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浙江省民營企業貸款這塊巨大的蛋糕,民間融資與銀行信貸誰都不會熟視無睹,他們之間的競爭與互動,使得當地民企融資難的局面正在悄然得到改善
□ 本報記者 焦強
中國民營企業融資難似乎已是一條公理。但在浙江省——中國民營企業最為發達的地
區,這種局面正悄然改善。
浙江的民營企業在以多種靈活而有效的方式游走于政策邊緣,摸索著產業與資本的最佳結合途徑以及盈利模式。在浙江當地,民營企業所需資金的30%都來自民間金融,而以前信貸市場的正規軍——銀行的市場份額則萎縮到了50%。
很多商業銀行開始絕地反擊。其中,建設銀行浙江分行(以下稱浙江建行)步子走得最快。商業銀行和民間金融之間,一場沒有硝煙的貸款爭奪戰正在上演。
困境
據浙江省工商局統計,2004年,浙江省民營企業產值占全省GDP(國內生產總值)的71%、固定資產投資的77%、外貿出口的43%。
但就在這樣一個民營經濟大省,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2004年,全省33萬家中小企業中,有18萬家未獲得貸款。
溫州作為金融改革試驗區,今年1-8月,該地區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貸款戶數為3893家。溫州共有小企業7.84萬戶(企業總數8萬戶)。
融資難已成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一道邁不過去的坎兒。
破解
《財經時報》在浙江調查得知,目前浙江的民營企業多采用民間融資以解燃眉之急,具體方式包括互助式借貸、高利貸、地下錢莊、內部集資等。這些融資方式的借貸成本高達15%-20%。
多數浙江民企的老板們創業之初本金有限,都是向親友募資擴展業務,此之謂互助式借貸,很多企業的第一桶金也由此而來。
高利貸是利率水平較高的信用借貸,它對借貸雙方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誠信度都有較高要求。目前,浙江當地高利貸利率因項目而異在10%—30%之間,周期從半年至兩三年不等。
地下錢莊和標會是浙江地下金融市場的標志。參加這些民間借貸,利率一般會低于銀行利率,甚至有些借款不計息,顯現出較大互助性。但它需要建立廣泛的人脈資源后方能進入。
企業內部集資是較普遍的現象。很多企業均為家族和朋友合資企業,親情和友情成為連接借貸雙方最為強勁的紐帶。
浙江民間融資市場基本上由以上四種方式統領。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的調查數據顯示,2004年末,該地區民間借貸資金規模達410億元人民幣。
據知情人士透露,現在浙江融資市場三分天下,銀行信貸占50%,民間渠道占30%,創業投資占20%。
反擊
上述三分天下的局面,顯然是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不愿看到的事實。
中國銀行業的傳統經營模式是賺取利差,即貸款利率與存款利率之間的差額。此前,國有大中型企業貸款業務一直是國有商業銀行的黃金收入來源,他們一般占據著中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60%的份額,一度還曾達到79%。
隨著短期融資券等融資方式的出現,國有大中型企業更多的采取這些融資成本更低的方式籌集資金,這使得商業銀行的黃金客戶在逐漸減少,商業銀行必須背水一戰,挖掘新的客戶群。
因為,在中國銀行業的中間業務還不足以成為其利潤的主要來源時,信貸市場份額的丟失,意味著銀行的利潤將下降。
浙江建行率先發動反擊,它希望通過自身在信貸市場上的權威,奪回逐漸被民間金融蠶食的市場份額。
今年9月,中國建設銀行與浙江省政府簽約。根據協定,浙江建行被確立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點推進銀行,浙江建行將在資金規模安排上繼續向中小企業傾斜,未來3年內,浙江建行將向浙江中小企業新增貸款計劃600億元。
早在2002年,建行就與浙江省政府在北京簽訂《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合作協議》,3年以來,浙江建行累計發放中小企業貸款2080億元。
據浙江建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高強透露,該行在公司業務部下面,開設有中小企業管理中心,專門負責中小企業的相關業務。
在他看來,浙江下一步要做的是,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貸政策;積極支持政府完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建設,共同建立擔保機構的準入和退出機制、風險補償和獎勵機制;開通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的綠色通道;并針對浙江省中小企業的外向型特色,對跨區域經營的客戶實行綜合授信、額度分割、當地融資、為客戶搭建異地金融服務平臺。
有專家指出,銀行業與民間金融的良性競爭和互動,最終的受益者將是民營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