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商業銀行競爭力排名新聞發布會 > 正文
 

國有銀行海外上市是不得已 銀行賣價高低不重要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0日 19:51 新浪財經

  

國有銀行海外上市是不得已銀行賣價高低不重要

    3月20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局副局長魏加寧在《銀行家》雜志舉辦的“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排名新聞發布會”表示:重要的不是銀行資產的賣價高低。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姜 鏘

  “匯豐渣打這些洋狼是抱著充分的信心20年打敗中國銀行。他們說在東南亞輸了嗎?在拉美輸了嗎?在歐美輸了嗎?都沒輸,都贏了。難道在中國大陸贏不了?”

  “國有銀行資產賣的價格高低其實不重要,不能被這些熱點問題把眼球吸走。”

  “中國銀行治理最大的障礙就是政府管制太多,根本原因在于國有資產占的比重太高。”

  3月20日上午,在《銀行家》雜志舉辦的“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排名新聞發布會”上,一場針對“國有銀行被賤賣”“引進戰略投資者海外上市造成國資流失600億”“中國金融業狼來了”的大討論精彩上演。

  “中國銀行業集體面臨興衰存亡,”“銀行治理最大的障礙是國資比重抬高,”“銀行資產賣價高低其實不重要,”“海外上市是不得已,”“銀行必須回國內上市體現以民為本,”“洋狼志在20年打敗中國銀行”等觀點激起會場的一陣陣喝彩。

  “如果不去引進戰略投資者和海外上市,就不可能進行股份制改造,就沒有辦法進行公司治理,所以我們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吳念魯,

北京大學金融與
證券
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首先將話題引向當前敏感的國有銀行海外上市,股份制改造,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話題。

  王松奇首先點起了話題,他認為:中國銀行治理過去最大的障礙就是中國政府管制太多,根本原因在于國有資產占的比重太高。而四大行的股份制改造和海外上市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一現狀。“中國的商業銀行已經到了非轉型不可的時期。”

  吳念魯認為:今年12月11日中國金融市場將全方位放開,外資行將全面地享受國資待遇,“將是競爭形勢更為嚴峻,競爭力將關系到中國銀行的興衰存亡。”

  曹鳳岐一開講就將矛頭直指“國有銀行賤賣論”:“有人說我們是不是賤賣國有資產,甚至還有人算出我們賤賣了600億。”他認為:如果我們現階段不去引進戰略投資者和海外上市,就不可能進行很好的股份制改造,如果不進行很好的股份制改造不良資產,就沒有辦法進行公司治理,所以“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隨后,建設銀行副行長羅哲夫和交通銀行副行長王濱先后發表演講。

  羅哲夫透露:建行現在的13000個機構具有很強的盈利能力,上市之后,建行還“在行內建立了比較好的激勵機制,為職工提供更好的服務。”

  王濱則認為:在WTO時代,中國商業銀行的商業環境和生存環境,“在進一步發生極其深刻的變化。”需要海外上市,引進戰略投資者,改善公司治理等銳意改革的措施。

  “國有銀行上市這部分其實沒有完成,除了在海外上市,還應該在國內上市,要體現以民為本的思想。”

  中國

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焦瑾璞則指出當前中國商業銀行面臨的另一個危險:要防止同質化,“現在中國商業銀行同質化非常的嚴重,這是我比較擔心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局副局長魏加寧直接將矛頭對準了“國有銀行賤賣論”,他認為:“重要的不是銀行資產本身是不是賣的價高還是價低,而是是否提高了我們的競爭力,不能被一些熱點問題把眼球吸引走了,忘了這一塊。” 他的觀點再次點燃了會場的氣氛。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局長李連仲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國有銀行除了海外上市,還應該在國內上市,促進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如果沒有走完這一步,國有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海外上市的工作就沒有最終完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則提醒與會的銀行界人士注意“洋狼”,他說:“渣打匯豐這些洋狼抱著充分的信心20年以后一定打敗中國銀行。他們說在東南亞輸了嗎?在拉美輸了嗎?在歐美輸了嗎?都沒輸,都贏了。難道在中國大陸贏不了?”

  會議在略顯沉重的氛圍下結束。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642,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