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外部壓力迫中國區域整合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31日 08:05 《財經時報》

  作為全球化的一部分,中國正在越來越多地開放,并越來越多地走向世界。但是在它的內部,行政性的壁壘卻隨處可見。隨著“WTO后過渡期”的結束,經濟全球化將對中國單體城市或行政區經濟“自閉式”的發展模式,形成猛烈沖擊

  □ 本報記者 郭威

  “夢想著沒有國界,做這樣的嘗試并不難……”1971年,約翰·列儂在他白色的鋼琴前,寫成了那首被他稱為“共產主義宣言式的”《想象》。如今他的“想象”正在變成現實。

  在Google上敲入關鍵詞“2005”、“全球化”,符合條件的中文網頁就有545萬項。

  2005年,中國遭遇了全球化帶來的“陣痛”,承受著高油價下成本性通脹和生產過剩下的消費物價通縮的雙重壓力。

  全球化更是機遇,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并藉此改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以應對日益嚴峻的資源和環境瓶頸。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國,2005年1-11月,貿易額達到12822.7億美元。

  WTO過渡期結束以后,中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全球一體化進程當中,獲取全球資源的能力將大大增強。但全球化是一柄雙刃劍,它所隱含的優勝劣汰規律,會將缺乏

競爭力的企業、地區甚至國家,越來越遠地拋在后面。

  迅速融入全球化的中國,其內部的市場割裂還嚴重存在。

  區域經濟的呼聲

  2005年,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作為各級官員考核重要標準的“GDP”,被越來越少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和諧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在“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指導思想下,中國經濟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長,GDP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創造了世界經濟史的奇跡。

  但不能忘記,“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是為了“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中國的改革開放讓珠三角和長三角先后成最初的獲益者。作為試驗田,兩個三角洲享有其他地區沒有的政策優惠和資源優勢,傳承了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

  從那時起,中國的一些內陸省份就開始企盼著“珠三角”和“長三角”盡快完成產業升級,實現國內產業轉移。

  但是,那些產業在“珠三角”和“長三角”扎了根——在“GDP崇拜”下,地方政府貪大求全,甚至“一個螺絲釘都不愿意轉移出去”。

  與此相呼應的是,中國的基尼系數早在2000年就超出了0.40的國際公認警戒線,此后一路看漲,2005年更是擴大至0.458。

  中國失衡了。那些一直以來信奉“GDP是消滅貧困的關鍵”的中國官員們,不得不正視這個片面強調GDP的結果。

  另一個后果是,僅占世界經濟總量4%左右的中國,消耗的原油、原煤、鐵礦石、鋼材、氧化鋁、水泥,卻分別占全世界消費總量的7.4%、31%、30%、27%、25%和40%。

  “若以資源等綜合指數為標準衡量,包括印度和中國在內,世界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均財富,在近20年來增長極慢,甚至在衰減。”美國經濟學家Patha Dasgupta如是說。

  地區的不平衡和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讓發展區域經濟,既成為可能,也是必須。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列為“十一五規劃”六大重點之一。

  應對WTO的挑戰

  2005年,中國進入“WTO后過渡期”。北京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后過渡期”的特點包括:市場機會越來越多,開放領域擴大,外商投資領域大幅增加,市場透明度增加,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善,以及境外貿易保護主義壓力增大等。

  美國媒體認為,中國正在變成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市場。而通用汽車公司、摩托羅拉等世界級制造商,也更愿意把制造出來的產品賣給中國人,而不是運回美國。

  美國沃頓商學院教授馬歇爾·邁耶說:“這是19世紀末的美國,只不過它的發展速度更快、勢頭更猛。這是中國的天定命運。”

  2005年6月,美國三大主流新聞期刊——《時代》、《新聞周刊》和《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不約而同地以超過20個版面的封面文章,濃墨重彩地解讀中國崛起。

  在美國教了20年漢語的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教授周質平感嘆道:“我在美國二十幾年,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說明現在全世界對中國都十分關注。”

  作為全球化的一部分,中國正在越來越多地開放,并越來越多地走向世界。但是在它的內部,行政性的壁壘卻隨處可見。隨著“WTO后過渡期”的結束,經濟全球化將對中國單體城市或行政區經濟“自閉式”的發展模式,形成猛烈沖擊。

  而發展區域經濟,打造產業集群,培育區域競爭優勢,不失為應對之策。

  破除行政區壁壘

  區域經濟的反面是“行政區經濟”——經濟發展由政府主導,以行政區域為限。能否打破這種“行政區經濟”模式,將成為發展區域經濟的關鍵。

  1979年以后,中國的經濟利益主體,由單一的中央經濟演變為國家、地方(區域)、企業和個人等多元的經濟利益主體格局,行政區經濟由此形成。

  區域經濟為核心的前提條件是,區域內能實現各種經濟要素的優化配置。但“行政區經濟”恰恰會人為地限制經濟要素的合理流動。各地政府競相設置門檻,禁止本地勞動力、資金輸出,限制外地產品進入——是曰“地方保護”。

  于是乎,為了發展地方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地方政府“競相讓利”,甚至不惜低于成本價供應土地,而稅收更是一讓再讓。

  這樣一來,政府角色由裁判員變為運動員。“屁股決定腦袋”,當政府一屁股坐到了“資本”的位置上,政府管理角色自然缺位,透支環境、犧牲百姓利益搞發展的各種“怪現象”也就應運而生。

  后果是,可利用土地迅速減少、國家和地方稅收流失、損害生態環境、危及可持續發展。

  這一切已經引起中國的高度重視——《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要健全市場機制,打破行政區劃的局限,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引導產業轉移。(010253)


《財經時報》,中國人首選的經濟周報!
全年定價:98元
電話訂閱:010—87762866轉8011、8017
網址訂閱:#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