被剝離之后債務人的債務就可以得到豁免等等,這些看法實際上正是表露出東北地區金融環境差的根本所在。 吉林省政府的“合作處置”思路是:雙方“暫不談價格”,而是根據資產包內每個企業的狀況,共同進行評估,客觀的對每戶債務人進行處置。 在地方政府看來,地方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處置企業債務的優勢在于,它有政府賦予的籌集改革成本、調整企業產業結構、重新配置資源的職能;它還可以調整土地用途,這已成為支付改革成本的主要來源之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職能比較單一,抵押的土地只是一個債權回購的保證形式,并沒有處置權和所有權。”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長春辦事處助理總經理劉擴承認。 “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的風險是,目前無法預期最后的處置結果,能不能達到其收購成本還很難說;地方政府的風險是,將來處置結果如何?能不能收回?改革成本最終需要多少?都無法估計。”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負責人對不良資產形成的原因還存在誤區,所以直到現在仍然有個別地市不愿意參與到合作處置的模式中來。”馮然坦言。 該模式的操作構架是:先由地方政府指令當地國有企業集團將銀行債務分門別類打包,然后由本地國資委下屬企業與銀行(或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談判,同時爭取國家特殊政策,并用現金按一定打折收購率從銀行手中買下這些不良資產包。 這一模式的關鍵點是,市政府得到國務院特批以20%左右的回購率,對當地國有企業在國有商業銀行的債務本息進行打折回購。 2004年,重慶市首次采取這種模式,由當地國資委以自己屬下一家注冊資本為10億元的資產管理公司(渝富公司)為操作平臺,用國家開發銀行的17億元貸款,從工行手中回購了重慶市117家企業的80.1億元的工行債務,讓這些企業的土地、房產、設備得以解押。 重慶國資委提供的數據顯示 ,重慶市通過以上操作,在去年,665戶企業在工商銀行150億元的不良債務處置完成,使得這些企業整體的資產負債率下降了10%,而重慶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率也從2004年的26%下降至13%。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