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期兩天的第六屆中華管理英才論壇昨天在北京閉幕,國際知名的企業管理精英、商界和學術界人士等50多人與會。不久前以125億身價位列胡潤“百富榜”第二的江蘇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嚴介和赴會演講。昨天,從北京回到南京的嚴介和約見媒體時出語驚人:我認為,中國的企業家必須融入社會,才能被社會認同,而我所說的社會,其實是指“政府要求”,簡言之也可說是融入“政府”。
嚴介和說,企業家不同于商人和老板,商人和老板只知道賺錢,而企業家須有社會責任感,在中國,這種社會責任感,就是為政府“分憂”,一旦你真正為政府分憂,實際上也能贏得政府的“厚愛”。他毫不避諱自己的“發家”緣于政府“厚愛”:1992年,南京市建繞城公路,他這樣的小蝦米幾番爭取才攬到一張不到30萬的訂單。但他卻不惜以虧8萬元的代價,70多天就完成了原計劃140多天的工程,“以最短的時間,最優的質量,把工程做得盡善盡美”。結果,這支雜牌軍以他的“出色”而成為政府指令性的包工隊,“哪里要突擊,哪里有短腿,我們就去做。”結果,第一桶金凈賺了800萬,更大的機會是,政府的基礎設施工程從此向他招手了。
“學習西方的管理經驗,常規來考慮是正確的,但是對于特殊的行業、特殊的人,卻是不適用的。”嚴介和把自己歸為后一類。從早些年分包政府的基建項目,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最拿手的BT模式 建設—轉讓 承擔城市基建項目,嚴介和與各地的政府簽下的各類基建訂單高達2000億元。面對種種質疑,嚴介和說,官場有兩種人:一種是給自己掙錢的人;一種是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把活干到最好的人。
胡潤“百富榜”公布后,嚴介和與政府合作的兩個大項目受挫:一是價值150億元的重組吉林國有資產的項目被該省國資委叫停。二是太平洋集團收購景德鎮6家國企的計劃停滯。對此,嚴介和說,此前他收購了31家國企,都是單一企業收購,而這兩起是多家企業“打包”收購,對太平洋而言,收購成本更低,但對“打包企業”而言,則可能引起更大震蕩,這是最終被政府叫停的直接原因。
(邵穎燁 顧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