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式生產儲油輪(FPSO)是名副其實的海上油田的“動力中心”。FPSO產業的發展,為中海油石油基地集團開創了新的利潤增長點,為存續企業發展拓展了新路。
隨著中國近海油氣產能產量不斷增長,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正積極探索油氣主業與依托主業存續企業的協調發展。
中海石油基地集團采油服務公司是隸屬于中海石油基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基地集團”)的專業服務公司,通過向油公司租用浮式生產儲油輪(FPSO),不僅為存續企業的發展開拓了新思路,而且帶動了中國FPSO產業的飛
速發展。
經過二十多年不斷地探索,中海油在FPSO產業中確立了領軍地位。目前共有14艘FPSO在海上油田作業,作業海域的水深從10多米到330米,噸位從5萬噸級至25萬噸級。
人才優勢
中海油自1985年開始研究FPSO的建造,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共建造了3艘5萬噸級的FPSO,主要參照國際標準,依靠國內技術力量和人才,通過消化、吸收、改進、創新國外技術體系,鍛煉了一批專項人才。至2004年,隨著海洋石油事業的發展,FPSO產業向超大型化和專用于邊際油田的小型化兩個方向發展。擬在蓬萊19-3油田作業的30萬噸級FPSO,正是現階段產業的寫照。
中海油的FPSO人才優勢,在縮短工期、節省成本、確保質量等方面得以體現。建造“海洋石油112”、“海洋石油113”兩艘FPSO時,在時任項目經理姚德彬的帶領下,通過有效溝通和協作,突出專業技術優勢,體現了“規范、高效、勤勉、和諧”的團隊精神,兩艘船一次報檢合格率、X光探傷檢測合格率(RT)、超聲波探傷檢測合格率(UT)三方面領先于國際標準,工期分別比國際標準提前11和12個月,節省成本近1億美元。
日臻成熟
建造5萬噸級和16萬噸級FPSO之后,中海油FPSO產業已日臻成熟。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友誼號”、“長青號”等5萬噸級FPSO,噸位級別雖較小,但主要依靠國內自主研發完成,走的是技術自主、裝備自主的道路。現階段,中海油FPSO產業已經聯合上海滬東船廠、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海708所和上海交通大學等一批高校、科研機構與建造單位,不斷改革及創新技術,共同研發。目前,FPSO大部分裝備和部件實現國產化。以新建的8艘船為例,在總投資額70億元中,國內采辦和建造就達到45億元,占64%。重點裝備,如所有壓力容器、泵類、吊機、空壓機等,已經實現國產,主發電機和大型流量計等關鍵設備仍需進口或部分進口。以“海洋石油112”和“海洋石油113”兩艘FPSO船體的關鍵部分——單點主體為例,負責建造的團隊,勇于創新,通過不斷研究及攻關,率先在國內采用錨鏈式水下軟鋼臂系泊系統,僅此一項就節省1400多萬美元。
合力優勢
近年,中海油領導層一直積極探索符合基地集團實際的全面可持續發展道路。2004年底,中海油對原五家跨地區基地公司進行戰略重組,成立了中海石油基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并在業務重組的基礎上,建立了10家下屬專業公司,既可互為補充,突出合力,也可單兵作戰,發揮專業優勢。作為專業公司之一,采油服務公司即通過向油公司提供FPSO租賃等服務,為今后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FPSO建造、設計等方面,中海油全面統籌船體、生產加工模塊和控制模塊三個核心部分。除船體由國內船廠建造之外,其余兩個模塊分別涉及工程安裝、通訊、化工等領域,還與人力資源、物流、設備維修、環保等產業相關。2004年底新成立的基地集團包括通訊、人力資源服務、采油服務等10家專業技術公司,使基地集團專業公司橫向聯合,既發揮各自專業特長,又實現了“強強聯手”。在FPSO建造和管理方面,步入了全面統籌、協調發展的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