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增長方式難轉變 吳敬璉直陳三大障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9日 01:15 每日經濟新聞 | |||||||||
蔡衛國 胡瑋煒 每日經濟新聞 吳敬璉說,“有人說我們現在的狀態就是,消耗了不可再生資源,破壞了環境,又背負傾銷的惡名,最后還沒有賺到多少錢” 吳敬璉昨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發表演講時指出,我國目前遇到很多經濟社會問題,
他說,我國目前處在一個類似于西方國家從第一次產業革命的增長模式轉變為第二次產業革命增長模式的過程中。從西方先行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歷程來看,第一次產業革命后的增長模式主要是由投資驅動,主導產業是重、化工業,這種模式帶來了一系列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和環境污染。 吳敬璉指出,我國很早就意識到了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的問題,“九五”規劃時就提出過這個問題,“十一五”規劃再一次提出要轉變增長方式。這說明我們沒有很快、很好地轉過來。主要原因就是,一些計劃經濟體制的遺存仍然被保留了下來,結果就有一種內在的力量推動經濟增長向老路上走。 吳敬璉進一步解釋說,具體的也是最重要的障礙有三個。首先是因為各級政府仍然保持著對重要經濟資源的配置權力。其次,我國是以GDP的增長作為各級政府政績的標志。最后,由于我國稅收主要來源于增值稅,并且一半以上來自于生產型的增值稅,這使得各級政府非常關注產值的增長,因為政府的收入是跟產值增長息息相關。于是,各級政府的官員和企業都向產值和數量擴張方面傾斜,而因此造成的具體影響就是煤電油運緊張、生態環境破壞、國際貿易摩擦等。并且,我國的GDP增長質量非常差,因為國內企業基本上都集中在附加值最低的地方。 吳敬璉表示,經濟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發揮比較優勢,而中國的資源特點是“人力資源豐富,自然資源短缺,資本資源緊俏,生態環境脆弱”。因此,解決我國目前面臨的這些經濟、社會問題,就必須改變現有經濟體制中妨礙轉變的條條框框。“關鍵的關鍵就是政府職能的轉變。”吳敬璉說,“就像溫家寶總理所說的那樣,一方面,現在政府還管了許多不應該管的事情,這些事情要堅決地讓企業、市場、民間組織、中介組織去處理。另外一方面,政府要建立法制,建立公正的執法,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建立一個社會安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