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稱過去5年政府對教育至少少投入7000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7日 06:16 東方早報 | |||||||||
早報駐京記者 吳玉蓉 綜合報道 教育,這個備受百姓關心的問題,又成為今年“兩會”的焦點話題之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教授表示,按照《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的目標,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央和地方政府至少對教育少投入了7000億元。
“一個人受教育的程度,決定他的生存和發展,教育不公平就是社會最大的不公平。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教育公平,政府大有可為。”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孫鶴娟昨日說。 “1993年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到2000年財政性教育支出應達到GDP的4%。以此計算,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央和地方政府至少對教育少投入了7000億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教授用了20分鐘向參加全國人大北京團的代表們算了一筆教育賬。 與此同時,昨日下午,在科協組小組討論會上,殷鴻福委員表示,近年來,雖然財政收入逐年大幅度提升,但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卻逐年下降,“這個‘降法’應該有說法。”殷鴻福說。 教育支出比例逐年下降 “我想問一下,教育到底該投多少錢?”殷鴻福委員的開場白,一下就吸引了眾多委員的目光。 “我收集了資料,大致計算了一下。”中國地質(武漢)大學原校長殷鴻福委員不緊不慢地給大家算了一筆賬,2005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8.23萬億元,而全國教育支出為3951.59億元,科技支出為991.56億元,“全國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是2.16%。” “這兩個數字都太小,遠遠低于國際標準。”殷鴻福委員接著說,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按照規劃,到2000年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要達到4%。但這些年,這一比例從來沒有達到過,2002年最高也只達到3.41%。 “一邊是財政收入逐年大幅度提升,一邊是全國教育支出比例逐年下降。這個‘降法’應該有說法。”殷鴻福委員進一步擺出事實,“中國的教育投入水平到底處于什么程度?我查了一下,1995年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是5.2%,高收入國家平均在5.5%以上,低收入國家平均為3.6%。國際上當人均GDP達到800美元至1000美元時,這個比例的下限是4%。” “我們的教育投入水平太低了。”殷鴻福委員說,“教育投入事關人才問題,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不舍得投入,怎么能在國際競爭中取勝?建設新農村,也離不開教育。如果農村人口僅僅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就永遠翻不了身。只有教育上來了,才能把廣大的人口負擔轉變成人力資源,農村才能跟上城市的步伐。 中央需增加教育投入 “農村教育投入夠不夠?我認為不夠。免除學雜費,我們都十分擁護,但教育還是要增加投入。”殷鴻福委員充滿憂慮,“老百姓說,再窮不能窮孩子;財政上,再窮不能窮教育。在3900多億元的國家教育支出中,中央財政負擔的教育支出僅384.38億元。教育投入還是要中央多投,地方本來就窮,負擔過多最后還是轉移到農民和市民身上。” 對此,政協教育界別組沈士團說,早在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時,就有委員提出了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要盡快實現4%目標的提案,2004年9月,財政部的回復中寫道:今后各級政府一定會繼續努力,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一定使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增長速度高于財政收入比重的增長幅度,爭取2007年達到7%,“可令人遺憾的是,此后不但沒能看到4%目標的實現,反而等來了跌入谷底的結果。” 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表示非常贊同沈士團的發言,并表示國家教育經費投入問題,在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中都有相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