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得病如何動刀 政府與民眾都可以是主刀大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1日 14:50 財富時報 | |||||||||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則無患。” ——《左傳•襄公十一年》 2006年1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下簡稱總體預案)。總體預案明確要求,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要在事件 隨著全球經濟、貿易、信息業的發展,城市作為社會主體,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間形態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而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城市面臨的挑戰與危機層出不窮。此次《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出臺,在政策上為城市處理突發公共事件,建立危機應對機制提供了廣闊空間。 本報記者 楊寶頂 發布1400萬條免費短信,40條公交線路繞行,107輛公交車和50余列地鐵列車臨時開工,10部門聯合行動,270余名工人參與搶修…… 從2006年1月3日凌晨開始,北京城開始了這些動作。 知道病因 方能下手 1月3日2時許,因為污水管線突發漏水事故,北京市東三環路南向北方向部分主輔路塌陷,污水灌入地鐵十號線區間段。 1月4日早,是北京元旦假日后迎來的第一個交通早高峰期。這個早晨,在北京市交管局的大屏幕上,綠色暢通信號在大部分路段上跳耀著。北京交管局新聞中心負責人說,受京廣橋事故的影響,東二環的交通壓力比較大,“但比預想的要好多了。” 但一些事實仍然讓我們對這次“戰役”的戰果感到遺憾:在此次疏導災情的過程中,沒有人以新聞發言人身份對整個事件進行通報;身為減災的一分子,市民主動參與減害。配合政府工作的意識、能力并不強。 北京市這次搶險成功,主要得益于各部門均擁有各自的應急預案,這是2003年SARS之后城市公共安全受到人們關注的結果。而在2006年,北京已經擁有了應急指揮辦公室,還先后有58個預案被制定出臺。 “笨鳥先飛”的南寧 2005年7月22日至23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 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指導下,眾多城市開始在城市應急機制建設方面有所作為。但是,走在前面的并非是那些大家熟知的大城市,而是廣西南寧——這個小城市,因為引領了國內城市應急機制建設及危機應對工作的先河,被稱作先飛的“笨鳥”。 南寧市應急聯動系統是一個基于C4I概念(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信息)的信息系統,利用集成的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將110報警服務臺、119火警臺、120急救中心、122交通事故報警臺、12345市長公開電話、防洪、防震、防空以及水、電、氣等公共事業應急救助納入統一的指揮調度系統,共享各種資源,實現跨部門、跨警區以及不同警種之間的統一指揮協調,向公眾提供緊急救助服務。 南寧的嘗試得到了極好的現實反饋,該市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大大提高。 南寧樣本的成功實施,根源于當地政府的強勢主導,并確保投入足夠的精力與財力去建設。南寧的城市應急聯動和社會綜合服務系統,用實際發揮的良好功能與作用,為國內諸多城市設立了標桿和參照系。 “首屆中國應急聯動系統建設高層論壇”2005年11月26日至27日在南寧召開。公安部辦公廳副主任王冀昆透露說,我國市、縣級公安部門2006年底前將全部實現110、119、122三臺合一,這一切似乎意味著城市應急聯動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城市未熟已病 中國正在經歷的城市化進程,無論規模還是速度,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有關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國城市以年均10%的速度擴張。1978年到2004年,中國城鎮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1.8%,城市人口由1.7億增加到5.4億。到本世紀中葉,為了支撐中國實現現代化的總體進程,中國城市化率將提高到75%左右。中國將用幾十年時間,完成西方發達國家三、四百年完成的城市化過程。 與此同時,卻是一次災害、甚至夠不上災害的天氣突變,就能導致某座現代化大都市部分功能癱瘓、生命財產損失慘重的事實頻頻在我們身邊上演。從橫行肆虐的臺風、暴雨、暴雪,直至更早的美國“9•11”恐怖襲擊與奧爾良颶風,屢見不鮮發生的災害都讓城市孱弱的一面暴露無遺,城市防災減災已成為一道世界性難題。 交通、通訊、供電、供水、供氣等工程被稱為“城市生命線系統”,是保證城市生活正常運轉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任何環節滯后或失靈都可能導致整個城市癱瘓。它們應該隨時做到后備充足、靈活應變。但現狀是,多數城市的“生命線”同樣缺乏自我保障能力。 以北京為例,地下主干線有上水、下水、煤氣、天然氣、電力、熱力、電訊七大類的十幾種管網,累計超過萬公里,由于年久失修及信息不靈,近30年來釀成一系列事故,如地鐵或其他基建施工切斷電纜影響有關地區供電,工地鉆探弄斷電話線,地下水管爆裂造成居民遭受水害等等,此次東三環路京廣橋漏水事故便是實例。 政府與民眾都是主刀大夫 一次次的教訓告誡我們:面對城市危機和挑戰,政府與民眾是利益共同體。單純依賴政府和公共機構或是民眾的搶險救災,都不能最大限度地解決實際問題。 政府和公共機構掌握著大量的公共資源和財力,民眾最為接近災難、危險,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將災難帶來的損失降到最小程度。 現實情況是,在進入危急狀態,我們政府的資源動員能力、協調能力、應對能力仍需增強。在應對公共危機中,民眾個體仍然需要培養理性的國民危機意識。 從2005年6月進行的一次網絡調查結果來看,市民們面對公共危機的現實表現情況并不良好。該調查顯示:大家最擔心在自己居住的城市發生“食品安全”和“環境惡化”,對于“自然災害”卻最不擔心。 各地居民在居住地附近,是否有指定的避難場所?北京市居民的選擇令人擔憂:選“不清楚”的達到40.3%,與各地相比比例最高。同時,北京市的居民中有四成不清楚學校/單位附近是否有避難場所。 調查還顯示,有66%以上的居民,沒有想過在住處如何避難,危機意識較差。遼寧省和江蘇省選擇“沒有想過”如何在住處避難的人數比例最高,北京被調查者中有66.2%的人選擇“沒有想過”。 此外,68%以上的居民在學校、單位沒有想過如何避難。北京被調查者的比例達到72.7%。 綜合來看,人們在面對危機時各方面的準備并不充足,對政府職能還沒有建立起足夠的信任感。 在經濟全球化、社會復雜化和自然環境不斷惡化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公共危機已由非常態化的偶發轉變為常態化的頻發,成為社會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戰。應對社會公共危機的能力已成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 如何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公共危機管理機制,形成有效的政府制度安排,及時有效地處理危機,已成為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課題。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