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世行中國經濟季報:中國經濟在反彈嗎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6日 10:12 21世紀經濟報道

    報告方:世界銀行

  需求在復蘇

  在國內需求反彈的支撐下,經濟增長率保持高水平。第三季度國內需求的復蘇似乎同時體現在投資和消費增強兩個方面。投資反彈部分地反映出2004年5月以來緊縮政策引起的經
濟減速的影響正在退去。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盡管在2005年第三季度仍然很大,但已經從今年上半年過高的水平上有所下降。總體結果是GDP增長率出現了比預計更為溫和的減速,從上半年的9.5%下降為同比9.4%。在第三季度,國內需求貢獻了75%的經濟增長,而上半年是40%。

  固定資產投資(FAI)出現意外反彈。雖然信貸和利潤增長率較為溫和,明顯低于去年的水平,但是第三季度名義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從上半年的26.4%回升到28.5%(同比)。這一反彈是由制造業投資帶動的,尤其是消費商品制造業、自然資源加工業和出口導向工業中的投資。一些指標表明,建筑業從6月份開始重新振作起來,包括在建的和已竣工銷售的建筑面積,以及居民非消費支出。然而,

房地產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在整個8月份卻持續減速。工業生產保持強勁,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了16.2%,比第二季度增速稍低。

  消費者支出增強,盡管還不足以替代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隨著消費物價指數不斷下降使得實際零售額出現回升,名義零售額的同比增長率自2004年5月以來穩定在12.5%-14%。住戶調查中的“生活消費支出”數據可能更準確地反映了私人消費的趨勢。曾經受到2004年緊縮措施的影響的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在今年初開始復蘇,并且在最近幾個月一直保持大約10%-11%的同比增長率,稍慢于城鎮人均收入的增長。農村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長推高了整體的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2005年前三個季度全國居民收入的名義增長同比幾乎達16%。與這些情況相一致,銀行對居民的貸款也有一定的復蘇,同樣受到2004年緊縮措施的沖擊的汽車銷售,從夏季初期開始出現明顯的反彈。

  最新的對外貿易情況與強勁的國內經濟保持一致。以美元計算的出口增長率在前8個月中平均超過了同比30%,但在9月份降到了26%,相反進口增長率卻在上升。在2004年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政策性緊縮引發的國內經濟弱勢明顯地影響了進口,尤其是鋼材、化工產品和機械設備的進口。最近,進口增長從上半年的同比14%恢復到8-9月份的24%。鋼材進口(傳統上被認為是反映建筑業動態的一個良好指標)在9月份也出現了反彈。對外貿易的這些情況可能意味著2004年以來貿易盈余的高漲一部分是周期性的,但是既然出口和進口之間已有巨大差距,需要進口增長率高于出口增長率的情況持續一段較長時期才能減少外貿盈余。

  消費價格指數在9月份已經下降到同比0.9%,主要是因為食品價格降低。核心消費價格指數維持低位。生產者價格指數在原材料價格漲勢減緩的帶動下,在9月份下降到同比4.5%。

  經濟前景依然看好

  隨著出口拉動有一定的減緩,并且物價壓力有限,宏觀經濟前景依然看好。我們預測GDP增長率在2005年是9.3%,在2006年是8.7%。通貨膨脹保持低位。經常賬戶盈余預計在2005年創出記錄,達到GDP的6%以上,之后在2006年將出現下降。

  雖然油價上漲,但國際經濟前景良好。 盡管實際數據還沒有轉向,可以查到的(工業生產)數據顯示,全球經濟減速正在跌到谷底,共識預測(consensus forecasts)認為在2005年其余的時間里全球經濟將會適當地加速,到2006年中期達到3%的趨勢增長率。雖然如此,中國的出口應該會減速,主要是因為國內供給方面的影響,具體包括外國直接投資趨于平緩,一定程度的

匯率升值,為抑制能源密集型產品采取的稅收措施,也包括國內需求的復蘇等原因。國際初級商品價格的急劇攀升預計將會停止。在這種前提下,我們預計中國原材料購買價格指數的上揚會減慢,從今年第三季度的同比8.3%下降到2006年中期低于5%。有利的初級商品價格可能推動中國的資源密集型經濟,從而逆轉那種初級商品價格快速上升但下游產品價格上漲緩慢相結合對利潤增長形成的壓力。

  國內方面,主要指標顯示直到2006年投資增長有所放緩,但仍然很強勁,同時消費很可能繼續滯后于投資。即使在M2增長率已經回升的情況下,總信貸增長率(實體經濟關鍵的貨幣變量)自2004年底以來一直保持在同比13%-14%不變,對企業的信貸(對投資具有關鍵的影響)也整體上以類似的速度增長。工業利潤增長率已經從2004年的38%下降了,但從6月份以來穩定在令人滿意的同比20%的水平?傊,這些情況表明投資已放緩到一種更具可持續性但仍很強勁的步調。家庭收入最近的高增長率將會支持家庭消費。另外,幾項稅收舉措應該有利于2006年家庭稅后收入的提高(參見后續內容)。然而,由于取消農業稅和農村稅費以及提高農產品價格的影響是一次性的,保持最近農村收入的高速增長可能比較困難。個人消費的增長速度可能不會超過GDP,同時幾乎可以肯定政府消費也不會。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政策措施、養老金改革和醫療保險能夠推動消費,但實施這些措施需要時間。

  國際風險大體上呈下降趨勢,而國內風險上升。主要的國際風險包括:美國經濟可能出現減弱,持續高油價對全球經濟活動造成影響,以及初級商品價格的意外上漲(部分原因在于

中國經濟比現在預計的更為強勁而對國際市場形成沖擊)。國內風險主要集中在企業行為上。既然中國宏觀經濟環境穩定、經濟增長富有潛力而且金融條件有利,由于利潤空間受到擠壓而引發明顯的投資減速和更廣泛的經濟減速這樣的風險似乎很小。更大的風險也許是在面臨潛在供給過剩的工業行業中對投資未能進行充分的管理。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增加擴大了這種風險。當企業行為主要由市場份額所驅動,而不是利潤驅動時,會產生未來價格壓力增大、企業資產負債表失衡和產生新一輪不良貸款等方面的風險。此外,有一種受歡迎的向上的風險在于家庭消費比預測更加強勁,而禽流感則造成向下的風險。

  (世界銀行原報告大約8800字,本報編輯時有刪減。)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