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資本充裕資源匱乏 溫州轉型重化工之路受質疑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9日 10:37 中國經營報

  作者:楊利宏

  10月26日,在上海拿到了招商大單的溫州市府上下,終于可以為正在沖刺的“一號工程”稍稍松一口氣。在“政績沖動”與“重化工負效應”的質疑聲中,以民間資本充裕著稱的溫州,依托招商引資轉型重化工之路漸行漸近。

  沖刺“一號工程”

  “沖刺八十天,攻下總目標。”10月26日,主政不到一年的溫州市委書記王建滿對此次在上海招商引資的成果顯然很滿意,與在場簽約商家頻頻舉杯歡慶。但同時他也不忘時不時提醒身邊的隨行人員:“對招商引資來講,今年只剩下最后80天,季是攻堅季、月是追趕月、周是拼搏周、日是沖刺日,時刻緊繃打一場招商引資的沖刺攻堅戰。”

  王建滿所說的“總目標”,就是溫州年初確定的“完成全年合同利用外資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億美元、實際到位內資16億元”的溫州“一號工程”,這也是王建滿從蕭山調任溫州以來的“第一把火”,分解后的招商目標成為溫州區、縣、鄉各級政府年度政績考核的主要指標。

  但民營經濟一統江山的溫州對于外來資本顯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盡管各區縣相繼出臺“一企一策一領導”、“捆綁招商、項目招商”、稅收優惠財政返還等政策進行“全民招商”,溫州各地上半年的招商仍然進展緩慢,不少區縣半年過去僅完成全年招商任務的不到20%。

  此次,由溫州市委書記王建滿和市長劉齊親自率領的“招商團”在上海共簽約項目27個,總投資61.6億元,其中外資項目總投資1.89億美元,協議利用外資7248萬美元。加上此前已經完成的實際利用外資1.7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4.7億美元的招商任務,全年的“一號工程”基本完成。經上海一役,溫州各級主管招商的官員終于可以暫時松一口氣。

  以民間資本充裕著稱的溫州,此次大舉招商力挺“一號工程”是不得已而為之。“溫州長期以來都是‘人格交易’,”長期研究江浙經濟的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史晉川教授說,“與現代市場經濟以制度和契約為特征不同,靠熟人親戚長期積累的‘人格經濟’逐漸讓溫州形成封閉的交易網絡,低附加值的產業集群過度集中,使得溫州近年來經濟發展顯出頹勢。”溫州近年來盡管GDP仍然排名浙江省前列,但GDP增速連續多年進入全省倒數之列,以傳統輕工業為主體的分散民營經濟遭遇了增長的困境。

  “我們招商,就是要‘引狼入室’。只有把狼引進來‘與狼共舞’,才能把先進技術、管理和廣闊的市場引進來,溫州的民營經濟吸收跨國公司和大企業的技術、資本和品牌,這是新版的‘以民引外’的溫州模式。”王建滿說。

  重化工懸疑

  “從國際經驗看,人均GDP進入2000美元以后,產業結構必然要從輕工業向重化工業轉變,這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溫州市市長劉齊認為,其正在親自主抓的溫州石化基地項目成為溫州經濟“重型化”的關鍵。

  根據溫州市政府年初通過的《溫州市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及總體布局規劃》,溫州明確了建設“石化基地”的方案,選址溫州東部的海島洞頭縣化工基地,預計10年間投資300億元,項目建成后年銷售收入逾350億元,石化產業成為溫州“重型化”的支柱產業。這一由溫州市市長劉奇親自主抓的項目,目標是構筑起以石化產業為主導,船舶工業、電子等出口加工業、港口物流業加快發展的溫州臨港產業新體系。據了解,溫州目前正在全力引進一批石化產業項目,極力爭取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等石化巨頭與包括中國臺灣、日本、新加坡等大型石化企業來溫州投資,參與溫州大型石化基地前期投資與建設。

  但史晉川認為:“地方政府的作用在于改善投資環境,而不是制定產業規劃。如果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產業規劃上面,反而可能導致要素市場的扭曲,長期來看反而會損害經濟的發展。”

  在溫州上下全力推進“一號工程”的今年前三個季度,引進的141個外資項目中制造業項目就有127個,超過項目總數的90%。此次在上海簽約的27個合作項目,絕大部分都是涉及

能源、汽車、石化、機械制造、地產等“重化工”領域的投資項目,溫州政府轉身“重化工”的政策導向再明顯不過。“招商引資的目的就是要解決我們的經濟結構調整問題。”王建滿說。

  但重化工是不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資源匱乏的溫州經濟是否應該“重型化”,本身就備受質疑。一位在歐洲、上海及昆山等地均有實業投資的溫州商人說:“溫州‘七山一水二分田’,如今溫州市區的商務成本已經和上海不相上下,放棄傳統優勢發展重工業,與周邊地區相比沒有任何資源優勢。”

  經濟學家吳敬璉等一直呼吁,目前各地經濟“重型化”是“一個舊型的工業化道路”,原因在于各級地方政府掌握了土地、資本等資源的配置權力,來服從于實現自己的政績目標。“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大量資源和資本投入支撐外延增長,希望很快實現GDP增長和稅收增長,把地方經濟‘結構優化’理解為大量投入土地、信貸等資源,實現產業結構的‘重型化’。”

  “政府不是一個空洞機構,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目標中,除了追求地方經濟發展目標之外,又難免要混雜著政府官員的個人行政動機,如上級部門評價、地方政府政績、個人升遷等。”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陳明森教授認為,“各地政府把引進外資數量作為考核政府政績的重要指標,于是形成了各地政府為了發展地方經濟、提升自身形象而展開的‘引資’大戰。”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7,9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