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膠卷齊漲價 沖印價格下調難留傳統影像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0日 18:28 消費日報

  

膠卷齊漲價沖印價格下調難留傳統影像

由于原材料價格大幅攀升,膠卷巨頭富士公司和柯達公司先后宣布上調價格。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由于原材料價格大幅攀升,膠卷巨頭富士公司和柯達公司先后宣布上調價格。影像巨頭富士采取25年來第一次膠卷漲價的舉動,把各類傳統影像產品的價格上漲3%至20%不等。而在上月底,全球第一大數碼相機生產商佳能剛剛宣布放棄傳統膠片相機的研發。

  與此同時,在上調相紙和沖印業務的價格后,柯達再次宣布對傳統影像產品價格作調整:7月15日起,柯達中國印刷電路板膠片產品亦將上調15%—20%。“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舉措!痹趥鹘y影像全行業急劇萎縮的大背景下,柯達公司對自己的提價解釋為,自去年起原材料成本就持續大幅上漲,盡管公司已盡可能吸收漲幅,但是由于印刷電路板膠片的銀含量比一般膠片更高,所以相對成本壓力也就更大。

  同時感到無奈的還有富士!捌鋵嵰粌沙傻纳蠞q幅度并不能直接抵消原材料上漲的幅度,但為了降低漲價帶來的不利影響,富士只好盡量把漲價幅度控制在較低水平。”其工作人員表示。

  此前,富士膠片公司宣布自6月1日起在全球范圍內調高膠卷價格,幅度從3%到20%,但“有關漲價產品、漲價時間和漲價幅度的具體情況將取決于當地市場的條件”。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經營管理部的詹軍榮表示,目前中國分公司還沒有接到日本總部關于膠卷漲價的具體操作辦法。

  而另一影像巨頭柯達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柯達傳統影像產品漲價3%-17%的計劃早在“五一”前就宣布了。目前中國市場的漲價措施正在逐步啟動中,而且各地價格將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近年來,數碼技術的快速發展和

數碼相機的普及,使傳統的膠卷市場需求大幅下降,相關企業的利潤大幅下滑。富士公司表示,照相技術的數碼化使傳統影像業務的市場條件惡化。為了支持該業務,富士膠片已經采取深入的結構改革,以減少固定成本、改善生產率,但盡管如此,仍然不能抵消白銀、原油和其他原材料價格的迅速攀升。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傳統膠卷和數碼產品的市場比例大約為3∶7。這次漲價,主要還是膠卷生產商為了規避原材料漲價帶來的風險。傳統影像產品的主要原料為白銀、油和紙。今年以來,白銀的價格節節攀升,5月份更是創下25年來的最高價即15.20美元/盎司,而

國際油價、紙價也已幾度上漲。

  據記者了解,國內膠卷生產商樂凱公司也于近日提高了分銷商的拿貨價格。

  那么,現在提高價格是否會影響膠卷市場的銷售呢?柯達(中國)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的尹先生表示,漲價后,傳統影像業務不會進一步萎縮。因為一方面,傳統相機相對數碼相機有其獨特的優勢,比如成像質量高,不需要配套設備(電腦、USB等),必然有一部分用戶(如電腦還沒有普及的農村邊遠地區的用戶)依賴于它。另一方面,現有傳統相機的用戶需求彈性小,對價格的敏感度不高,因此價格上漲對其需求的抑制效果比較小。

  記者從北京五棵松攝影器材城、馬蓮道攝影器材城、

望京等地的7家沖印店了解到,“五一”以來,富士、柯達膠卷價格都略有漲幅。

  與影像商紛紛提高膠卷、相紙、藥水等影像產品的價格相比,沖印店作為下游,卻不太敢隨之提高沖印價格。據中國影像行業研究中心的最新調查,在今年“五一”黃金周,全國沖印店的沖印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不少城市出現了下降的現象。北京10%以上,膠卷銷售量一再下跌,相當于去年同期10%—20%。但沖印價格卻繼續走低,北京店家出現網上沖印3R照片僅為0.29元的低價,上海也出現了0.39元(5寸)網上沖印價格的低價,哈爾濱的沖印價格與北京相同。

  “現在這生意真是沒法做了,買膠卷的人本來就少,還要漲價,以后用傳統相機的人就更少了。這個店當初投資10多萬元,現在如果有人想要,我5萬元就出手!蹦硾_印店的老板周先生表示。

  實際上,這次受沖擊最大的是那些不具備數碼功能的傳統沖印店。由于膠卷漲價,使一直固守陣地的傳統店生意大幅度下滑。目前,記者咨詢幾大廠商,如果將這些傳統店改成數碼沖印店,需要投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許多經營者根本無力承受,只能退出這個市場。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320,000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