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總局:市場壟斷行為呈現三大特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2日 15:57 新華網 | |||||||||
新華網廣州6月2日電 (記者 孫玉波 陳冀) 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壟斷行為的存在嚴重干擾了自由、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1995年至2005年,全國共查處壟斷案件6548件。 國家工商總局公平交易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查處的限制競爭案件的行為來看,經營者濫用市場優勢地位、通過壟斷協議限制競爭以及行政性壟斷限制競爭是市場壟斷的主要表
表現形式一:經營者濫用市場優勢地位限制競爭。 【案例】四川省沐川縣供排水公司強制收取用水底度費行為。 廣東省肇慶火車站強行向客戶收取鏟車作業費、發送綜合服務費、倉儲保管費、場地保管費等延伸服務費。 【點評】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濫用市場優勢地位的壟斷行為分為兩類:一是水、電、氣、暖、交通、郵政、電信等自然壟斷性行業企業的壟斷行為;二是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如煙草、鹽業、石油、石化等)的壟斷行為。查處的壟斷行為的主要表現是:強制交易、強制服務、差別待遇、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條件、濫收費用等。 表現形式二:經營者之間以壟斷協議限制競爭。 【案例】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對該市7家從事燃氣經營的公司簽訂統一市場價格的行為,依據該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進行了調查處理。 重慶市工商局對市內三家氧氣生產銷售企業通過協議分割市場、統一并抬高氧氣銷售價格的限制競爭行為,依據《重慶市反不正當競爭條例》對三家企業各處以一萬元的罰款。 【點評】隨著反壟斷執法工作的深入和執法經驗的積累,一些省份的工商部門積極參與推動地方立法,并依據各自的《反不正當競爭條例》對經營者之間通過壟斷協議劃分市場、固定價格等限制競爭行為進行了查處。通過地方性法規在立法上的適當補充,使得近年來出現的一些新型壟斷、限制性競爭案件得到及時查處,競爭秩序得到有效維護,反壟斷執法領域也獲得必要的拓展。 表現形式三:行政壟斷限制競爭。 【案例】吉林省工商局針對某市信息辦等五部門聯合發文指定一家企業壟斷該市信息管網項目建設和施工行為,分別依法向該市人民政府發出行政建議函,通過地方的干預,使上述行為得到有效制止。 福建省工商局針對某市公安局利用轎車上牌和年檢之機強制車主購買GPS設備的行為,向省公安廳發出行政建議書并主動溝通、協調,通過省公安廳的干預,制止了上述行為。 【點評】從工商部門執法實踐來看,對行政性壟斷限制競爭行為的查處分為兩類:一是地方政府的地區封鎖和地方保護行為;二是政府所屬部門(公安、交通、民政、衛生、教育等)濫用權力限制競爭行為。工商部門在實際執法中積極采取行政建議或行政告誡的方式,制止了大量行政壟斷行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