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世行獻言中國事業單位改革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8日 22:40 《財經時報》

  世界銀行在過去的3年中系統研究了中國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向,這正切合了“十一五”規劃中“分類進行事業單位改革”的思路

  □本報記者 易強

  對四川許多高校圖書館來說,去年的7月是黑色的。

  由于在采購圖書過程中,涉嫌收受巨額回扣,13所高校的36位老師,其中包括9位縣處級干部,被當地檢查部門立案調查。在媒體曝出這個消息后,“教育腐敗”立即成為熱門話題。

  與此同時,從今年5月下旬開始,被熱炒的“德普回扣門”事件,使得民間、學界,乃至政府部門,再度掀起“醫療腐敗”的大討論。

  在世界銀行經濟學家張春霖看來,無論是“教育腐敗”還是“醫療腐敗”,其問題的實質是一樣的,即必須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才能改善公共服務提供。

  這與前不久定調的“

十一五”規劃的總體思路相合。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分類進行事業單位改革”,是今后5年政府部門的重頭工作。

  體改辦當年的托付

  而世行不久前提交的一份調研報告,由于“身份特殊”,無疑將起到相當重要的參考作用。這份題為《改善公共服務提供》的調研報告,正是為國家的事業單位改革建言。

  “這份報告是在2002年的時候,當時的國務院體改辦委托我們做的。”報告的主筆張春霖告訴《財經時報》。在初期階段,原國務院體改辦產業體制司司長董宏,曾對世行課題組進行指導。

  由于2003年政府機構改革中,國務院體改辦被撤銷,其職能并入國家發改委,因此后來世行的研究主要受發改委的指導。具體進行指導工作的,是綜合司司長范恒山、副司長張麗娜。

  發改委“事業單位改革研究”課題組,還將其所收集的數據及資料,提供給了世行課題組。在發改委協調下,課題組還奔赴浙江、云南、江蘇等省市實地調研。

  課題組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中國需要進行全面、協調的事業單位改革。其過程可能是長期和漸進的,而不能根據某一藍圖采取“大爆炸”式的改革戰略。

  由于事業單位類型多樣,且不同部門、不同地區處在改革的不同階段,改革不大可能有一個普遍適用的統一模式,更可能依據各行業、各地區的特定情況而展開。

  需要成熟的整體戰略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中國已開始事業單位改革。但是,這些改革具有共同的特征——缺乏成熟的整體戰略,其成效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對此,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已經形成了共識。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2001年的時候曾組織進行相關調研。他在調研報告中曾戲稱,都說事業單位的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其實“連河對岸在哪里都還不大清楚”。

  在過去的多數情況下,不管是行業部門(如教育部、衛生部)還是職能部門(如財政部、人事部),在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都采取了一種或多或少可以稱之為“零敲碎打”的方式,而沒有一個整體改革戰略。

  2001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的第十個五年計劃中,只要求加快那些適合“產業化”的社會服務的改革,事業單位與政府和企業分離,以及營利性組織與非營利性組織分離。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通過了《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其中要求 “繼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在具體內容方面,提到了對人事制度和養老制度進行改革。

  因此,世行的報告提出,應該制定一個整體改革戰略,對政府的角色定位、預算資金管理、政府間的財政關系、強化問責機制等各個層面進行改革。

  重新界定政府的角色

  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中國目前有各類事業單位130多萬個,有工作人員2900多萬人,占公共部門就業人數的41%,全國勞動力總量的4%,相關的國有資產近3000億元。

  相當大一部分經濟資源已被投入到事業單位,包括60%的受過最良好教育的專業技術人員、大量的國有土地、大約2/3的非經營性國有資產,以及各級政府綜合預算經常性開支的1/3。

  現在有必要重新界定政府的角色。“這將成為改革的核心問題,而且也是邁向‘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步驟”。并不是所有服務都需要干預,政府需要確定干預的范圍和重點。

  這些需要干預的范圍和重點,應該以“公益性”作為標準。這些市場所不能提供的東西,主要包括社會公平以及公共物品或服務。政府所要解決的問題,還包括自然壟斷和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不公正。

  “十一五規劃”所謂分類改革,指的就是區分“公益性”,對事業單位進行不同的改革。如果不存在公益性,純粹的市場失靈不應該成為政府干預的合理原因。

  事業單位有三個基本類別,具有行政執法功能的事業單位、所提供的服務具有商業或經營性質的事業單位,居于兩者中間的事業單位,它們是事業單位的主體,屬于“公益類”事業單位。

  提升預算管理水平

  世行課題組表示,這并不意味著需要占用更多GDP。中國的政府支出已經占到GDP的22%,這按東亞地區的標準來說已不算低。改革必須集中關注的是重新確定優先順序和重點領域。

  中央政府在預算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許多的地方政府,仍然遵循一種增量預算方法,使用這種方法,一些活動即使已經不是政策重點,其經費也無法削減。

  因此,政府應考慮制定中期支出框架,把稅收政策方面的決策和支出決策聯系在一起考慮,要求支出單位提交詳細的預算建議書,評估預算支出對實現政策重點所發生的效果。

  改革政府間的財政關系也應改革,為國民更公平普遍地享受服務創造條件。這要求明確劃分各級政府的職能,更公平地在各級政府之間分配財政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改革已經受到最高領導層的密切關注。事實上,在2004年3月,國務院就曾任命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調查縣級和鄉級政府的財政問題。

  作為地方政府的財政改革的結果,將包括這樣一種可能性,即那些最重要的服務。比如基礎教育和公共衛生,將不得不轉向更高一級的政府,就像農村教育改革那樣——

  2001年7月,國務院特別發文規定,農村教師發工資的責任,不再由鄉政府承擔,改由縣級政府來承擔。

  作為一個注腳,不久前出臺的“十一五規劃”建議,中央將在未來5年加大對基礎教育,以及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

  強化問責機制

  但光有政府投入還遠遠不夠,課題組建議政府拓寬私人機構——包括企業和非營利機構——提供公共服務的選擇范圍,嚴格落實政府采購法,并進一步修訂這一法律。

  同時,為了建立更加專業化的組織體系,承擔多種功能的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分拆,而鄉一級的小型事業單位,比如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事業單位,則可以考慮合并以實現規模經濟。

  中央政府部門、地方政府與事業單位應建立并有效實施績效管理合約,從而可以建立更好的問責制度,尤其是財務責任制度,在所有事業單位中逐步推行完整的成本核算概念。

  這樣做的目的是,搞清楚在特定時期內,究竟有多少公共資源投入到了某一事業單位。

  另外,“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管理體制,需要進行重大改革,以建立一個有效的框架。教育、醫療等關鍵服務向用戶收費的行為應受到限制。

  直屬事業單位向銀行貸款的權力將被剝奪。那些要求享有向銀行貸款權力的獨立事業單位,必須為潛在的風險做好準備,包括清算和倒閉。

  對那些實質上無法進入清算和關閉程序的事業單位,則不應該授予其向銀行貸款的完整自主權。任何事業單位的貸款都應得到財政部或地方財政廳、局的審查和批準。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